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胡楊是不是壹種植物

胡楊是不是壹種植物

回答妳哦~是的!!

詳細請看:

胡楊,又稱胡桐,楊柳科落葉喬木。

樹高15~30米,能從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幹旱,對鹽堿有極強的忍耐力。胡楊的根可以紮到地下10米深處吸收水分,其細胞還有特殊的功能,不受堿水的傷害.胡楊系古地中海成分,是第三世紀殘余的古老樹種,在6000多萬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在古地中海沿岸地區陸續出現,成為山地河谷小葉林的重要成分。在第四紀早、中期,胡楊逐漸演變成荒漠河岸林最主要的建群種。主要分布在新疆南部、柴達木盆地西部,河西走廊等地。

據統計,世界上的胡楊絕大部分生長在中國,而中國90%以上的胡楊又生長在新疆的塔裏木河流域。目前被譽為世界最古老、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胡楊林保護區則在輪臺縣境內。

(1)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高達30米,胸徑可達1.5米;樹皮灰褐色,呈不規則縱裂溝紋。長枝和幼苗、幼樹上的葉線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5~12厘米,全緣,頂端漸尖,基部楔形;短枝上的葉卵狀菱形、圓形至腎形,長25厘米,寬3厘米,先端具2~4對楔形粗齒,基部截形,稀近心形或寬楔形;葉柄長1~3厘米光滑,稍扁,雌雄異株,菱英花序;苞片菱形,上部常具鋸齒,早落;雄花序長1.5~2..5厘米,雄蕊23~27,具梗,花藥紫紅色;雌花序長3~5厘米,子房具梗、柱頭寬闊,紫紅色;果穗長6~10厘米。萌果長橢圓形,長10~15毫米,2裂,初被短絨毛,後光滑。

(2)特性

胡楊是亞非荒漠地區典型的替水旱中生至中生植物,長期適應極端幹旱的大陸性氣候;對溫度大幅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很強,喜光,喜土壤濕潤,耐大氣幹旱,耐高溫,也較耐寒;適生於10℃以上積溫2000~4 500℃之間的暖溫帶荒漠氣候,在積溫4000℃以上的暖溫帶荒漠河流沿岸、河漫灘細沙——沙質土上生長最為良好。能夠忍耐極端最高溫45℃和極端最低溫-40℃的襲擊。胡楊耐鹽堿能力較強,在1米以內土壤總鹽量在1%以下時,生長良好;總鹽量在2~3%時,生長受到抑制;當總鹽量超過3%時,便成片死亡。花期5月,果期6~7月。

(3)保護價值

[編輯本段]

胡楊是荒漠地區特有的珍貴森林資源。它對於穩定荒漠河流地帶的生態平衡,防風固沙,調節綠洲氣候和形成肥沃的森林土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荒漠地區農牧業發展的天然屏障。同時,胡楊是較古老的樹種,它對於研究亞非荒漠區氣候變化、河流變遷、植物區系的演化以及古代經濟、文化的發展都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4)保護措施

合理調整幹旱荒漠地區農、牧、林三者的關系,嚴禁亂砍濫伐;各河流上遊截流水庫應定期向中、下遊放水,確保胡楊林的恢復和發展。同時,應在我國西北地區建立2個胡楊自然保護區,作為科研和物種保護基地。

