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品讀《華杉講透孫子兵法》之三:最熟悉的陌生人是自己

品讀《華杉講透孫子兵法》之三:最熟悉的陌生人是自己

我們想透徹的了解別人是比較難的,因為他心裏想的我們不知道,我們只能看到、聽到他的表面,表面不是全部,表面還可能是假象。

但我們對自己的了解就十分清楚透徹嗎?

孫子兵法有句話很出名:

華杉認為, 知己知彼的問題往往不在於不知彼,而在於不知己。

唐太宗表示贊同,也說:

很多時候,我們對別人的評價能比較客觀,但對自己的認識則是主觀情緒多於客觀評價,而最大的問題是, 我們往往會高估自己

以謙虛為美德的我們,可能不會誇耀自己某壹方面是最優秀的,但絕大多數都會認為自己至少處於平均水平以上。

比如,李笑來的壹篇文章就講,接近90%的人認為自己的駕駛水平處於平均水準以上。

還比如,公務員系統,壹到表彰獎勵、選拔人員時,所有人都認為自己幹得至少不比別人差。

社會心理學對此現象有壹個專門名字: 烏比岡湖效應。指人的壹種總覺得什麽都高出平均水平的心理傾向,即給自己的許多方面打分高過實際水平,也叫做自我拉擡偏差。

由此可見,為人謙虛是壹種高階的品格,因為聽起來正確、做起來很難,也可說是反人性的。更多人是表面上顯得謙虛,但內心不壹定就真的謙虛。

**

高估自己的錯覺除了讓我們找不準自身定位之外,還會讓我們以為自己無所不能、無所不會、無所不備。

孫子兵法有壹句話:

這句話寫在《虛實篇》,願意指作戰的部隊不可能四面八方都準備充分、面面俱到,壹定是有實有虛。重點準備前(後)面、後(前)面就虛了,重點準備左(右)邊、右(左)邊就虛了,想要面面俱到、四面八方都準備紮實,結果壹定是每個面都虛了,因為部隊的力量是有限的。

人也壹樣。每個人能夠支配的時間、精力、資源也是有限的,如果同時投入到很多方面,或者經常調整投入的方向,那麽結果就是猴子掰玉米,掰壹個丟壹個,最後壹事無成。

這個道理不難理解,但因為我們會高估自己,所以我們常常會以為自己能夠無所不備,這也要做,那也要幹,把時間精力分散到很多方面,“撒胡椒面”,還美其名曰“追求完美”,結果把自己累得要死,還不壹定有所作為。

“完美主義”是高估自己的典型表現。正確認識自己,很重要的就是要認識自己的不完美,承認自己有長也有短。

在對待自己的長短優劣時,最佳策略不是經典的“木桶原理”,即優先補齊短板,這樣得到的結果往往不是“完美”,而是“平庸”。

更好的策略應該是“避實而擊虛”。集中精力把自己的長處打造得很長,成為自己的招牌(實),相對而言其他人在這方面就虛了。在自己的短板、也就是別人的長處方面,盡可能不暴露出來,也就是自己選擇做的事要與自己的長處關系很大,而與自己的短處關系不大。

**

世界那麽大,但最關鍵的還是我們自己。

雖然我們不是這個大世界的中心,卻是我們自己小世界的中心。

因此,正確認識自己,很重要。

正確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力有所限、時有所限、才有所限,承認自己有實也有虛,接受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是有所作為的第壹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