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要求:1、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觀點.2、理解課外淺易文言文的基本內容.3、文言翻譯4、常見實詞5、常見虛詞6、默寫課文或片斷.7、正確朗讀或斷句.文言文翻譯(壹) 翻譯文言文的原則.翻譯文言文的三個基本原則是“信”、“達”、“雅”.“信”的要求是忠實於原文的內容和每個句子的含義,用現代漢語字字落實、句句落實直譯出來.“達”的要求是翻譯出的現代文表意要明確,語言要通暢、語氣不走樣.“雅”的要求是用簡明、優美、富有文采的現代漢語把原文的內容、形式及風格準確地表達出來.壹般做到“信”、“達”即可.(二)文言文翻譯的關鍵是譯準重點字詞.(三)文言文翻譯五字法:1、留 專有名詞、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器具、時間名詞等,可照錄不翻譯.例:“慶歷四年春,騰子京謫守巴陵郡.”(《嶽陽樓記》)2、補 在翻譯文言文時應補出省略成分.3、刪 古文中有的虛詞現在已不用,不譯也不影響表達,可刪.例發語詞“夫”,相當於頓號的“之”等.4、換 在翻譯時應把古詞換成相應的現代詞.例:“歲賦其二”中“歲”換成“年”.5、調 古漢語的謂語前置、定語後置、賓語前置、介賓結構後置等翻譯時須調整詞序,使之合乎現代漢語的語法規律.。
2. 文言文,文學常識書信 尺牘,信禮 第壹個書:中書,南朝時候的官員稱謂。
第二個書:即書信,是bai文體的壹種。 所以由此我們知道,“答謝中書書”是陶弘景給謝中書的壹封信。
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曰“信du劄”,是壹種應用性文體。但是,中國的應用性文體從來不排斥審美的文學屬性,尤其是書信壹體,多記事陳情,中國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於書信,書信的實用性和審美性的結合十分完美。
漢魏六朝的尺牘重在實用,文人多無意把其寫為審美的作品。唐宋以後,在壹些文人的筆下,尺牘的實用功能明顯zhi淡化,審美性能日益強化,有些尺牘刻意寫成純粹的文學作品(參考《中國尺牘文學史》序,詹福瑞)。
尺牘文學功能多種多dao樣,可以抒情,比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林覺民的《與妻書》;也可以寫景,比如吳均的《與宋元思書》;可以寫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與山巨回源絕交書》,也可以談論文學,如曹丕的《與吳質書》,談論政治,如歐陽修《上杜中丞論舉官書》,還可以進謁顯貴,勉勵後學,如此等等,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書牘文傳統。尺牘和其他文體壹樣,也講究謀篇答布局、文質俱佳。
另外,尺牘不壹定都用“書”字標明,如蘇軾的《與子由弟》《答秦太虛》就是。
3. 中考語文古文文學常識中國文學簡介(線索)壹、中國古代文學史分期及各時期的主要文學樣式(1)上古時期;神話傳說 (2)先秦時期:散文(歷史散文、諸子散文)(3)兩漢時期:辭賦樂府民歌歷史散文 (4)魏晉南北朝時期:詩歌等(5)唐代時期:詩 (6)宋代時期:詞(7)元代時期:曲 (8)明清時期:小說,二、上古時期的神話傳說(1)所謂神話,是上古時代的人們,對其所接觸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所幻想出來的藝術意味的解釋和描敘的集體口頭創作。
(2)上古神話的主要內容有:A、解釋自然現象的: 女媧補天、女媧造人、盤古開天B、反映人類同自然鬥爭的:鯀禹治水、後羿射日、精衛填海C、反映社會鬥爭的: 黃帝戰蚩尤(3)記載上古神話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經》、《莊子》等.三、先秦時期:散文(歷史散文、諸子散文、詩歌)A、儒家經典。“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六經”又稱六藝 ,在“五經”後增加(《樂》)。“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B.歷史散文。 《左傳》《戰國策》《國語》。
“春秋三秋”《左傳》《谷梁傳》《公羊傳》。C.諸子百家散文。
著名的有:①.老子,李耳, 字聃(dān),道家學派創始人,著有《道德經》。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學派創始人.《論語》是孔子弟子記載孔子和他的學生言行的書。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學派創始人。
《墨子》53篇。④.孟子名軻,字子輿。
儒家學派繼承者。《孟子》是孟子學生記錄孟子言行的書。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莊暴見孟子》《魚我所欲也》。⑤.莊子,名周,戰國道家。
著《莊子》。《庖丁解牛》⑥.荀子, 戰國儒家,著《荀子》32篇.《勸學》⑦.韓非子,法家。
