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摛藻堂怎麽讀

摛藻堂怎麽讀

摛藻堂的讀音chī zǎo táng。

摛藻堂位於故宮禦花園內東北部、堆秀山東側,是乾隆年間修建的,主要曾用於貯藏《四庫全書薈要》,其中摛是傳揚、鋪展的意思,“摛藻”意為弘揚文化。

在編纂《四庫全書》的過程中,還編了《四庫全書薈要》、《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四庫全書考證》、《武英殿聚珍版叢書》等。這幾種書可以看作編纂《四庫全書》的副產品。

四庫全書薈要是乾隆組織整理完《四庫全書》後挑出來的精華,收書463種,20828卷,11178冊。開本大小和裝幀形式與《四庫全書》相同。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抄兩部:壹部放在宮中禦花園的摛藻堂,壹部放在圓明園東墻外長春園內的味腴書屋。

乾隆皇帝經常到這裏來查閱古籍,堂中書籍按經、史、子、集排列,牙簽插架。閱古、吟詩是乾隆皇帝休閑生活的壹大內容。

摛藻堂建築特點:

該建築依墻面南,面闊五間,黃琉璃瓦硬山式頂,堂西墻辟有壹小門,可通西耳房。堂前出廊,明間開門,次梢間為檻窗。室內放置書架,為宮中藏書之所。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後,《四庫全書薈要》曾貯藏於此,供乾隆皇帝隨時閱覽。

摛藻堂的匾額是乾隆皇帝題寫的“摛藻抒華”四字,楹聯為“庭繞芳毯鋪生意;座有蕓編結古歡”。其中“蕓編”壹詞中的蕓指多年生草本植物蕓香,古人常把蕓香夾入書中以防蟲蛀,故以蕓編稱古書。

西門外的楹聯為“左右圖書,靜中涵道妙;春秋風月,佳處得天和”。西室內,乾隆皇帝題寫的楹聯為“宿風”,楹聯為“從來多古意;可以賦新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