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籍中對孝順的定義

古籍中對孝順的定義

古籍中孝和順的定義是不同的,孝是指對父母盡孝,順是指聽從父母之命而不違背。

古人講孝道,並沒有說要孝順。孔子和孟子都說要孝,但不壹定要順。該順則順,不該順時就壹定不能順。如果父母之命是錯誤的,妳明知不對卻又無條件服從,這就是不孝,是陷父母於不義。

《孝經》諫諍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