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安徽古城:亞父城和縣

安徽古城:亞父城和縣

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的日子裏,壹張67年前的老照片讓千萬國人動容。這是壹張被俘中國女軍人的照片,她就是和縣人成本華,背後就是和縣城。

成本華(1914年-1938年),安徽省和縣人。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侵入安徽省和縣,遭到和縣人民的武裝抵抗,成本華指揮戰鬥,被日本侵略軍俘獲,被殘酷殺害。犧牲時年僅24歲。

和縣古名歷陽,因“縣南有歷水”而得名。春秋屬吳,吳亡入越,越亡入楚。秦兼並諸侯統壹中國,分為36郡。滅楚,置歷陽縣,屬九江郡。

明洪武七年(1374),屬鳳陽府,不久直屬南京。洪武十三年(1380),設直隸和州,屬京師,下轄含山縣。

和縣位置

和州城,因為是歷陽為鄰縣居巢人範增的封地,故名亞父城。

南宋乾道六年修城,歷時七年成。元至正22年,重修,周11裏,6門。明清多次重修。

明和州城

民國後城被毀,具體信息不詳。

今古城範圍

今和縣村鎮淮樓,朱大麻子曾經留詩壹首:

中原殺氣未曾收,江北淮南草木秋。

我上鎮淮樓壹望,滿天明月大江流。

鎮淮樓歷代均有修葺,據明清有記載的重建、重修達5次之多。值得壹提的是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知州羅錫疇對該樓進行壹次大修。懸樓北門額為“南來第壹”,並將原“江淮重鎮”匾額換上“江天壹柱”,四周城磚皆刻有“辛卯年春”、“知州羅錫疇督造”的字樣。 (作者: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