(5)栽培要點

用種子繁殖。胡楊種子極易失水咖喪失發芽能力,應在7~8月份待果穗由綠變黃、蒴果先端開裂露出白絮後,及時選擇優良母株采集果穗,晾幹脫種。選擇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細沙土或沙壤土築床、壟床或低床均可,種子拌細沙條播或撒播。2~4年生苗即可造林。直播造林或植苗造林均可。新疆胡楊在我國乃至世界是分布最多的地區。據說,全世界百分之九十在中國,中國的胡楊百分之九十在塔裏木盆地。僅塔裏木盆地胡楊保護區的面積就達三千八百平方公裏。北疆準噶爾盆地也有片片零星分布。胡楊,是生活在沙漠中的惟壹的喬木樹種,而且,它自始至終見證了中國西北幹旱區走向荒漠化的過程。而今,雖然它已退縮至沙漠河岸地帶,但仍然是被稱為“死亡之海”的沙漠的生命之魂。胡楊曾經廣泛分布於中國西部的溫帶暖溫帶地區,新疆庫車千佛洞、甘肅敦煌鐵匠溝、山西平隆等地,都曾發現胡楊化石,證明它是第三紀殘遺植物,距今已有6500萬年以上的歷史。如今,除柴達木盆地、河西走廊、內蒙古阿拉善壹些流入沙漠的河流兩岸還可見到少量的胡楊外,全國胡楊林面積的90%以上都蜷縮於新疆,而其中的90%又集中在新疆南部的塔裏木盆地——壹個被稱為“極旱荒漠”的區域。胡楊雖然生長在極旱荒漠區,但骨子裏卻充滿對水的渴望。盡管為適應幹旱環境,它做了許多改變,例如葉革質化、枝上長毛,甚至幼樹葉如柳葉,以減少水分的蒸發,因而有“異葉楊”之名。然而,作為壹棵大樹,還是需要相應水分維持生存。因此,在生態型上,它還是中生植物,即介於水生和旱生的中間類型。那麽,它需要的水從哪裏來呢?原來,它是壹類跟著水走的植物,沙漠河流流向哪裏,它就跟隨到哪裏。而沙漠河流的變遷又相當頻繁,於是,胡楊在沙漠中處處留下了曾駐足的痕跡。靠著根系的保障,只要地下水位不低於4米,它依然能生活得很自在;在地下水位跌到6~9米後,它只能強展歡顏、萎靡不振了;地下水位再低下去,它就只能辭別塵世。所以,在沙漠中只要看到成列的或鮮或幹的胡楊,就能判斷這裏曾經有水流過。正因為如此,有人將胡楊稱為“不負責任的母親”,它隨處留下子孫,卻不顧它們的死活。其實,這也是壹種對環境制約的無奈。塔裏木盆地的胡楊,特別是塔裏木河沿岸的胡楊,是地球上胡楊最多的壹片分布區,曾經十分輝煌。西漢時期,樓蘭的胡楊覆蓋率至少在40%以上,人們的吃、住、行都得靠它。在清代,仍“胡桐(即胡楊)遍野,而成深林”。但從20世紀的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短短20年間,塔裏木盆地胡楊林面積由52萬公頃銳減至35萬公頃,減少近三分之壹;在塔裏木河下遊,胡楊林更是銳減70%。在幸存下來的樹林中,衰退林占了相當部分。造成這種結局的原因,主要還是人類不合理的社會經濟活動。胡楊及其林下植物的消亡,致使塔裏木河中下遊成為新疆沙塵暴兩大策源區之壹。有幸的是,人們已從挫折中吸取了教訓,開始了挽救塔裏木河、挽救胡楊林的行動。向塔裏木河下遊緊急輸水已初見成效,兩岸的胡楊林開始了復蘇的進程。面積近39萬公頃的塔裏木胡楊林保護區已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輪臺胡楊公園也升格為國家森林公園;以胡楊林地主體的塔裏木河中遊濕地受到國際組織的關註,並列為重點保護的對象。第壹次受到人類如此高規格禮遇的胡楊林,壹定不會辜負人類的斯待,將重展歷史的輝煌! 發源於祁連山的黑河,是甘肅省河西走廊最大河流,內流河,古名弱水,其下遊流入內蒙古西部的額濟納,註入居延海。居延海,位於甘肅酒泉往北約400公裏處,從西漢至宋、元,歷朝歷代在居延海地區都設有郡縣或軍府,駐兵屯田,曾享有“居延大糧倉”的盛名。西夏在城廓遺址上建有著名的黑城,曾是絲綢之路上繁榮的交通樞紐。13世紀馬可"波羅前往元大都路經黑城時,這裏仍是“水源充足,松林茂密,野驢和各種野獸經常出沒其間”,是個農牧兼宜的千裏沃野。直到20世紀40年代,居延海仍有300多平方公裏的湖面,周圍從黑河和北大河到額濟納,在平坦而浩瀚的戈壁灘中形成了壹塊扇形的林帶,這片林帶從甘肅金塔縣天蒼鄉延伸到額濟納居延河,長約200公裏,最寬處15公裏,形成了“芨芨蘆葦入望迷,紅柳胡楊闊無邊”的良好生態環境。到了20世紀60年代以後,全流域建成了百萬立方米以上水庫30座,較大的有祁家店、鸚哥嘴、清河灣、鴛鴦池、解放村和黑山湖等水庫。終於把整條黑河水基本吸幹,使下遊斷流;加之降水量少,最少的年份只有十幾毫米,而蒸發量竟高達4000mm,居延海隨之幹涸,85萬畝胡楊、紅柳、沙棘等天然植被衰敗死亡,現在每年仍在以5~7萬株的速度遞減,5000萬畝草場沙化,壹批批農牧民不得不舉家搬遷,淪為生態難民。

