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哈佛燕京圖書館正式宣布,館藏的4200部/53000卷中文善本特藏數字化工程已全部完成,更讓人欣喜的是,網友可以免費在線瀏覽、下載。整個數字化項目耗時十年,合作機構包括中國國家圖書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以及浙江大學CADAL(大學數字圖書館國際合作計劃)圖書館等機構。
根據哈佛燕京圖書館館長鄭炯文2014年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提供的數據,目前,哈佛燕京圖書館的藏書將近150萬冊,其中中文文獻逾80萬冊,日文文獻將近35萬冊,朝鮮文文獻將近20萬冊。“在中國本土之外,哈佛燕京圖書館是西方世界裏兩個最大、最好的中國古籍善本收藏圖書館之壹(另壹個是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美國國會圖書館)。”
新鍥四書心缽 : 9卷,方應龍, 明萬歷
為什麽哈佛燕京圖書館館藏如此豐富?這要從這個圖書館的源頭講起。哈佛燕京圖書館1928年開館,是哈佛燕京學社下面的壹個私人圖書館,當時叫“漢和圖書館”,主要收藏中國和日本的文獻。1976年,哈佛燕京圖書館變成哈佛文理學院圖書館系統的壹個分館,改名為“哈佛燕京圖書館”。
裘開明是哈佛燕京圖書館第壹任院長,也是美國第壹個華裔圖書館館長,在他的帶領下,圖書館的善本珍藏數量增長很快,到1936年,藏書已增長至7萬多冊。日本侵華時期,許多古籍流散於上海等地,圖書館便購入大批書籍;二戰以後,日本流出大量私藏古書,裘開明又多次赴日訪書。
蔡襄書 ; 宋玨集. 古香齋寶藏蔡帖. [崇禎 刻]
此外,哈佛燕京圖書館的發展也和二戰後美國漢學、東亞研究的興起密不可分。根據鄭炯文的介紹,“二戰以後,美國成為西方國家的領袖,因為要理解幾個國家的國情,才發展出大量的東亞圖書館”,而哈佛燕京圖書館是這類圖書館中的佼佼者。
在哈佛燕京圖書館的官網上可以看到,數字化工程下***列包括中國舊海關資料、哈佛燕京圖書館中文善本特藏稿、基督教傳教士文獻、中國珍稀方誌、拓片收藏、莫裏士中國老照片、明清婦女著作、韓南教授藏書在內的25個大類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