著《韓非子》。《扁鵲見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鄰》。
⑧.《呂氏春秋》又稱《呂覽》,是秦相呂不韋和他的門客的集體創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諫逐客書》。D、先秦詩歌①.《詩經》。
《詩經》是我國第壹部詩歌總集,***305篇分風、雅、頌三類.風是民歌,雅是樂歌,頌是祭歌。詩經的表現手法是比、興、賦。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賦,直陳其事。
②.《楚辭》。西漢學者劉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編輯成書,定名為《楚辭》。
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國偉大愛國主義詩人.曾在楚國任左徒三閭大夫等職。代有作是《離騷》《九歌》《九章》。
四、兩漢時期:辭賦樂府民歌歷史散文A.兩漢散文①賈誼,世稱賈生。又稱賈長沙,賈太傅。
著《新書》十卷。《過秦論》、《論積貯疏》是他的代表作。
②司馬遷,字子長,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著《史記》首創“紀傳體”,分為本紀、世家、列傳、表、書。
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③班固的《漢書》 劉向編訂的《戰國策》都名傳史冊。
B.樂府民歌和賦。樂,民樂;府,官府.樂府原為漢代音樂機關所搜集的詩.《孔雀東南飛》是漢樂府敘事發展的高峰。
最早見於南朝徐陵編纂的《玉臺新詠》.賦是我國古代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
賈誼的《吊屈原賦》都很有名。五.魏晉南北朝文學1.魏晉南北朝的詩歌和散文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
曹操的《觀滄海》,曹丕的《蒿裏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馬篇》《洛神賦》都很有名。②“建安七子” 。
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③“竹林七賢”。 阮籍、稽康、山濤、劉伶、王戎、向秀、劉鹹④陶淵明,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
《桃花源記》《歸去來辭》《歸園田居》《飲酒》是傳世之作。⑤此外, 諸葛亮《出師表》、範曄(yè)《後漢書》、陳壽《三國誌》、王羲之《蘭亭集序》、劉勰《文心雕龍》、酈道元《水經註》都名垂史冊。
2.魏晉南北朝的小說。①誌怪小說以幹寶《搜神記》為代表。
《幹將莫邪》。②軼事小說以劉義慶的《世說新語》為代表。
《周處》。六.唐代文學1.唐詩①“初唐四傑”:“初唐四傑”是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騰王閣序》膾炙人口。②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人民詩人白居易。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名作有《將進酒》、《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秋浦歌》《靜夜詩》《贈汪倫》等.著《李太白集》。
杜甫,字子美,又稱杜工部,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名作有“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別”(《無家別》《垂老別》《新婚別》)《北征》《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雙稱白香山,白太傅、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名作《長恨歌》《琵琶行》。③山水詩人王維、孟浩然。
王維字摩詰,壹位大詩人,著名“畫家和音樂家”;人們說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名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
孟浩然是王維密友,名篇有《過故人莊》。④“邊塞詩人”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
高適《燕歌行》、岑(cén)參(shēn)《白雪歌》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浙》王之。
4. 初中語文文學常識總結1、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
