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多年前,東晉文學家幹寶在他所著的誌怪小說集《搜神記》中記錄關於“毛衣女下凡”的最早記載,故事發生地就是今天的仙女湖。曾經聽壹位朋友說,他為仙女湖寫過對聯:妙水妙山妙風妙月,妙不可言。春色春聲春夢春情,春盡銷魂。另壹幅是:嵐山橫眉千峰翠,湖光照面萬花春。自新余出發,西行16公裏,仙女湖便赫然映入眼簾。水面煙波浩渺、水天壹色。人說仙女湖的水是最為潔凈、最能變化和最具靈性的。陽光下的仙女湖之水,鮮活而又柔軟;雨霧中的仙女湖之水,清麗而又朦朧;曹雪芹曾借賈寶玉之口說出女兒是水做的骨肉,贊美了女兒的清純與美麗!仙女湖同樣也是水做的骨肉,柔婉的水既是女兒的秀魄。仙女湖是以女仙文化崇拜為主,毛衣仙女、鐘山峽仙女、昌山聖母都是充滿濃濃的深情、充滿著永恒母愛的女性神仙。仙女湖散發出那種深遠、平遠、幽遠的東方神韻!據說,每當春花爛漫之時,湖上都有白鷺成群結隊地飛來,當地人說它們都是毛衣仙女的化身,它們的雪白身影飛動於山水之間,是湖上的壹道美妙風景線。
鈐陽湖景
如果妳來到上遊碧波萬頃的鈐陽湖畔,徐徐和風由遠處吹來,輕撫在臉龐上,令人舒暢;細柔的發絲纏繞在風中,仿佛也飄揚著無限的喜悅。腳步挨近了湖邊,擡頭仰望,天空是透藍的,是那種希臘藍色小鎮上的藍,纏繞著幾縷雲絲,與風兒不斷彼此追逐嬉戲,美不勝收。眺望遠方,越過透明的湖水,青翠的山峰綿延嶂叠,壹座綠綠的小島映入眼簾,在太陽的照射下,閃爍著迷樣的光芒。而寬廣的湖面上駛著幾艘白帆,緩緩地移動著,不知將駛向何方?在不遠處的長亭裏,是不是仙女在整妝梳洗,或尋找丟失的毛衣?流水悠悠,千帆過境後,她的董永會出現嗎?
舞龍湖景區
舞龍湖風景區位於仙女湖風景區東南,這裏汊灣眾多,山水纏綿相依,風光獨具特色,是目前仙女湖風景名勝區內已開發景點最多,人氣最旺,各項配套設施最齊全的風景區。
鐘山峽景區
鐘山峽位於仙女湖的中部,是連接舞龍湖與鈐陽湖兩個景區的水上通道。這裏有兩座夾江並峙的山峰,南面的為南鐘山,北面的是北鐘山,合起來叫鐘山在兩山掩映的幽谷之中,因有巨石臨江如峽,故名鐘山峽。
大崗山景區
位於仙女湖西南30公裏處,總面積126平方公裏,屬仙女湖的山嶽型部分,素有“小廬山”之譽,人稱“江西的九寨溝”。大崗山主峰1096米,是新余境內最高峰,這裏山梁縱橫,風光秀美,氣候宜人。優美的自然風光與神奇的人文遺跡相得益彰、交相輝映,瀑布、龍潭、奇花、異草、蘭樹,叫您流連忘返;古道、殘垣、破碑、斷橋、石刻令您感概歷史滄桑。這裏山高谷深,森林茂密,多飛瀑深潭,有開發觀賞價值的瀑布十多掛,形狀怪異,四時不同,有的飄飄灑灑像霧像雨又像風;有的飛流直下,躍落人間,幻化成七色彩虹,美麗了人間。
鈐陽湖景區
鈐陽湖景區位於舞龍湖上遊,是壹個典型的內陸平湖,煙波浩渺,水天壹色。它以人文勝跡見長,充分體現了仙女湖的“古色”。
洪陽洞
洪陽洞,又名嚴嵩洞、狐仙洞,位於仙女湖鈐陽湖景區西北部袁嶺第三峰南麓,西望昌山廟,南瞰鈐陽湖,因其深邃奇巧的石灰巖溶洞而享有古今勝跡的美名。相傳東晉著名道學家葛洪、婁陽兩人,曾在此洞棲身養性,修道煉丹,故名之為洪陽洞。又因明代權相嚴嵩少時讀書於洞中,迄今傳有"狐仙伴讀"、"吞食夜明珠"的神話,所以民間又稱之為嚴嵩洞、狐仙洞。早在東晉劉宋時,洪陽洞就聲名遠播。由於其鐘乳嶙峋,題刻遍布,洪陽洞被收入清代國家編纂的大型類書《古今圖書集成》,並為它在該書《山川典》中特設"洪陽洞部",這在全國同類溶洞中是罕見的,足以說明其文化內涵的厚實和豐富。
據民國29年《分宜縣誌》載:洞內"有石室十七,石穴七十二",綿延十余裏,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高大寬敞,西段幽暗深邃。洞內怪石壁立,鐘乳嶙峋,琳瑯滿目,儀態萬千。
