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樓,又稱大捷閣,位於許昌市中心的文廟前街中段。盛於唐宋,盛於明清。傳說關羽讀書。漢朝建安五年(200年)正月,曹操征劉備東征,劉備兵敗投奔袁紹,曹操在下邳俘虜了關羽和劉備的妻子。伍長曹操,先拜關羽為偏將軍,後封漢壽侯婷。並贈予壹套房子,讓關羽和兩個黃嫂住在壹起,關羽把壹套房子分成兩個院落,讓兩個黃嫂住在內院,自己住在外院。關羽早晚迎接,燭光讀春秋,徹夜不眠。後人稱贊關羽節操,在此修建了春秋樓和關帝廟。
春秋樓被稱為大節亭,又稱通宵處。清代甄汝舟唱道:“半夜舉燭暫避嫌,宅分兩宅。據曹說,他還是長期回漢,把英風留在潁川。”下面是許昌的壹個才子:“兩院英風”。
春秋樓是關帝廟的主體建築,磚木結構,重檐歇山式。它有30多米高。殿頂鋪綠琉璃瓦,寬三間,圍16柱廊,樓上樓下有回廊。綠色的石柱上雕刻著花鳥蟲魚和人物等圖案。該建築結構嚴謹,造型大方,雄偉壯觀。
春秋樓是寺內最高的建築。有壹尊彩色的關羽夜讀《春秋》雕像,栩栩如生。兩翼有刀樓和印樓,隱藏著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和漢壽亭。東院分為前宮和後宮,有兩尊黃嫂像。還有壹個花園,壹個安亭亭等等。
樓下有兩塊春秋時期的石碑。壹通是明代景泰六年(1455)立的“王官贈曹圖”石碑,上面是《關羽贈曹原書》,下面是《關羽贈曹圖》。關羽牽馬,大義凜然地向曹操鞠躬,線條清晰,人物形象生動。另壹幅是唐代畫家吳畫的畫像,由劉刻成。關羽騎著赤兔馬,背著月牙刀,兩眼發光;長髯飄飄,威風凜凜,威嚴而不可恨,剛毅而不愚,是壹幅儒家大將之榮的活畫。關羽的坐騎昂首挺立,四蹄如柱,眼明耳尖,威武雄壯。以上兩個碑文用筆優雅,書法精湛,刻工精湛。
整個關帝廟主次分明,左右對稱,大殿高聳,飛檐鬥拱,松柏壓雲,柳吹青煙,庭院幽靜,竹木稀疏,風景如畫。
關羽是我國歷史上公認的勇士,與文聖、孔丘齊名。關羽出生於山西解州昌平。由於他對劉備的終生忠誠,是“忠而不死”,所以歷代統治階級都是朝臣的楷模。到了宋代,朝廷封他為忠惠王,到了明代,更是封他為皇帝,並將忠烈祠改為關帝廟。
蘇州園林是世界上最好的。
再過四十多天,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將在古城蘇州召開,對於這座早在1997就在世界遺產名錄上留下名字的城市來說,這也是壹種特殊的榮譽。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等古典園林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滄浪亭、獅子林、藝術園、情侶園、靜修園是世界遺產蘇州古典園林的擴建項目。所以今天,我將帶妳領略蘇州園林的優雅。
蘇州園林大多屬於私家園林,占地面積較小。為了在有限的空間裏表現出無限的景深,讓遊客欣賞到錯落有序的景色,蘇州園林在造園過程中采用了以小見大的方法。拙政園、留園和大師園是蘇州古典園林的典型代表。它們產生於蘇州私家園林的鼎盛時期。它們以深遠的意境、精美的建造、高雅的藝術、豐富的文化內涵,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範和代表。看似園中的百寺寶塔,其實離拙政園不過三裏。從花園到塔樓的三英裏被稱為“空中景觀走廊”,因此它必須不阻擋風景。綠化工人自發的修剪樹木,自然讓這條走廊更加悠遠清晰。
蘇州的古典園林和民居是壹體的,可以欣賞,可以遊覽,可以居住。這種建築形式的形成,是人類在人口密集、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中,對自然的依戀,對生活環境的追求、美化和改善的壹種創造。卓遠、留園、王石園、環秀山莊四大古典園林,建築類型齊全,保存完好。它們系統全面地展示了蘇州古典園林建築的布局、結構、造型、風格、色彩和陳設。它們是明清時期江南民居建築的代表作品,反映了這壹時期中國江南地區較高的居住文明。他們影響了整個江南城市的建築風格,促進了民間建築的設計和構思。此外,蘇州古典園林作為壹種宅與園相結合的建築,也反映了中國古代江南民間居住和離親的生活方式和禮儀習俗,是了解和研究中國古代江南民俗的實物資料。
蘇州古典園林的壹個重要特點是,它既是歷史文化的產物,又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載體。表現在園堂的命名、匾額、書法、雕刻、裝飾,以及花草樹木的寓意和疊石的喜愛。它不僅是點綴花園的美麗藝術,而且儲存了許多歷史、文化、思想和科學信息。有的反映和傳播儒、釋、道等各種哲學觀念和思想流派;有的宣揚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借助古典詩詞和文學作品,對山水進行點綴和渲染,使人活色生香,化風景為情感。該園收藏了保存完好的中國著名書法家的書法作品,是壹件珍貴的藝術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
我們的古典園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意味著我們要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公約的要求,做好未來的工作。這是壹個動態的過程,也是壹個長期的過程。目的是通過保護,使世界文化遺產——古典園林可持續發展並傳承給後代。打造“蘇州園林天下第壹”,…能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感覺真的是在中國,真的是在蘇州。
6月28日,加油!讓世界了解蘇州!
