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紅花子簡介

紅花子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出處 3 拼音名 4 紅花子的別名 5 來源 6 生境分布 7 性狀 8 化學成份 9 功能主治 10 紅花子的用法用量 11 附方 12 摘錄 附: 1 用到中藥紅花子的方劑 2 用到中藥紅花子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紅花子 1 拼音

hóng huā zǐ

2 出處

《本草圖經》

3 拼音名

Hónɡ Huā Zǐ

4 紅花子的別名

紅藍子(《廣利方》),白平子(《藥材資料匯編》)。

5 來源

為菊科植物紅花的果實。

6 生境分布

產江蘇等地。

7 性狀

瘦果,長7~8毫米,寬6~7毫米,厚4~5毫米,呈倒卵圓形,外面白色而光滑,具4條肋,前端截形,四角鼓起,中央微凸,基腳鈍而狹,側面有壹凹點。果殼堅脆,裏面黑褐色而有光澤。種子淡黃白色,充滿胚乳;切面白色,角質狀,無甚氣味,嚼之略有油樣感。

8 化學成份

種子含油30.2%,種仁含油45~49%。種子油中含亞油酸73.6~78.0%、油酸12.0~15.2%,及肉豆蔻酸、棕櫚酸、硬脂酸、棕櫚油酸;去油的種仁含蛋白質61.5~63.4%。

9 功能主治

活血解毒。治痘出不快,婦女血氣瘀滯腹痛。

①《開寶本草》:"吞數顆,主天行瘡子不出。"

②《本草圖經》:"主產後血病。"

10 紅花子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或入丸、散。

11 附方

①治斑豆瘡出不快:紅花子壹合。捶碎,水半升,煎百沸,去滓,分減服之。(《傷寒總病論》紅花湯)

②治腹內血氣刺痛:紅藍子壹升,搗碎,以無灰酒壹大升八合拌了,曝令幹,重搗蜜丸如桐子大。空腹酒下四十丸。(《本草圖經》)

③治女子中風,血熱煩渴:紅藍子五大合。微熬,搗碎,旦日取半大匙,以水壹升,煎取七合,去滓,細細咽之。(《廣利方》)

12 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紅花子的方劑 琥珀散

克(銼碎,微炒)柴胡30克(去苗)延胡索15克紅花子15克牡丹15克木香15克桂心15克桃仁22克...

紅花丸

拼音:hónghuāwán處方:紅花子1升(為末)。制法:以好酒1升8合拌勻,曬幹,再為末,用蜜和...

辰砂奪命丹

色)8分,蟬蛻(洗凈)5分,紫草(酒炒)5分,紅花子5分,山甲(酒浸,炒黑)5分,蟾酥(酒化)2分...

葫蘆湯

拼音:húlútāng處方:葫蘆須5分,紅花子1合(連殼炒香,石臼杵碎)。功能主治:未出痘者令不出...

消渴丹

kědān《活幼心法》卷末:方名:消渴丹組成:紅花子。主治:大渴證。用法用量:煎服。制備方法:上為...

更多用到中藥紅花子的方劑

用到中藥紅花子的中成藥 潰瘍膠囊

g標準編號:WS3B224696處方:瓦楞子32g雞蛋殼48g陳皮16g枯礬32g水紅花子3...

養胃寧膠囊

WS3B258497處方:當歸33g水紅花子(炒)44g香附(醋)33g香椽44g青木香22...

紅花清肝十三味丸

十三味丸的主要成份:紅花、麥冬、木香、訶子、川楝子、梔子、紫檀香、麝香、水牛角濃縮粉、人工牛黃、銀...

正骨紫金丹

骨紫金丸。處方:丁香、木香、血竭、兒茶、熟大黃、紅花各壹兩,當歸、蓮子、茯苓、白芍藥各二兩,牡丹皮五...

七味紅花殊勝丸

名:標準編號:WS3BC021895處方:紅花112.5g天竺黃75g獐牙菜75g訶子100g...

更多用到中藥紅花子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紅花子 《古今醫鑒》:[卷之十三]癖疾

枳實(面炒,二兩)蘿蔔子(炒,二兩)當歸(二兩)紅花(壹兩)楮實子(炒,二兩)牛黃(壹錢)水紅花子(...

《瘍醫大全》:[卷二十壹內癰部]痞積瘕門主方

四塊)桃枝楊枝桑枝槐枝(各十寸)蔥(十根)水紅花子(五錢)白鳳仙根(五根)用麻油三斤同煎,藥枯去渣...

《萬病回春》:[卷之七]癖疾

丹十四兩,熬成膏,待溫下∶胡黃連、香白芷、蘇木、紅花、三棱、莪術(各三錢)、當歸尾、砂(各五錢)、麝...

《種福堂公選良方》:[卷二·公選良方內外科]痞塊

∶水紅花子熬膏,入麝少許,貼之亦效。治痞塊∶用水紅花新鮮者,同老蒜打爛,量入皮硝壹二兩,捏成餅,比痞...

《景嶽全書》:[卷之六十三長集·痘疹詮古方]痘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