=========================================================
中國人和印度人很早就知道汞了。在前1500年的埃及墓中也找到了汞。前500年左右它和其他金屬壹起用來生產汞齊。古希臘人將它用在墨水中,古羅馬人將它加入化妝品。煉金術士以為所有的物質都是由汞組成的,假如他們能將汞固體化,汞就會化為金。
18世紀和19世紀中汞被用來將做氈帽的動物皮上的毛去掉,這在許多制帽工人中導致了腦損傷。
在西方,煉金術士用羅馬神使墨丘利來命名它,它的化學符號 Hg 來自拉丁詞 hydrargyrum ,這是壹個人造的拉丁詞,其詞根來自希臘文 hydrargyros ,這個詞的兩個詞根分別表示“水”( Hydro )和“銀”( argyros )。煉金術士給汞的符號是?。
來源
汞是地殼中相當稀少的壹種元素,極少數的汞在自然中以純金屬的狀態存在。朱砂(HgS)、氯硫汞礦、硫銻汞礦和其它壹些與朱砂相連的礦物是汞最常見的礦藏。大約世界上50%的汞來自西班牙和意大利,其他主要產地是斯洛文尼亞、俄羅斯和北美。朱砂在流動的空氣中加熱後汞可以還原,溫度降低後汞凝結,這是生產汞的最主要的方式。
中國古代是加熱朱砂得到的, HgS=(加熱)=Hg+S
丹砂礦業是巴人在彭水的壹項重要的礦冶業,丹砂開采是巴族壟斷了的手工業,烏江流域巴人祖先稟君所居的鄂西武落鐘離山的赤穴,就是壹個丹砂礦穴,後來遷入盛產朱砂的郁山(即今彭水郁和黔江相鄰壹帶)。巴人壹邊查鹽,壹邊采掘丹砂。早在石器時代就開始用丹砂作顏料或塗料,後來又被用於醫療方面,丹砂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之藥,醫療範圍很廣,內服可以鎮靜養神,益氣明目,通血脈,上煩蕩,殺魅邪惡,除中惡,腹病,毒氣等疾病,亦可用於外治。所以古代社會各階層都需要丹砂。《逸周書·王會篇》就提到有人問周成王貢獻丹砂之事。同時熱丹砂可以提煉出汞——水銀,而水很又是道教丹鼎派煉丹術的必須物品。葛洪在《抱樸子·仙藥》中說:“仙藥之上者丹砂,次則黃金,次則白銀。”所謂“仙藥”即“長生不死之藥,從荊王,齊威王,齊宣王,燕昭王,直到秦始皇,漢武帝都曾派人尋找“不死之藥”。《山海經·海內西經》所載”:“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皆操不死之藥以拒之。”表明早在商、周之際,巫巴山地諸巫已經掌握並施用“不死之藥”——丹砂了。由此可見,丹砂的開采利用,在巴族具有十分悠以的歷史,巴人立國以後,丹砂的主要產地——涪陵,成了巴國的重要市鎮,丹砂的開發、利用也成了巴國百姓的壹項重要產業,由此,不少古籍中稱丹砂為巴砂。
晉人徐廣註《史記》,在“丹穴”下註:“涪陵出丹”,《後漢書·郡國誌》記敘全國1000余縣,所記產丹之縣只有兩個:除涪陵外,便是貴州北盤江的談指(今貞豐縣北);《圖經》更明確地說:“丹砂出自符(涪)陵山谷中。”
涪陵產丹的歷史最早見於周初。《逸周書》載:“成周之會……蔔人以丹砂”。王應註蔔即濮也。濮人在古代散居西南各地,被稱“百濮”。何當嶽《南蠻經流》認為,濮與涪音近,“涪江、涪陵,當因濮人所居而得名。”
涪陵出產的丹砂是從郁江入烏江再轉入長江外運銷售的。所以,烏江古名“丹涪水”《華陽國誌·巴誌》。唐代詩人杜甫在敘事詩《覆舟二首》中,記述了巫覆舟事,中有“丹砂同石句”。可見,直到唐代,仍有丹砂經此水路外運。
西漢在今郁山建涪陵縣,轄今彭水、黔江、酉陽,秀山、石柱南部,武隆東部及貴州的道真、正安、沿河、務川、印江、德江、思南等地。如今的重慶市涪陵區那時還叫枳,不叫涪陵。東漢時期,枳才被涪陵之名所取締壹直到如今。
《史記壹貨殖列傳》說:“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清,寡婦也,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不見侵犯,秦始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臺。”
這段文字透出的信息較多,壹是寡婦巴清是靠采掘丹砂致富的,而且富得滴油,富得“用財自衛,”用錢養了壹支龐大的軍隊,足以保護丹砂的開采和運輸;二是秦始皇對巴清寡婦格外關照,秦國滅了巴後,始皇為什麽對壹個巴族寡婦如此厚愛呢,原因也許是秦始皇尋找不死之藥——丹砂,需要清寡婦支持。再就是丹砂煉成的水銀,為傳統的屍體防腐劑,皇帝墓中多灌水銀。有文獻記載,山東的齊桓公墓,成都的蠶從氏墓及西安的秦始皇陵都灌有水銀。齊桓公死於公元前643年,那時,丹砂已被用來提煉水銀了。山東、成都、西安均不產丹砂,他們墓中所用,主要為涪陵所產,《史記》載,秦始皇陵“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這樣規模大的水銀墓是需要多少水銀?難怪秦始皇那麽禮遇巴人遺孀,也就不難理解了,還為她築懷清臺。
