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指距今約3000年前的商周時期,刻在龜甲和獸骨(主要是牛骨和鹿骨)上的文字。
2.金文
先秦稱銅為“金”。青銅器銘文是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青銅是銅和鉛的合金。青銅是中國古代冶煉鑄造技術大發展的產物,是當時帝王貴族的奢侈品。青銅器多出自鐘鼎,所以青銅器銘文也叫鐘鼎文。金文的應用,從商代初期到秦滅六國,延續了1200多年。
3.小篆
小篆,由大篆發展而來,是秦統壹六國後,作為“同壹種文字”的產物而采用的國家標準字體。
4.隸書
隸書可分為秦隸書和隸書。
李芹,又名古力,始於秦代,是小篆的省變體,適合日常生活中急用。秦時篆書兼作隸書,篆書為規範體,隸書為應急俗體。
韓立,也稱為錦裏,從秦朝進壹步演變而來,並在漢朝的大部分時期盛行。
5.楷書
楷書又叫真跡、隸書,“楷書”就是典範、規範的意思。楷書盛於漢末,盛於魏晉南北朝。
6.簡化字
簡化字源於草書,南北朝隋唐時期開始在民間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