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觀世音菩薩,又稱白衣觀世音、白衣觀音,形象更加女性化。有時候,壹個男孩站在白衣觀音腳下,或者手裏抱著壹個嬰兒,然後他就成了渴望的孩子們崇拜的“觀音”或者“觀音”。
既然觀音在印度和中國的藏傳佛教中是男性人物,為什麽在漢族和日本等東亞地區觀音是女性人物?有人認為,8世紀前後,唐代吳道子等畫家畫觀音時,頭戴墜子,頭戴釵,表現為女性面貌。也有人認為中國人深具愛心,迫切需要壹個慈善有愛心的女觀音,逐漸造就了女觀音的博愛形象。有人認為初唐傳入唐朝的聖母瑪利亞形象影響了中國人,把觀音奉為女神和“東方的瑪利亞”。這些說法各有各的結局,各有各的陳理,但不可能各抒己見,各自為政。
觀音也是藝術的重要題材之壹,盛唐時期,吳道子把宗教人物畫提升到了壹個非常傳神、生動、感人的位置,代表作是《觀音》。在敦煌莫高窟,以觀音為題材的壁畫主要有《千手觀音》、《空絲繩觀音》、《隱月觀音》、《如意輪觀音》、《觀音經》等。明朝末年,丁畫了壹尊不同於傳統畫法的紙墨觀音像。圖中所描繪的觀音菩薩,形似聖母,露額大眼小嘴,懷裏抱著嬰兒,坐在石頭上,鋪著毛皮似的蒲團,閉目打坐,鸚鵡在空中飛舞。近代著名畫家張大千等人曾畫過觀音像。觀音畫的表現手法多種多樣,從工筆到寫意都有,比如蔣耀南的《觀音三十三寫意》,就很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