唐人蕭德言等在《括地誌》中認為,懷清臺在長壽縣懷潛山,即貞女山。張守節《史記正義》及《辭源》等文史工具書也取其說。清代嘉慶《四川通誌》在援引上說後,稱“皆無所考”仍為歷史懸案。
1942年,郭沫若在其歷史劇《高漸離》中,兩次借劇中人之口提出巴寡婦的籍貫,說她是涪陵人,歷史劇是文學作品,允許虛構,但作為歷史學家郭沫若,說巴寡婦是涪陵人是有根據的。
今彭水境內有朱砂窩,朱砂硐等地名,當為古代采丹砂的遺址。1987年文物普查時,在含鄉“銀洞中”發現有煉制水銀的罐子100多個,為古代采丹煉水銀的遺物。有“巴巴臺巖口”,為通酉陽的要道。解放前有人曾在這條古道旁邊發現有立於清道光四年(1824年)的“指路碑”上刻“上至巴寡臺巖口”字樣。蔡盛熾認為這就是秦始皇為巴寡婦清所築的“女懷清臺”當地其附近。據他說還有清姓人家,這為巴寡婦後家無疑,這裏離郁山不到40公裏,郁江碼頭不到30公裏,西漢屬涪陵縣,東漢屬盛產丹砂的丹興(黔江)縣。為古代陸運丹砂的重要孔道之壹,且其地高峻,為築臺的理想場所。只是苦於難找到遺物,不足證明之。
東漢時,曾在盛產丹砂的今黔江另置丹興縣,三國時,由於丹興縣的丹礦衰竭而廢置但烏江人采丹活動並未中止,而是治著武陵山脈向東開采。南宋人朱輔在《溪蠻叢笑》中,還有開采朱砂,煉水銀的記載。《嘉靖思南府誌》載:當地人們“采砂為業”,“務川有板場,木悠,巖前等坑,砂產其中,坑深約十五六裏。居人以皮為帽,懸燈於額,入而采之,經宿乃出。所得如芙蓉箭鏃者為上,……砂燒水銀,居人指為生計,歲額水銀壹百六十斤入貢,而民間貿易,往往用之,比於錢鈔焉。”
就連明·永樂十壹年(1413)壹月,朱元璋等革職建辦思南,思州田氏宣慰司,借口便是“因爭務川砂坑,相互仇殺,不聽朝近調處,”為名。
可見巴人開采丹砂歷史之悠久,獲利之大。對烏江文化影響之深。
秦始皇地宮之迷
墓室約壹個足球場大,地宮是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皇陵建築的核心。有關秦陵地宮位置問題,歷來眾說紛紜。史料《漢舊儀》壹書中有壹段關於秦始皇陵地宮深度的介紹: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報告,稱其帶了72萬人修築驪山陵墓,已經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壹樣。秦始皇聽後,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壹說讓秦陵地宮位置更是撲朔迷離。民間曾傳說秦陵地宮在驪山裏,驪山和秦陵之間還有壹條地下通道,每到陰天下雨的時候,地下通道裏就過“陰兵”,人歡馬叫,非常熱鬧。據悉,考古學家根據這個傳說曾作過很多考察,但卻壹直找不到這個傳說中的地下通道。
“我們用遙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別進行了探測,其實地宮就在封土堆下。”段清波介紹,規模宏大的地宮位於封土堆頂臺及其周圍以下,距離地平面35米深,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45米,主體和墓室均呈矩形狀。墓室位於地宮中央,高15米,大小相當於壹個標準足球場。
中煤航測遙感局遙感應用研究院環境所工程師周小虎給記者講了壹個有趣的現象:今年元月初,秦始皇陵區氣溫降至零下12攝氏度,封土堆上的石榴樹正常開花結果,而在封土堆南墻外的石榴樹卻凍害嚴重,不能正常開花結果,差別特別明顯。“墻外的土壤未經擾動,而封土堆土壤的結構和含水量則已發生改變,又因為墻內地下存有地宮,才使得土壤相對溫度較高,從而造成植物長勢的差異。”周小虎解釋說。
宮墻堅固墓室未坍塌
在這次勘探中,研究人員發現在封土堆下墓室周圍存在著壹圈很厚的細夯土墻,即所謂的宮墻。經驗證,宮墻東西長約168米,南北141米,南墻寬16米,北墻寬22米。“在修建宮墻的施工中,為了檢測用泥土夯實的宮墻是否堅硬,施工人員會站在遠處用弓箭射墻,若箭能插進墻體,修好的宮墻必須推倒重建。”段清波說,宮墻都是用多層細土夯實而成,每層大約有5-6厘米厚,相當精致和堅固。“超出我們預想的是,宮墻頂面甚至高出了當時秦代的地面很多,向下直至現封土下33米,整個墻的高度約30米,非常壯觀!”在土墻內側,研究人員又發現了壹道石質宮墻。段清波說,根據探測,發現墓室內沒有進水,而且整個墓室也沒有坍塌。“關中地區歷史上曾遭受過8級以上的大地震,而秦始皇陵墓室卻完好無損,這與宮墻的堅固程度密切相關!”