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守道鄔鳴雷順著洞口的山勢建造三間亭屋,重塑葛洪、婁陽兩仙真像,屋上懸匾,題寫"洪陽古洞天"洞名。洞口之後的洞門,東向離地40尺高,始感幽暗,每間各有小門,可次第而入。舊有遊人進到第72間時,聽見昌山渡傳來的篙聲。洞中有水,春溢冬涸,雲霞氤氳。內有穴通頂,仰見天日。俗雲:"天心又有石燕至,春或能飛翔。"
各洞特點各異。首洞就是可容百人的石室,其中原本立有葛洪、婁陽二仙塑像。仰面石壁上橫鐫"洪陽古洞天"五個大字,古樸蒼勁,氣韻雄健。"洪陽古洞天"字壁上有石榻,榻上可仰撫雲崖。雲崖的對面有塊題詩石,刻有歷代詩文。從題詩石下來就是誌遊石。字壁與誌遊石下方,是洪陽洞的標誌性景觀--丹竈、丹池。據說這是葛洪、婁陽煉丹用過的竈、池,如果將手伸向其上,尚可感受到壹股升騰的熱氣,相傳這是當年煉丹的余熱。此外,洞的右側還有塊呈弧狀向左低垂的象鼻、虎爪。
二洞地勢漸低,中間是頂天立地的乾坤壹柱峰,亦稱擎天柱。柱左是懸碧、雲巖、鬥光、五雲巖等石;柱石為孕雲石、題名石、豐鐘石、觀音石四景。孕雲石孕育的雲霧,飄浮不定,纏綿於柱的左右。三洞寬廣綿長,石若雲流;中上部並列壺裏乾坤、別是壹天(亦稱別是洞天)兩景;右為瀑布飛瀉、玉筍峰立;左為流雲托月(又名月窟)、空心石磨。四洞中立壹柱,名為大龍柱峰,它比二洞的乾坤壹柱峰稍為彎曲。四洞中還有石僧、雲石、壽星、棲鳳、蹲獅、嘯虎、觀音石、童子石、土地石、石香爐等景。四洞的特點是四角有景,別有風味,分別是觀音石、雲石、石香爐、嘯虎石。五洞上懸雪崖、雲窩、石磬,與煙光相掩映;中列銀峰、石墻、北土;下布南田、石螺、石蟹。
洪陽洞自五洞之後,便分為東西兩段。從東段來看,東六洞中置壹柄高張的仙傘,傘右壁孔幽深微亮,名曰石竇;傘左為雲海懸鐘。鐘左峭壁陡立,帶巖直豎,仿佛八幅羅裙,是名帶巖八幅羅裙。下有壹泓井泉,清澈可愛。東七洞上有雲波盤湧、石崖空垂(即小石崖)、覆崖半壁三景鼎耀;下為鹽翁與醉仙,默然相對於雪白的鹽池兩旁。千古興衰,萬物生滅,似乎都在他們的無言之中。東八洞霞燦雲流,直垂而下的石簾與方廣平夷的題詩石爭奇競勢。東九洞則是通天獨步天下,壹線陽光透下,給這裏灑下幾許溫暖。下面的眾多小石猶如引頸相望的雞群,眾星捧月般地環繞著灑下陽光與溫暖的通天竅。東十洞在懸崖墜石的掩映下,立著壹塊屏幕般的題名石,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遊人題名其上!而洞左下方的馬岡,宛如壹匹過河的駿馬,半掩其體;洞右的石釜,形神兼備,傳說為仙人烹煮之器。
再看洪陽洞西段。西六洞雲浮天際(浮天石),雲庵隱現。右側的石鼓叩之欲鳴,鼓下蓮房,歷歷可數,妙不可言;左側為裙褶石。洞底瓊峰玉穴,互為陰陽。西七洞左有帆檣高掛,舟船急進;右為石燕紛飛,犬牙交錯;右下方是四根石笏,端平聳列。西八洞左置龍門,右豎大石門,下蹲石麟,似有"麟遊洲渚,倒影乎漢水澄泓"之趣!西九洞上為椏崖(壹稱柳巖)***玉筍並列;中有雪岸與冰崖(又名消水洞)遙峙;下面是石龜、玉山,那石龜的頭伸向玉山,似有征服之意。西十洞的渾天儀石,壁光瑩凈,橫貫兩端,像長虹壹樣弧狀拱起,呈曲線之美;渾天儀之下的左壁有鶴巖,三只姿態各異的石鶴,或昂首向上,或平視前方,或回頭凝望,充滿了天然的野趣。西十壹洞天線弧懸(壹線天),翠屏疊嶂,左枕臥龍,右為波濤起伏的浪紋石,右下角聳立著大塊乳石巖。最後是西十二洞,洞中偏左是玉漿、滴漏、霞紋三景鼎秀,其中的霞紋石紅紫輝映,韻味無窮,左下方跪著石牛,右下方同是註視石牛的石彘、石犬。
此外,洪陽洞東側還有小洪陽洞,寬敞可容百人,內有玉倉、石閣、石磨之類的景觀,已與洪陽洞連通。洪陽洞之上百余米,又有壹洞,內中天地,尚待探索和開發。
洪陽洞洞口還存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1984年5月4日它被列入新余市第壹批文物保護單位,是壹處不可多得的文物旅遊勝地。現在,洪陽洞內道路井然,燈火通明,遊人如織,成為仙女湖的壹個重要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