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華佗藥方
華佗字元化,又名旉,漢未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是三國著名醫學家。少時曾在外遊學, 華佗[1]鉆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外科尤為擅長,行醫足跡遍及安徽、山東、河南、江蘇等地。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後施行剖腹手術,是世界醫學史上應用全身麻醉進行手術治療的最早記載。又仿虎、鹿、熊、猿、鳥等禽獸的動態創作名為“五禽之戲”的體操,教導人們強身健體。後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殺,所著醫書已佚。今亳州市有“華佗庵”等遺跡。華佗精於醫藥的研究。《後漢書·華佗傳》說他“兼通數經,曉養性之術”,尤其“精於方藥”。人們稱他為“神醫”。他曾把自己豐富的醫療經驗整理成壹部醫學著作,名曰《青囊經》,可惜沒能流傳下來。但不能說,他的醫學經驗因此就完全湮沒了。因為他許多有作為的學生,如以針灸出名的樊阿,著有《吳普本草》的吳普,著有《本草經》的李當之,把他的經驗部分地繼承了下來。至於現存的華佗《中藏經》,是宋人作品,用他的名字出版的。但其中也可能包括壹部分當時尚殘存的華佗著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