“這種宮墻是前所未有的發現!這種嶄新的墓葬形式可以稱為‘秦陵式’。秦陵式宮墻對中國古代陵墓制度的研究能起多大的推動作用,現在還無法預知。”段清波說。
地宮有道“防水大壩”
除了宮墻,研究人員發現在秦陵周圍地下存在規模巨大的阻排水渠。
段清波說,長約千米的阻排水渠其實是堵墻,底部由厚達17米的防水性強的清膏泥夯成,上部由84米寬的黃土夯成,規模之大讓人難以想象。“阻排水渠設計相當巧妙。秦始皇陵園地勢東南高西北低,落差達85米,而阻排水渠正好擋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滲透,有效保護了墓室不遭水浸。”段清波說,《史記》中記載的“穿三泉”中,“三”其實是個概數,其實應該是指在施工中遇到了水淹,所以才修建了阻排水渠。
段清波風趣地說:“秦人太聰明了,正在修建的北京國家大劇院,也不過是按照這套辦法來解決水浸問題的。”
宮內水銀防腐防盜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地宮內“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中國地質調查研究院研究員劉士毅介紹,通過物探證明,地宮內的確存在著明顯的汞異常,而且汞分布為東南、西南強,東北、西北弱。如果以水銀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話,這正好與我國渤海、黃海的分布位置相符。“秦始皇曾親自到過渤海灣,所以他很可能把渤海勾畫進自己的地宮。如果這被證實,說明秦代對中國地理就有了調查和研究,也是個新發現。”劉士毅說。
秦始皇以水銀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單是營造恢宏的自然景觀,在地宮中彌漫的汞氣體還可使入葬的屍體和隨葬品保持長久不腐爛。而且汞是劇毒物質,大量吸入可導致死亡,因此地宮中的水銀還可毒死盜墓者。
物探同時還發現,地宮中有石質墓室的存在。
墓室只有東西兩墓道
以前曾有媒體報道稱,考古人員用鉆探方法在封土東邊發現了5條墓道,封土西邊北邊也各找到1條。在昨日的驗收會上,始皇陵考古隊隊長段清波澄清說,根據這次探測結果,除了東、西各壹條墓道外,其余則是壹些陪葬坑。
從商周到漢代,帝王的墓道通常都為4條,分別貫穿東南西北4個方向,這是尊貴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普通官員和百姓的墓道為壹條或兩條。按常理秦始皇的墓室也應為4條,但目前卻僅僅發現了東、西兩條墓道。這壹發現在昨日會上引起專家的極大關註。
“意料之外其實也是意料之中,秦始皇本來就是個怪人!”段清波說,秦始皇在位期間所做的事情多超乎常人的想象:統壹中國,統壹貨幣,建造近60平方公裏的陵園和龐大的兵馬俑陪葬坑……“秦始皇腦子裏在想些什麽,誰都說不清楚。這位生前驕橫跋扈、性情不定的始皇帝,死後留下的陵墓必然會撲朔迷離。”段清波說。
據悉,此次探測壹期工程完成後,二期工程還將對陵墓深入研究。
四大謎底揭開
1、地宮在不在驪山?民間傳說秦陵地宮在驪山,專家用遙感和物探方法進行探測,確認地宮就在秦陵園封土堆下,距地平面35米深。2、墓室完好與否?探測發現,墓室周圍有壹圈極厚的宮墻,墓室完好無損與此密切相關。這種新發現的墓葬形式被稱為“秦陵式”。3、地宮有無水銀?探測證明,地宮內的確存在水銀,且東南、西南強,東北、西北弱。《史記》中“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初步得到證明。4、墓道有幾條?探測結果表明,只有東、西各壹條墓道。而從商周到漢代,帝王墓道通常為東南西北4條。這壹新發現引起專家極大關註。
史記·勘察
關於秦地宮最早的歷史文獻記載是司馬遷的《史記》:“始皇初繼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對秦始皇陵園第壹次全面的考古勘察始於1962年,考古人員繪制出了陵園第壹張平面布局圖,經探測,陵園範圍有56.25平方公裏,相當於近78個故宮,引起考古界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