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記載:
1、2700年前:《神農本草經》中記載桑黃“屬上品,性微寒,無毒,久服輕身,不老延年”。
2、明朝時期:《本草綱目》中記載桑黃“利五臟、宣腸胃氣,排毒氣”。
3、清朝時期:《本經逢原》中記載桑黃“其黃熟陳白者止久泄益氣,金色者治癖飲(積水)、癥瘕積聚(腫瘤),及腸風瀉血、五痔下血、血痹虛勞,咽喉痹痛,壹切血證鹹宜用之”。
4、現代記載:《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中描述桑黃的功效“利五臟,軟堅(結節),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瀉。主治淋病,崩漏帶下,癥瘕積聚(腫瘤),癖飲,脾虛泄瀉。”
現代研究:
1、抗腫瘤作用
1)防癌變:阻止潰瘍、息肉、結節、良性腫瘤等惡變為癌癥;
2)防突變:強化免疫力,誘導癌細胞自行死亡;
3)防轉移: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及轉移;
4)防復發:避免癌癥的復發;
5)止疼痛:緩解癌癥患者特有的疼痛,食欲不振,疲勞倦怠等癥狀;
6)減輕副作用:減輕放療和化療的毒副作用。
2、免疫調節作用
桑黃不僅可以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如促進樹突狀細胞成熟、分化及抗原呈遞功能,增強單核巨噬細胞、自然殺傷細胞(NK)功能;還可增強特異性免疫功能,如促進B、T-淋巴細胞增殖及抗體、細胞因子產生等。抑制免疫病理反應。
3、降血壓、調血脂的作用
桑黃可降血壓,降低血清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抗氧化應激誘導的炎癥損傷,保護血管內皮細胞。防止動脈硬化,防止心腦血管病的發生。
4、保肝護肝作用
桑黃可抗肝纖維化,促進肝細胞再生,防止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等,對肝損害起保護作用;
5、抑制尿酸生成作用
桑黃可以抑制黃嘌呤氧化酶,從而抑制尿酸生成,避免因尿酸鹽微結晶沈積於關節而引起局部粒細胞浸潤及炎癥反應的發生,達到抑制痛風發作的目的。
以上內容由天然食品谷田夢提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