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冷兵器史話之“鞭”

冷兵器史話之“鞭”

鞭,中國古代兵器之壹,短兵器械的壹種。鞭起源較早,至春秋戰國時期已很盛行。鞭有軟硬之分。硬鞭多為銅制或鐵制,軟鞭多為皮革編制而成。下面是我為專門您整理好的:冷兵器史話之“鞭”。

冷兵器史話之“鞭”

神鞭鞭宇宙,玉鞭鞭騏驥。緊綛野節鞭,本用鞭赑屃。使君鞭甚長,使君馬亦利。司馬並馬行,司馬馬憔悴。——元稹《野節鞭》

鞭,中國古代兵器之壹,短兵器械的壹種。鞭起源較早,至春秋戰國時期已很盛行。鞭有軟硬之分。硬鞭多為銅制或鐵制,軟鞭多為皮革編制而成。常人所稱之鞭,多指硬鞭。常用的鞭法有劈掃、紮、抽、劃、架、拉、截、摔、刺、撩等。在我國古代,使鞭的將軍最為著名的就是尉遲恭,而我們最常見的雙位門神中,其中就有壹位就是大名鼎鼎尉遲恭,而他手中所使的就是雙硬鋼鞭。

冷兵器史話之“鞭”的形狀種類

鞭為短兵之壹種,其由來與鐧相同,惟鐧必雙用,鞭則有單雙及軟硬之分;考諸古籍所載,大都系單鞭硬鞭;稽之現在,則都重軟鞭。軟鞭之制,不知起於何時?創自何人?至雙鞭之法,疑後人因見於戩法雙用,攻禦並行之便利,故竊其法,易單為雙。然鞭戩同為無刃之短兵,不過形式稍異;至若掄舞攻禦之法,主力點既完全相同,自不能大異,彼創雙鞭者,亦正見其矜奇眩世耳。鞭之區別如是,而名稱亦至不壹,即就硬鞭而言,有竹節鞭,虎尾軟等數種,其余無論矣;大概皆就其形式而厘定其名耳。然因名之不同,其法亦因之而門戶雜出,多少不同,惟尉遲鞭法為世所崇尚,但近己不得其傳,甚堪惋惜。此外即尋常之硬鞭法,亦大都拾各短兵之睡余,勉強組成。

鞭有單、雙、軟、硬之分,其質有銅、鐵、鐵木、純木之別,與用皮革制成,驅趕牛馬的鞭子,是完全不同的器具。但軟鞭類的七節鞭、九節鞭、十三節鞭等,與趕牛馬的鞭子,在來源上,可能有壹定的關系。還有壹種木質鞭桿,其長度以人之壹臂加肩寬度之,亦稱“短鞭”。因其形短小,用時極方便。鐵鞭為六角形,鐵鐧為四楞形“大小短長,隨人力所勝用之。”有的鞭首上聯綴壹條短鐵鏈,上系兩節鐵棍,稱做聯珠雙鐵鞭。還有壹種鐵鏈夾棒,出自西北地區,是受農家打禾連枷啟發創制而成的。

硬鞭多為銅制或鐵制,軟鞭多為皮革編制而成。七節鞭、九節鞭、十三節鞭謂之軟鞭。鞭適用於馬戰與步戰。硬鞭壹般用於馬戰,持鞭之將多持雙鞭。鋼鞭沈重而無刃,以力傷人。故持鞭者均需大力勇。

軟鞭由鏢頭、握把、若幹鐵制鞭節和圓環相連而成。軟鞭在晉代即已出現,被認為是猛烈暗器,不易抵禦,有7節、9節、13節之分,習稱九節鞭。攜帶方便,使用可長可短,軟硬兼施。其技法主要有纏、掄、掃、掛、拋、舞花及地趟鞭等。軟鞭以圓運動為主,借助手臂搖動,身體轉動,增加鞭的擊打速度,改變鞭的運動方向。軟鞭分單鞭和雙鞭,也可與其他器械配合。硬鞭有兩種,壹是竹節鋼鞭,形如竹節;另壹種是13節水磨鋼鞭,長約1米,鞭尾有堅木或鐵制柄,頭尾皆可握,能兩頭使。擊法有擋、摔、掉、點、截、盤、掃等。方節鞭:由鞭身和握把組成。鞭身為十壹節方形鐵疙瘩組成。鞭把為圓形鐵制。用時可以鞭身擊打,也可以用鞭尾之小鞭甩擊。

?