是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無產階級現代文化的奠基人。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發表《狂人日記》,著名短篇小說《吶喊》、《仿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記《而已集》、《二心集》、《三閑集》等。
《朝花夕拾》是魯訊寫於1926年2月間的散文集,***10篇。《故鄉》選自小說集《吶喊》;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選自《朝花夕拾》;課文《雪》選自《野草》(《魯訊全集》第2卷);《阿Q正傳》是現代文學史上的傑作。
2、胡適(1891-1962) ,原名胡洪骍,字適之,安徽績溪人,現代作家、學者、教育家。是中國現代文化的奠基人之壹。
著有《胡適文存》、《中國哲學史大綱》、《白話文學史》、《胡適文集》、《胡適作品集》等。 3、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沫若為筆名。
四川樂山人。現代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家、社會活動家。
主要文學作品有“詩集《女神》、《星空》、《蔡文姬》等。《天上的街市》《靜夜》選自《郭沫若全集》。
4、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主要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滅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還有短、中、長篇小說。
《短文兩篇》選自《龍.虎.狗》。 5、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壹。
字子厚。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後遷長安(今陜西西安),世稱柳河東。
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與韓愈***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
柳宗元壹生留下600多篇詩文作品,文的成就大於詩。其《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為唐代七律名篇,絕句《江雪》在唐人絕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小石潭記》選自《柳河東集》。 6、蘇軾是中國北宋文學家、書畫家。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古文學家,世稱“三蘇”。名作有《念奴嬌》、《水調歌頭》等,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7、史成漢,1923年出生於山西定襄縣,蒙古族,七月派詩人,1941年發表詩作,出版了詩集《彩色的生活》、《祖國》、《在祖國面前》、《愛與歌》等。 8、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理著名作家、評論家,作品擅長刻畫以及對奇特命運下個人的遭遇和心靈的熱情描摹。
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傑出的中短篇小家之壹。代表作有《成功的迷訣》、《壹個女人壹生中的二十四小時》、《三作家》等。
《列夫.托爾斯泰》選自《三作家》。 9、海倫.凱勒(1880----1968),美國女作家及教育家,著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老師》等。
10、《詩經》是我國第壹部詩歌總集。它保存下來的305篇詩歌,大約產生於公元前11世紀(西周初年)至公元前7世紀(春秋中期)的五六百年之間。
它們原先全是樂歌,按照樂曲的不同來編排,分為“風”、“雅”、“頌”三類。在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句、攤牌詠嘆的特點,普遍采用“賦”、“比”、“興”的手法。
11、《戰國策》是壹部先秦歷史文獻,雜記東西周及秦、齊、楚、趙、魏、燕、宋、衛、中山諸國之事。上接春秋,下至秦並六國,約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
此書還有《國事》《國策》《事語》《短語》《長書》《修書》等名稱,原著者名字不可考,後經漢代劉向整理,定名為《戰國策》,沿用至今。 12、《曹劌論戰》選自《左傳》,相傳是春秋時期左秋明根據魯國史料編寫的編年體史書。
13、《鄒忌諷齊五納諫》先自《戰國策》,這裏的“諷”是諷刺的意思,“納諫”則用暗示的方法規勸是接受的意思。 14、《愚公移山》從文學體裁上看是壹篇寓言,選自《列子.湯問》文中有壹個與愚公相對比的人物,叫智叟,這個名字具有諷刺意味。
