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薊城、涿郡、幽州、北平。
北京有著四千多年的歷史。遼代以後,是元、明、清三個朝代的都城。 它集中地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名勝古跡很多。如故宮、景山、北 海、中南海、頤和園、天壇、地壇、長城--八達嶺、慕田峪長城、周口店中國猿人和山頂洞人遺址等。
擴展資料:
北京是明成祖朱棣篡政後,遷都北平後改的,意與南京相對之意。1368年8月,明大將徐達率大軍攻占了元大都。雖然元順帝逃往了漠北,但其許多軍隊仍滯留在大都周圍,時時威協著大都,元將領也速就曾兵臨通州。
朱元璋當即命令大將常遇春率重兵消滅大都周圍的元軍。1369年6月,常遇春蕩平了大都附近元的殘余軍隊。戰報送達朝庭,朱元璋便以“薊北悉平”為名,將元大都改為“北平府”。這也就是北京也稱北平的來歷。
北京地區上古時稱幽陵,夏朝時稱冀州,周朝時稱薊,春秋戰國時是燕國的都城,故稱燕京。秦置廣陽、漁陽,西漢設幽州,東漢為廣陽、薊縣,北魏稱燕都,隋改涿郡,京杭大運河的北端就從這裏開始。唐改稱範陽,安史之亂時,安祿山就是從範陽起兵的。
唐以後又壹度稱幽州。遼建都在上京,把這裏作為陪都稱幽都,也稱南京,因此地在上京之南。金朝建都於此,稱中都,並對其進行了擴建。這是北京八百余年建都史的開始。
百度百科—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