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花燈盞鏡花緣數學問題

花燈盞鏡花緣數學問題

《鏡花緣》中的數學故事

《鏡花緣》是清代李汝珍寫的百科全書式的壹部古典小說,包羅經史子集幾乎所有古籍內容,還有生物、園藝,醫藥、音韻、算命以及天文、地理,文學、數學等等知識。小說的後半部描寫了100位才女各展才能,其中米蘭芬就是壹位“神算子”。下面我們就來討論壹下這部小說中介紹的幾道數學題。

壹、分果子

小說第76回中說,眾才女到宗伯府作客。在後花園內,董青鈿同宋良箴、司徒嫵兒、廖熙春、緇瑤釵、蔣秋輝在那裏擺弄算盤,討論算法。她們算了“韓信點乓”和“二十八宿鬧昆陽”等算術題。這時廖熙春給大家出了壹道題:“我在家鄉動身來妳們這時,親戚姐妹都來送行。恰好有人送了壹盤鮮果。妹子按人分,每人7個多壹個,每人8個少16個,各位姐姐能算出***有幾人?每人分幾個果子嗎?”

司徒嫵兒回答道:“這是盈虧算法,極其容易:按第壹種方案分總***多1個果子、按第二種方案壹***少16個果子,兩種方案***相差1+16=17個;在這兩種不同分法中,每個人有8-7=1個的出入。那麽要有多少人才會有17個果子的出入呢?兩種方案相差總數除以兩種方案中每個人分得果子的相差數,就是分果的人數。(1+16)÷(8-7)=17(人),17便是人數。根據第壹種分配方案:17×7=119(個),119+1=120(個)。原來是17人分120個果子。”

古人把這種解法概括為壹首歌訣:“算家欲知盈不足,兩家互乘並為物,並盈不足為人實,分率相減余為法,法除物實為物價,法除人實人數目。”這首歌訣用今天的話說,則可概括為壹個公式:(盈數+虧數)÷兩種方案分配差=參與分配對象數。再根據參與分配對象數進壹步算出被分配物品數。

同學們,妳們明白了嗎?

二、鋪地錦

在小說《鏡花緣》第79回裏,就有壹段利用“鋪地錦”求圓周長的故事:有幾位小姐妹聚在壹起談論數學。其中壹位名叫青鈿的,指著面前的圓桌,問道:“請教姐姐,這桌周圍幾尺?”被問的人叫做米蘭芬,她向身邊的寶雲要過壹把尺來,量出圓桌面的直徑,是三尺二寸。然後取筆畫了壹個“鋪地錦”(如圖1),畫完後,回答說:“此桌周圍壹丈零零四分八。”(1米=3尺,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左面圖1是《鏡花緣》書中畫出的“鋪地錦”,右邊圖2是我把它改寫成現在通用的乘法豎式。從圖中可以看出,“鋪地錦”是在壹個大的長方形裏面,畫了些縱橫格子線,還畫了連結方格對角的斜線,形狀有點兒像鋪在房間裏的地毯,所以形象地叫做“鋪地錦”。通過將圖中左邊的“鋪地錦”和右邊的乘法豎式對照,實際內容卻幾乎完全壹致。豎式中的被乘數和乘數,在“鋪地錦”圖裏,分別寫在大長方形邊框的右邊和上邊。大長方形的4條邊中,右邊的和上面的兩條,相當於乘法豎式裏的第壹道橫線。在豎式裏,先暫時撇開小數點不管,用乘數的各位數字2和3分別去乘被乘數314,得到的628和942,兩次乘得的數各占壹行。所得的兩行,錯開右面壹位,然後上下對齊相加。在“鋪地錦”圖中,大長方形裏面豎的兩排格子,自上而下,順次寫著用乘數的每壹位去乘被乘數的每壹位,得到的6、2、8和9、3、12,這些數字與數字的乘積,每個數字各占壹格(進位的數字寫在相鄰的右上格)。所乘得的這些格子裏的數字,縱橫對齊排列,把每條對角斜線的全部數字相加,加得的和寫在長方形外面。

在“鋪地錦”裏,左邊豎排3格斜線上面的3個“壹”,實際是乘或者加時進位進上來的“1”。豎式裏的最後得數10.048,在“鋪地錦”圖裏,是在大長方形邊框的左邊和下面,從左上往下,再往右(即從左上角按逆時針循序),連起來讀。大長方形的左面壹條邊和下面壹條邊,相當於豎式的第二條橫線。畫完了“鋪地錦”圖,相當於寫完了乘法豎式。

所以,《鏡花緣》裏的米蘭芬畫完“鋪地錦”後,就能說出圓桌的周長是壹丈零零四分八厘(≈3.35米)。

三、算杯重

書接上回,在宗伯府後花園內,寶雲指桌上壹套金杯對各位才女說道:“此杯大小壹***9個,我用了126兩金子請工匠打造的,這些杯子的重量按由小到大順序成倍遞增。姐姐能算出杯子大小各重多少麽?”