15、《關睢》選自《詩經. 周南》是《詩經》第壹篇;《蒹葭》選自《詩經.秦風》,它與《關睢》壹樣,同屬《詩經》中國風壹類,這壹類中主要是各地歌謠,思想意義和藝術成就最高,此外還《雅》、《頌》兩類。 16、《左傳》,又稱《左氏春秋傳》或《左氏春秋》,是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情況的壹部編年史。
《史記》和《漢書.藝文誌》都認為它是魯國史官左丘明所用,清代壹些經濟學家認為由劉歆改編;近人認為是戰國初年人據各諸侯國史料編成。記事起於魯隱公元年(前722年),終於魯衰公十四年(前454年)。
17、莊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宋之蒙人。他繼承了老子的思想,為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稱“老莊”。
《莊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壹。 18、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省鄒縣東南)人。
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被後世尊稱為“亞聖”,後世常“孔孟”並稱。
他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其作品《孟子》是儒家經典之壹,分七篇261章,約3.5萬字。
19、《威尼斯商人》是英國傑出戲劇家莎士比亞創作的壹出著名。
5. 七上下文言文的文學常識歸納句式倒裝 古今漢語句法成份的位置基本相同。
在正常情況下,漢語句子成份是有壹定順序的。如主語在前,謂語在後;動詞謂語在前,賓語在後;修飾限制或在中心詞前,補充成份在謂語後。
但在古代漢語中,有些詞在充當句子成分時,與現代漢語的位置順序不壹致。有時賓語可以放在動詞謂語前面,定語可以放在中心語的後面,甚至有時候謂語還可以放到主語的前面等。
常見的倒裝有以下的五種: 1賓語前置:疑問句中 否定句中 出現結構助詞 2定語後置:數量性定語後置 修飾性定語後置 “者”字短語作定語後置 3介詞並語前置4介詞賓語的位置, 5謂語前置(1) 賓語前置 賓語在壹定的語境中,要放在動詞謂語之前,這是古代漢語中最為突出的壹種語序現象。壹般地說這種前置是有條件的。
其類有三: 壹、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提前。 例如, ① 大王來 何操 ? ② 沛公 安在 ? ③ 臣實不才,又誰 敢怨 ?④ 聖王有百,吾 孰法 焉? ⑤ “許子冠乎?”曰:“冠。”
曰:“ 奚 冠?”曰:“冠素”。 ⑥ 吾 誰欺 ,欺天乎? 上解中疑問代詞“何”、“安”、“誰”、“孰”、“奚”,都是用作賓語而置於謂語的前邊的。
例(3)的“敢”是能願動詞,它必須與動詞連在壹,所以“誰 ”用在“敢”之前。最有啟發性的是例(6),“欺天乎”當然也是疑問句。
但由於“天”這個賓語是名詞。不是疑問代詞。
所以放在動詞“欺”的後面。 二、否定句中代詞賓語要前置 常見的否定詞有:不、母、無、未、、弗、勿、莫等。
例如: ①然而不王者,未 之有 也。 (未有之) ②臣未 之聞 也 (未聞之) ③我無 爾詐 ,爾無我虞。
(無詐爾…) ④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 或欺 。 (莫欺之) △疑問代詞作賓語而前置的格式,在上古漢語中相當嚴格的。
據統計,《左傳》中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的占98.4%。而否定句中代詞賓語置於動詞前面的,並不那麽嚴格,先秦古籍中就有壹些後置的情況。
例如: ①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 何求 。 漢代以後,這種賓語更是大量後置,例如: ②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 為之 。
雖然漢代以後的文言文,前置和後置並存。我們可以認為前置是沿襲先秦語法規則,是文人仿古的結果。
(三)賓語後有結構助詞“是”、“之”等 為了突出賓語而把賓語提前,並在提前的賓語和動詞之間用上“是”或“之”,構成“賓語+是(之)+動詞”的格式,例如:① 宋何 罪之有 ?② 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 也。③ 將 虢是滅 ,何愛於虞?④ 我周之東遷, 晉鄭依 焉。
⑤ 王貪而無信, 唯蔡是感 。(感通憾怨恨)⑥ 子曰:“求,無乃 爾是過 與?(責備妳)其各例意思分別是:宋有何罪、說的是虞虢、將滅虢、依晉鄭、感蔡、過爾。
為了強調行為的單壹性、排他性和論斷性,便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唯”、“惟”,構成“唯(惟)…是…”的格式。以上例就是這種格式。
這種句式仍保留在壹些成語中,如“惟命是從”“唯利是圖”“唯才是舉”等。其他語句如:1惟余馬首是瞻。
(只要看我的馬頭就行了)2惟陳言之務去。 (只要是陳舊的語言就務必去除)以上各句翻譯要體現出“只要…就”的意思來,如只要是命令就聽從,只要有利就圖,只要是人才就舉薦。