冷兵器史話之“鞭”的技擊要領

鞭與鐧使法相似,主要以擋、摔、點、截、掃、盤、板、戳、攔、撩、撥,以及絞壓等主。它要求演習者在身法上轉折圓活,剛柔合度;步伐輕捷奮迅,與手法緊密配合。軟鞭是軟硬兼施的兵器,其特點是身械協調性強,演練者強,既要有擊打速度,又要體現靈巧的 方法 。尤其舞動時,上下翻飛,相擊作響,如銀蛇飛舞,使人眼光撩亂,因此有極好的表演效果。

鞭是壹條繩,全靠纏得清。這條 諺語 通用於鞭類的軟器械,如流星錘、繩鏢、桿子鞭、鐵練等兵器。如果纏繞不清,勢必打不著人而打自己。軟兵器鞭講究縱打壹線,橫打壹扇,收到手中是壹團,掄將出去是壹片。收回時勁力要軟,要柔;打出時要剛,要快。所以又有這樣的諺語解釋鞭法:“收回壹團放出壹片。收回如蟲,放出如龍。收回如鼠,放出如虎。”練鞭壹定要鞭法清晰,步法穩健,鞭隨身轉,亦隨步換,收放自如,快而不亂。雙鞭單鞭,均不易練。有鞭法歌壹首可供參考:“七節壹抖放亮光,架撥抽打走四方。前打浪子踢球式,後打背鐧披脊梁。左打跨虎蹬山腳,右打片馬扣裏襠。上打朝天壹柱香,下打黑狗滾地躺。金絲盤頭養腦力,纏肘舒胃養心腸。攔腰圍蛇通三氣,分水提步好良方。”

冷兵器史話之“鞭”的訓練方法

軟鞭的練法並不復雜!若壹言蔽之,就是“五花運動”。五花的形式就是畫8字,不過鞭法裏的8字是橫的而非直的。橫8字中“X”的走向是五花分類的技術依據:“X”的走向是由上向下的五花叫做正五花;“X”的走向是由下向上的五花叫做反五花;8字呈水平狀的五花“X”的走向是左右式的,這叫平五花。這是鞭法的運動軌跡,亦即鞭法模式。軌跡的練習是鞭法的基礎,因為這不僅僅是鞭法最基本的形式,也是最根本的技法。

正五花是左右斜劈的模式;反五花是左右斜撩的模式;平五花是左右掃模式;斜五花是劈掃撩掃的模式。鞭法練習的第壹步,是以稍慢的速度掄這四類五花。基本練習有壹點極需註意,那就是要放長,當鞭梢放得最適時,手臂也伸的最長。換句話說,手臂應成為鞭子的壹個組成部分,是用身體揮鞭而不是小臂揮鞭。

當揮擊練習到熟練,大形流暢飽滿時,即可進行劈撩掃的練習。五花是720度回環,在開始時,可反復練習360度蓄勢,360度發力。熟練後,再進行180度蓄勢,180度發力,即左右開弓練習。劈撩掃的練習要特別註意,發力要用剎勁,即拉鋸樣的回抽勁,這壹點必須強調。揮擊練習到相當自如以後,就可以進行抖擊練習。抖擊的技術概念:在180度的範圍內完成720度回環。通俗的講,就是沿壹條直線反復地做S形運動。這個模式借助輔助器材說明:準備壹條濕毛巾,抓住壹頭,用另壹頭向前方甩打。當妳的手猛烈的抽時,毛巾便會發出叭叭的響聲——這就是抖的模式,毛巾的運動軌跡就是軟鞭抖擊的軌跡。然後,妳把鞭子按照抖毛巾的方式甩打,慢慢就會掌握抖擊。

抖擊可以按正五花、反五花和平五花的模式抖,熟練後無處不可抖,也可以左右開弓連擊。甚至,可以抖到近於直入直出的狀態,隔著窗花眼打人,當然,那就不是三兩天的功夫了!抖擊揮擊都可以做纏的先導。纏並不難練,難的是用於實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反復借揮和抖練習纏的形式和深度,久而久之,無師自通。當單項鞭法熟練後,就可以進行復合鞭法的練習,復合練習實際上就是實戰模擬,從起手到打擊大致有章可循才是。根據我體會,無論何種鞭法,均應從撩鞭開始,當鞭在前上方蓄勢後,再任意組合。這開頭的壹鞭,要求有氣勢有力度,決不可松松垮垮;以下連接的鞭法,要環環相連,密不透風,務必造成秋風掃落葉的效果。