感受蘇州園林的精致
即使是十月,蘇州的植被依然生機勃勃。淡淡的雨巷中的壹抹綠,在灰色的背景襯托下,更顯靜謐、典雅、肅穆,宛如壹幅墨汁,融為壹段古典的情緣,隱隱約約透出江南古韻的美麗與憂傷。
這就是著名的蘇州木瀆,乾隆皇帝曾六次到訪。這個地方可能以繁榮而聞名,但幾千年前,有壹個女人,Xi石,沈魚落燕,顛覆了壹個國家的命運。這裏和這個女人有太多的聯系,木塞是“褻瀆”。為了取悅石,吳王開始建造官瓦宮,並運送大量木材,使吳國的水路被封鎖了三年。誰知這也是越王削弱吳國經濟的策略之壹。今天關瓦宮還在,不過我要去的是第二處,典型的蘇州私家園林。
第二處是清末政治家馮桂芬故居。馮桂芬是林則徐的學生,故居因在清代道光二十年的高中中獲得第二名而被稱為第二名。
整個公園以池塘為中心,其他景物協調布置。這是蘇州的壹種園林布局。池中荷葉田,荷花如碧。魚在荷葉間嬉戲讓我想起了那首詩:江南可采蓮,荷與荷葉,魚在荷葉間嬉戲。魚打荷葉東,魚打荷葉西...
第二處是典型的清代園林建築風格。以“江南三雕”為主要特色,包括石雕、木雕、磚雕。壹幅盛世孕育的畫面,線條流暢,韻味生動,反映了古籍的繁榮;兩座磚雕門樓雕刻精美,戲文栩栩如生;南北對比的花藍廳和208個長短窗、紗門,展現了江南木雕藝術的精致。
但是,那間屋子裏的古典家具,經過歲月的洗禮,更加典雅莊重。我想起林清玄的壹句話:明式家具之所以美,是賊光經過時間的磨礪而消失,其光在陋室不減;在皇宮裏,不會刺眼。
葉聖陶先生在《蘇州園林》中坦承,蘇州園林的精髓是“精致”,讓人如行於畫中。江南好!難怪幾千年前,白居易就表達了忘不掉江南的情懷。
汀香花園
幾年前,我去了壹個叫汀香園的花園。無論從那個角度看,裏面的花、建築等等都令人難忘。
此園位於城市西北部,面積約654.38+0.8萬平方公裏。中間有壹個噴泉,水池中央有兩個栩栩如生的魚的雕像。兩條魚張開嘴,劃出壹道道銀色的水線,在陽光的照射下,五顏六色。花園的東邊有壹個院子,院子裏開滿了花。這些花不是很大。從遠處看,顏色是黃色、紅色和白色...還散發著壹股清香,院子裏的裝飾金碧輝煌。花園的西部主要是假山。假山多山,設計的很逼真,給人的感覺就像在參觀壹座真正的山。花園北面有壹片小樹林,種著竹子、杏、桃、鐵杉等。是夏天避寒避暑的最佳去處。
這個花園非常漂亮。它以庭院中的花草樹木和竹子而聞名,所以被稱為汀香園。院子裏的花香撲鼻而來,走在其中讓人忘卻壹切煩惱。樹林裏的樹又高又大,郁郁蔥蔥,頗有田園風光。花園的後面有壹個亭子。站在上面,從遠處看花園,就像壹幅美麗的畫。它的布局是統壹的,即使不是站在亭子上,也是壹幅美麗的圖畫。誰不稱贊這麽漂亮的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