古漢語中,還有些沒有形式標誌的賓語前置,但並不多見。 (2)定語後置: 在現代漢語裏,定語壹般都放在名詞中心語前面,用來修飾中心語。
但在古代漢語裏為了強調和突出定語或者因為定語過長沒,而為了使語言更流暢,於是常把定語放在中心語後邊。今譯時,壹般都應提到中心語前面,其格式有三類 〈1〉數量性定語後置 ① 命子封帥 車-- 三百乘 以伐京。
② 不豫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
③ 孟嘗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斤。〈2〉修飾性的定語後置 ① 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
②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分別譯為:“長長的劍”(陸離,形容劍之長),“高高的切雲冠”(崔嵬,形容冠之高)。
高高的廟堂,遠遠的江湖。 〈3〉“者”字短語作定語後置 ① 太子賓客 -- 知其事音,皆白衣冠道之。
② 其石 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 ③ 村中少年 -- 好事者馴養壹蟲。
譯為“知其事的太子賓客:“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的石頭:“好事的少年”。
都因為有“者”字標誌而將定語後置 。(2) 介詞賓語前置 介詞結構的賓語通常是在介詞後面,但在古代漢語中,也可放在介詞之前,主要以下兩種: 〈1〉疑問句中,介詞的賓語前置 ①許子 奚為 不自織? (為什麽?) ②何以 戰? (憑什麽?) ③客 胡為 若此 (為什麽?) ④曷為 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 (為何?) ⑤ 學 惡乎始 ? 惡乎終 ? (從哪裏?) 〈2〉壹般句式中的介詞賓語的前置。
為了強調介詞的賓語,雖無形式標誌,但也可以將賓語提到介詞之前。例如: ① 楚國 方城以 為城, 漢水以 為池。
② 楚戰士無不 壹以當十。 ③ 沛公 北向坐,張良 西向待。
在現代漢語中,還有“ 夜以 繼日”這類成語是古漢語的遺夠 (3) 介賓語短語的位置 介賓短語可以作狀語,也可以作補語,這是古今漢語相同的。但是,古漢語中表示方式、時間、處所、原因、比較。
6. 文言文閱讀要點解析“365在線答疑網老師”幫妳解答 考試說明中的要求: 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 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之、其、而、以、於、乃、雖、為、者、且、則、乎、然、與)在文章中的含義和用法. 3、理解並翻譯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歸納文章內容要點.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達的作者的觀點、態度. 6、對文章的內容、語言和寫法有自己的體會和見解 解析: 1.文言詩文背誦要求做到壹字不漏,壹字不添,壹字不倒,壹字不改;默寫文言詩文語句,不僅要連貫前後語句,默寫時還應壹字不錯.中考默寫壹般4句詩、2句文,特別註意背誦篇目中的名句.記住並糾正自己以前默寫中的錯別字. 2.古詩理解鑒賞要重點關註各冊教材中以講讀篇目出現的古詩詞曲,要註重古代文化文學常識的積累,特別是教材中的註釋;要對《篇目點擊》中的賞析指導和練習相當了解,對詩句的理解、詩詞主要內容和寫作意圖、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把握準確. 3.對壹些名家名篇,還應了解作者的姓名、生活時代和篇名. 4.掌握常見文言實詞的含義和6個虛詞的用法.壹般為古漢語的特殊用法為:壹詞多義、通假、詞類活用、古今異義.因此對課文中的這類詞要特別重視,必須理解掌握《篇目點擊》中收入的150個實詞和6個虛詞的用法,特別是初中教材中出現的義項. 5.在句子翻譯中要有敏感的“特殊句式”意識.如省略句,註意把省略的主語賓語加上;如判斷句、倒裝句(賓語前置、狀語後置)、被動句、反問句等.在翻譯時要落實關鍵實詞的含義和虛詞的用法,翻譯句子的語氣句式必須與原句保持壹致. 6.在課外文言文的閱讀上,遇見不會的詞或者壹下沒想起的詞大可不必緊張,聯系上下文,結合故事(文章)的情節,理解(猜)出它的意思,把詞帶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記翻譯不可脫離文章.如果選文下有註釋,壹定要充分利用註釋的提示作用. 7.在課內語段閱讀上要註重選文主要內容的歸納概括,如果在自己復習掌控的範圍內,當然可以憑記憶答題;若自己復習不到位或記憶不清,則要仔細閱讀選文收集處理信息,然後作出合理而簡要的表述.在課外文言文閱讀上,要註意文章蘊含的道理體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歸納提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