五花的基本技法,也是式與式的連接器。二組五花套壹組抖是最平常的組合,壹組五花套二組抖也並無不可,各人可以自便。至於練習中的身形和運動方式,建議持鞭手始終在前,運動以寸步、墊步、倒步、撤步等直線步法為主。交換步大竄大跳的步法,實戰中並不需要——軟鞭的覆蓋範圍達4米方圓,而訓練有素的抖擊壹擊必殺,又何必故作高深自欺欺人呢?即使背後有敵來襲,壹個轉身即可,又何必舍近求遠呢?

?

冷兵器史話之“鞭”的實戰技巧

九節鞭要帶在身上,習慣上是纏在腰裏,臨敵要解脫,難免不誤事。八節鞭二次對折後,兩頭對稱插在皮帶上正合適,臨敵壹拔而出,十分迅捷。鞭上帶彩,不止是為了美觀,更重要的是有助於調整鞭的走向。至於鞭頭要輕,這是鞭法的特殊技術的要求。鞭法以抖打為主,只有輕,才會劇烈轉折,爆發強力如果鞭頭重,則往往壹抖即斷,變成廢物壹件。傳統鞭法中沒有抖擊,只有劈砸式的擊打,九節鞭不過是流星錘的縮短,主要原因就是頭太重。

從作用範圍來看軟鞭屬於長兵,那麽,軟鞭技擊要首先講究以長擊短。事實正是如此,對於手持短刀、短棍之類兇器的對手,完全可以直接攻擊,不計其余。那情況如同鞭子打狗,根本不必擔心狗牙會穿過鞭子的作用範圍。當妳與對手距離太近時,要以猛烈的揮擊將敵驅開,然後,壹鞭抖擊結束戰鬥。

如果在房子裏邊發生格鬥,軟鞭應該對折使用,象利用刀劍壹樣,盡量發揮揮擊作用,建議首先攻擊對方的手,打落對方的兇器,然後攻擊頭部。當然,如果對發力有相當的造詣,那麽,對折鞭子的短距離抖擊亦足以殺傷對方。如果對方使用的是長棍,要看他是否搏擊行家。對於武盲莽漢,訓練有素的鞭子打他如同打瞎子;對於行家裏手,則必須壹邊運動壹邊抖擊,盡量不要被棍纏住。

如果對手也使用軟鞭,這同樣得區別對待。可以先抖他兩鞭試探壹下。如果對方練習的是傳統鞭法,那麽他對抖法是無法解除的,只有挨打的份。鞭頭很重的鞭子,便是傳統鞭形,遇之可以肯定。假如對手也是抖擊打法,那麽就得小心,必須按刀劍的擊殺模式來拼搏,功夫深的要占便宜。軟鞭的用法是舉不勝舉的,但最利於夜戰和以少勝多。壹條鞭子在手,強似雇個保鏢,即是弱女子壹旦掌握好它,也就平添三分英雄氣。鞭法適用於壹切可以彎曲的物件,皮帶、機用三角帶、萬能帶、鐵鏈條、鋼絲繩、不銹鋼尺,濕過水的麻繩、棕繩、膠皮電絲、自行車鎖乃至濕樹根,均可以鞭的模式用於技擊。

素家鞭 :此鞭鞭長四尺,通體為長鐵桿。其上下二端各有壹突出的圓球。無明顯的鞭把和鞭尖的區別。其用法同硬鞭。

雷神鞭 :屬硬鞭。其鞭長四尺,鞭把與劍把相同。鞭身前細後粗。***為十三節,形如寶塔。鞭身為方形,每節之間有突出的鐵疙瘩。鞭尖成方錐形,有利尖。鞭身粗壹寸有余。把手處有圓形銅護盤。鞭重三十斤,通體為鐵制。

水磨鋼鞭 :短兵器械之壹,屬於硬鞭。鞭長三尺五寸,鞭把為五寸,鞭身長三尺。鞭身後粗前銳。呈方形,有十三個鐵疙瘩,鞭頭稍細,為方錐形。鞭把粗為壹寸三分。鞭頭鞭把二處均可握手,能二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