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龍灣位於中國最南端的熱帶濱海旅遊城市三亞東南28公裏處。是海南最南端的半月灣,全長約7.5公裏。它是海南著名的景點之壹。亞龍灣海灘綿延7公裏,平緩寬闊,淺海區寬50-60米。沙子又白又軟,海水清澈湛藍。能見度7-9米。海底世界資源豐富,包括珊瑚礁、各種熱帶魚和珍貴的貝類。年平均氣溫25.5℃,海水溫度22-25.1℃,壹年四季都可以遊泳,被譽為“天下第壹灣”。“三亞歸來不看海,除了亞龍灣不是灣”的美譽每年吸引數千萬的國內外遊客!
天涯海角景區
位於天涯區馬嶺山腳下,距三亞市區約26公裏。它的前海和後山有獨特的風景。步入旅遊區,壹對高10余米、長60余米的藍灰色巨石從沙灘上拔地而起,令人印象深刻。兩塊石頭上分別刻著“天涯”和“海角”兩個字,意為天的邊緣和海的盡頭。“天涯海角”由此得名。奇石“天涯海角”和“南天壹柱”各傳壹段感人的故事。這裏碧水藍天壹色,煙波浩渺,風帆點綴。椰林婆娑,奇石眾多,如畫。刻有“天涯”、“海角”、“南天是柱”、“海判南天”的巨石,聳立在南海海岸,使整個景區風景如畫,美不勝收。
南三
南三面臨南海,位於中國唯壹的熱帶海濱城市三亞西南20公裏處,是中國最南端的山峰。南山壹直被稱為福地。根據佛教經典,幫助窮人的觀音菩薩為了拯救所有的眾生,許了十二個願望,第二個願望是“住在南海的願望”。唐代著名高僧鑒真大師,五次赴日弘法未果,第五次漂流至南山,在此居住壹年半,宣講佛法,後第六次成功赴日。第壹個日本和尚空海也在中國登陸,並停止傳播佛法。中國的名句“福壽似東海,壽比南山”揭示了南山與福壽文化源遠流長的關系。
鹿回頭公園
它位於三亞市以南3公裏的壹座海邊小山上,壹直延伸到南海,看起來像壹只鹿。它三面環海,群山終年蒼翠。它以美麗的神話和傳說而聞名。主峰海拔275.1米。鹿回頭峰被建成了壹個美麗的山頂公園,並根據這個美麗的傳說,在山上雕刻了壹個高12米,長9米,寬4.9米的巨型雕像。所以三亞被稱為“鹿城”。在這裏,岬角反射著海浪。站在山上,妳可以俯瞰浩瀚的大海和連綿起伏的群山。妳可以看到三亞的全景,景色非常壯觀。
西島
西島又名龜島、西島,位於三亞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面積2.8平方公裏,人口3000余人。世代捕魚,是海南省沿海僅次於大洲島的第二大島。
落筆洞旅遊風景區
它是三亞八景之壹。位於三亞市荔枝溝,距離三亞市區約15km。該洞是銀嶺壹座奇特獨特的小山峰上的天然石灰巖洞。洞口高約12m,寬9m,深18m,洞頂逐漸升高約22m。在洞穴的中央,有兩個像巨型鋼筆壹樣懸掛著的鐘乳石。傳說在古代,水是從筆尖滴下來的。如果壹個人能熟練地抓住這水,他就會思維敏捷,寫下篇章,或者暴富延壽。在洞穴的底部,有幾塊形似硯臺的扁平大石頭。據說這是“仙人”所用的硯臺,故名“執筆洞”。
三亞國家珊瑚礁自然保護區
在中國海南島三亞附近海域,生長著大量美麗的珊瑚礁,吸引了大量中外遊客。為了保護這裏珍貴的珊瑚礁資源,經國務院批準,這裏被劃為國家級珊瑚礁海洋自然保護區。
洞穴的大小
(原海山奇觀景區,原名鰲山洞),位於三亞市以西40公裏的海邊,總面積22.5km?它有800多年的歷史了。大小洞天景區以其優美的海景、山景、石景被譽為瓊崖第壹景。在這裏,崖州灣有數百裏的弧弦碧波,鰲山在崔林深處,還有千奇百怪的洞窟,遍布全國,還有大大小小的石群。山海就像壹幅簡單而美麗的山海畫卷。歷代文人騷客都喜愛這種景觀。
海棠灣
其實只是壹個“半灣”,位於三亞市海棠區和陵水黎族自治縣瀛洲鎮交界處。因為行政區劃的原因,壹個完整的海灣原來是壹分為二的,屬於三亞的那壹半叫海棠灣,屬於陵水的那壹半叫土福灣,三亞這邊叫海棠灣。兩條“半灣”海岸線總長25公裏。
蜈支洲度假中心
位於三亞北部海棠灣,距三亞王林後海村2.7公裏,北與南灣猴島相望,南臨被譽為天下第壹灣的亞龍灣,距三亞市區30公裏,距三亞鳳凰國際機場38公裏,緊鄰海南東高速公路,交通方便快捷。
崖州古城
崖州古城位於三亞市崖州區(原崖州鎮),距市區40多公裏。自宋代以來,州、郡、縣都設在這裏。
旅遊景點:崖城轄區內有南三(當地稱南山寺)、三亞大小洞天(小洞天)、崖城夫子廟等著名景點。
穆斯林的古墓
位於三亞市藤橋東溪村東3公裏處,屬唐宋元文物。
椰子夢走廊
三亞灣濱海大道——“椰夢長廊”與三亞市相連,交通便利。它的海灘坡度平緩,曲線優美,海水清澈見底。冬天可以避寒,夏天可以納涼。它是壹個擁有熱帶海洋風光、中國傳統文化和南方民族風情的世界級度假勝地。