蘭芬道:“這是‘差分法’。方法是用9個加1個是10個,9與10相乘,***是90個,折半45個,作45份算;用126÷45=2.8(兩),就是二兩八錢(1兩=10錢),此第九小杯,其重如此。”隨即從丫環帶的小算袋內取出兩個算籌擺下,用筆寫出,大杯重二十五兩二錢、第二個杯子重二十二兩四錢、第三個杯子重十九兩六錢、第四個杯子重十六兩八錢、第五個北重十四兩、第六個杯子重十壹兩二錢、第七個杯子重八兩四錢、第八個杯子重五兩六錢。

寶雲看了,很覺驚奇,問道:“姐姐何以壹望就知各杯輕重呢?”

同學們,其實米蘭芬這樣想的:這9個杯子的重量是成倍遞增的,那麽它們的重量恰好是壹個等差數列。她把小杯子的重量看著1份,其它8只杯子的中分別是2份、3份、4份……8份、9份。9個杯子壹***是1+2+3+4+…+8+9=(1+9)×9÷10=45(份),小杯的重量是1份,就是126÷45=2.8(兩),很快能算出其它杯子重量是2.8×9=25.2(兩),2.8×8=22.4(兩),2.8×7=19.6(兩)……

寶雲命人拿秤壹稱,果然不錯。

四、算花燈

在算出桌子周長、金杯重量後,眾才女在女主人卞寶雲的帶領下,在壹片音樂聲中,來到後花園小鰲山,觀賞彩燈。只見三面串連大樓二十七間,南面壹帶是低廊,樓上樓下都掛著燈球,各種花樣,五色鮮明,光華燦爛,宛如繁星,高低疏密,接接連連,令人應接不暇。

卞寶雲說:“樓上的燈有兩種:壹種上有3個大球,下綴6個小球,大小球9個為壹盞;另壹種上有3個大球,下綴18個小球,大小求21個為1盞;大球***396個,小球***1440個。樓下的燈也分兩種:壹種是上有1個大球,下綴2個小球;另壹種是上有1個大球,下綴4個小球。大球***360個,小球***1200個。妳們知道樓上、樓下不同型號球燈各有多少盞嗎?”

有的才女說:“我們壹邊看,壹邊數,自然知道有多少盞燈了。”

米蘭芬說:“我看可以算出來,用解‘雞兔同籠’的方法解。以樓下燈為例:將小燈球數1200折半得600,減去大燈球數360,即得綴四個小燈球的燈數為240,用360減240得120,即得綴二個小燈球的燈數為120。

接著,大夥又讓米蘭芬算出了樓上的兩種燈的盞數。卞寶雲叫仆人拿出做燈的清單,發現大家算的絲毫不差。

其實“雞兔問題”源於《孫子算經》。據說編寫《孫子算經》的孫子,年輕時到壹位朋友家中去作客,看到朋友家養了不少雞、兔,隨口問道:“您家養了多少只雞和兔?”朋友回答說:“雞、兔***35只,腳數***94只,請先生算壹下,雞、兔各有多少只?”孫子聽了很感興趣,幾經思考,終於找出了答案。

 孫子的解法是,先假定讓雞“金雞獨立”(壹只腳著地),兔“玉兔拜月”(前腳擡起,後面兩只腳著地),就是說雞和兔各砍去腳數的壹半,即它們的總腳數只有94÷2=47(只),這時雞的頭數和腳數相等,而每頭兔和腳數相差1。於是現在總頭數與總腳數相差47-35=12(只)。顯然,這12就是兔的只數。因此雞是35-12=23(只)。

妳們米蘭芬解法的算理嗎?能算出樓上兩種燈各有多少盞燈嗎?如果妳能正確算出來,妳壹定是壹個才子或者才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