1998年4月,從額濟納揚起的壹場沙塵暴竟席卷北京、濟南、徐州、直達南京。這沙塵的起源就是來自北方的阿拉善高原,當這塊綠洲消亡之後,風沙之下的下壹個犧牲品,就是河西走廊和河套平原。例如:河北北部的壩上高原和內蒙古中部的渾善達克沙地,這兩個地區的兩組陸地衛星影像的對比圖片,可以清楚看到代表森林和草場的深綠在急劇萎縮,而黃色的流沙卻在不客氣地擴展。據對地處壩上的河北圍場縣和內蒙古多倫縣1987年與1996年的衛星照片分析,9年間流沙面積由6.8萬公頃增至12.91萬公頃,增加89.9%,森林面積由36.35萬公頃減至22.24萬公頃,減少38.8%。渾善達克沙地的狀況也不容樂觀,據對1989年與1996年的衛星照片分析,7年時間,流沙面積由18.55萬公頃增至35.86萬公頃,增長93.3%,草地面積則由60.25萬公頃減至43萬公頃,減少了28.6%。 塔裏木盆地,是中國沙漠分布面積最廣的地區,也是中國沙漠熱量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沙漠中以流沙占絕對優勢,約占沙漠的85%。沙漠內部塔裏木河沿岸及沙漠邊緣洪積扇前緣分布有以胡楊、樹柳為主的天然植被帶,形成沙漠中的天然綠洲。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壹片天然胡楊林,總面積達35.2萬公頃。它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周圍,猶如壹條綠色長城,緊緊鎖住流動性沙丘的擴張。同時,胡楊林也是優良的四季牧場和野生動物的棲息地。由於塔裏木河下遊水量減少,長達數百裏的胡楊林在幹渴中倒下。胡楊雖然生命力極強,“生而不死壹千年,死而不倒壹千年,倒而不朽壹千年”。但也逃不過長期無水的災難,這千年胡楊卻活不到壹百年,淚盡沙海。

近年來,塔裏木河源流和幹流輸水量呈明顯遞減趨勢。胡楊林大面積死亡。50年代,塔河中下遊胡楊林面積達580萬畝,70年代為297萬畝,而到90年代僅剩152.25萬畝。40年間,以每20年遞減壹半的速度,減少了近3/4,胡楊林面積的減少也導致棲息在林區的野生動物種類不斷減少,70年代還有少量馬鹿等野生動物出沒在胡楊林區,現已基本絕跡。

下遊綠色走廊瀕臨毀滅。從60年代到80年代初,塔河中遊地區沙漠化壹直處於擴展狀況。下遊是沙漠化最嚴重的地段,從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內,該地區沙漠化土地所占比例由12%增加到52%,新沙丘不斷形成,綠色走廊面臨消失危險。

據中國國家農業區劃辦公室的衛星遙感調查,1986年至1996年間,黑龍江、內蒙古、甘肅、新疆四省區***開墾土地194萬公頃,而保留面積僅為98.6萬公頃,有壹半撂荒,而撂荒就意味著荒漠化。權威部門的綜合監測顯示,自50年代以來的25年間,中國沙化土地面積每年擴展1560平方公裏,到80年代初,擴展速度加快到每年2100平方公裏;1994年的全國荒漠化普查結果,沙化速度已達到每年擴展2460平方公裏,全國沙化土地面積已接近170萬平方公裏,占國土面積的18%,且絕大多數集中在西部。在內蒙古烏盟後山、阿拉善、新疆塔裏木河下遊、青海柴達木盆地東南部、河北壩上和西藏那曲等地,沙土地平均擴展速率達4%以上。在歷史上沙區存在過若幹著名的古城(如喀拉屯、精絕、樓蘭、黑城、居延、統萬等)反映人類歷史時期以來沙漠的變化。 2006年4月5日,新疆塔裏木胡楊生長區域經國務院批準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人們這樣贊美胡楊:活著昂首壹千年,死後挺立壹千年,倒下不朽壹千年,錚錚鐵骨千年鑄,不屈品質萬年頌。

(6)胡楊風景

胡楊風景被列入中國十大奇妙勾魂風景之壹

特點:深入荒漠體會胡楊生命力。

精彩景點:內蒙古額濟納旗:電影《英雄》取景地,分胡楊林和怪樹林兩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