呀諾達熱帶雨林景區
海南呀諾達雨林文化旅遊區是國家“AAAAA”級旅遊區,文化部“國家和ioyouib文化將立即盡快了解客戶產業示範基地”。景區位於三亞城外35公裏,是中國唯壹的呀諾達雨林文化旅遊區,位於北緯18度的熱帶雨林中。是海南島五大熱帶雨林的集中地,堪稱中國鉆石雨林景區。
三亞其他主要景點:亞龍灣、天涯海角景區、蜈支洲、大東海旅遊景區、西島海上遊樂世界、三亞貴族遊艇會、西沙群島、三亞灣、南山佛教文化園、西島海上遊樂世界、李村苗寨、鹿回頭公園、三亞大小洞、三亞珍珠文化中心、分界島、猴島、南天溫泉、蝴蝶谷、椰夢長廊、鳳凰島、筆洞、海底世界探秘、天涯熱帶海洋動物園、亞龍灣海底世界、 三亞愛情世界、大東海全球潛水基地、西海岸鐵路、長壽谷、城市天堂、水南村、崖城夫子廟、三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千年黎明全球直播現場西沙海軍烈士陵園、三亞河鳥自然保護區、熱帶雨林廣場、海悅廣場、三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 2001以來的十年間,海南省星級酒店數量翻了三倍多,三亞酒店客房占全省48%,凸顯島內酒店區域發展不平衡。
2001年,海南星級酒店數量約為100家,客房總數超過2萬間。
2009年,三亞五星級酒店以超過65,438+0,200元的平均房價躍居全國市場首位。2010再次問鼎榜首,連續兩年毛利率52%。2010海南省4星、5星酒店營業毛利率為47%,遠高於全國20%、37%的平均毛利率。
到2011,星級酒店和客房數量分別達到306家和6.7萬間。其中,三亞擁有3.2萬間客房,占據市場領先地位。紅燒梅參
紅燒梅花參的主料是水發梅花參,主料是油菜和百靈菇。將泡好的梅參從中間對半切開,用開水燙透,然後控水。由廚師烹制,配以新鮮百靈菇,口感嫩滑香甜。裝盤時,在盤中放壹圈熟油菜。嘗壹嘗,味道醇厚可口,有滋陰補腎、增強免疫力的功效。
紅糖年糕
紅糖年糕以前是三亞人過年吃的,現在三亞各個農貿市場都有銷售攤位。紅糖蒸出來的糯米面軟糯,有紅糖特有的香味,很受女生歡迎。壹定要嘗壹塊大陸的,因為紅糖在大陸很難吃到。
糖醋粉
三亞的粉小吃很多,冷的不多,其中糖醋粉是常見的壹種。滑滑的粉絲是用紅薯粉做的。幾塊又白又軟的年糕和它構成了糖醋粉的主要成分。黃色的菠蘿塊和紅色的胡蘿蔔絲相映成趣。當然,菠蘿的酸味和胡蘿蔔特有的甜味更好吃。炒花生、醬菜絲、蘿蔔幹作為輔料,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糖醋粉更加香甜可口。冷鹵汁是紅糖水和米醋的混合物。炎熱的夏天,可以像冰水壹樣直飲。
加繆三色飯
三色米是苗族最有特色的食物,由糯米、桑葉、紅藍藤葉、姜黃、椰奶、小棕櫚葉制成。
爆米花糖糕
取糯米和粳米,將粗砂滲入鐵鍋中,翻炒出米花;用濃紅糖水拌勻,放在大長木板上,四周用小木板圍起來,加入紅色濃糖汁鋪面,晾幹後切塊。也可以用來燒水,冷卻後有獨特的風味。
姜味湯圓
選取當地優質糯米,用清水浸泡1小時,取出晾幹,用石磨磨成細粉,均勻壓成小塊粉絲;精選優質花生、芝麻、椰絲搗碎成小塊,並滲入粉糖,用粉片將圓圓的湯圓裹緊;鐵鍋沸水中加入適量姜片,15分鐘後即可撈起餃子;盛在碗裏吃,加適量姜汁糖漿,吃起來涼涼的,甜甜的,很好吃。黎族織錦壹般包括采花、刺繡、紮染(古稱絞染)、蠟染等民族工藝。在海南黎族,妳可以看到李瑟娥婦女的筒裙、上衣、頭飾、花帽、花帶、胸掛、腰掛、包、龍被和壁掛。《後漢書南蠻傳》說:“漢武帝末年(公元前87年),知府會集孫興,廣布,頗不堪,遂攻郡殺之。”當時黎族人穿的上衣是用“寬布”做的。黎族婦女用野生木棉制成的布料。
三色米是苗族的特色食品,是用山柱裏的糯米做成的。壹般是苗寨家家戶戶在農歷三月初三做的。三色米原來是五色米,五色米是紅、黃、藍、白、黑。它們都與山嵐的糯米混合作為天然色素,並在特殊的木制蒸籠中蒸熟。五色米色澤鮮艷,清香可口,是開胃去火的清涼食品。現在五色米改成了三色米,有紅、黃、黑三種顏色,分別取自新鮮的紅葵花、姜黃、三角楓汁。喝酒是苗族人的壹種生活習俗,平時喝得少,逢年過節或招待客人時喝得多。他們壹般不勸酒,而是能喝多少喝多少。家裏釀酒,苗家都懂釀酒,都有釀酒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