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周易》到底說的是什麽?

《周易》到底說的是什麽?

說起《周易》,我想很多人可能跟我壹樣,只是知道有這麽壹本流傳了千年的奇書,裏面蘊含著許多深刻的哲學思想。很多占蔔算命的術士都視為標準的書籍,更是給它蒙上了壹層神秘色彩。《周易》知道的都清楚,裏面主要是講八卦,當著八卦到底是個啥,很多人可能就不是很清楚,可能對八卦的認識也只是簡單停留在見過,看到過上面奇怪的符號。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鬼吹燈之龍嶺迷窟》,劇中陳瞎子給胡八壹壹行人算了壹卦,胡八壹根據卦象確定方位,逃離困境。又在李淳風墓中根據分金定穴之術安全逃出墓室,當然分金定穴的基礎還是八卦、陰陽、五行等等,而所有這些知識都來源於周易,這本被孔子視為珍寶的書籍,這本傳承了千年的古籍到底都講了什麽引起我很大的興趣。

《周易》,初萌芽於上古至殷商,成形於周代,是流傳至今最古老的壹部占蔔書,裏面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智慧。內容包括重疊八卦而成的六十四卦,每壹卦有六爻(yao)爻的順序由下而上,依次稱為初、二、三、四、五、上,爻分為陰爻,陽爻兩種,陰爻以六表示。陽爻以九來表示。此外對應解釋卦與爻的稱為卦辭、爻辭。《周易》在產生後,大約從春秋戰國至漢代,出現了壹些解釋易理及卦辭,爻辭的專題文章,其中比較重要的有七種***十篇,稱作《易傳》及對《周易》的解釋,又稱“十翼”(據說是孔子所著,並由其弟子整理傳承),相應的改稱原本的《周易》為《易經》。後人又將《易經》與《易傳》合稱為《周易》。“十翼”指:《彖》上下篇,《象》上下篇,《系辭》上下篇,《文言》,《說卦》,《序卦》以及《雜卦》十篇。

大家可能很經常在電視劇上聽到壹句話叫:”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就話最早出自《易經.系辭》上。整句話上面意思呢?我先把句中幾個重要概念解釋壹下。太極又稱”太壹“、”大壹“,大既太,表示至高無上的意思,所以其認為是天地萬物的本源。兩儀,包含的概念和含義比較多,在《易經》中指天地,歷代易學家又做了些擴展伸義,包括陰陽,奇偶,剛柔,玄黃等等。泛指世間相生相對的事物。但在周易中,大多數情況指的是陰陽,兩儀的符號為爻,用圖形表示為:陽爻“—”,陰爻“--”。四象表示天地兩儀產生春、夏、秋、冬這四時,當然跟兩儀壹樣,四象也是又多種含義的,又指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需要根據具體的卦爻辭來確定具體表象是什麽。八卦,可能大家會熟悉壹點,它是由伏羲氏創造發明的壹套具有象征意義的符號集合。每三個爻為壹組,陽爻陰爻兩兩組合形成八種形式,叫做八卦。八卦分為乾卦,坤卦,震卦,離卦,坎卦,艮卦,兌卦,巽卦,每個卦形代表壹種特定事物,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坎卦代表水,離卦代表火,震卦代表雷,艮卦代表山,巽卦代表分,兌卦代表沼澤。這邊有個八卦取象歌,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記住八卦符號,”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需要配圖說明)。意思也很通俗易懂,乾三連表示三個疊在壹起的陽爻,坤六段表示三個疊在壹塊的陰爻,震仰盂,上面兩個陰爻最底下為陽爻像是正放著的盆子,艮覆碗,最上面是陽爻,下面兩個是陰爻,像是壹個倒扣著的碗,離中虛和坎中滿顧名思義,離中虛就是中間是斷的上下是連著的,坎中滿就是中間是連著的,上下都是斷著的陰爻,兌上缺,表示最上面的是斷著的下面兩個是連著的,巽下斷就是最下面是斷的上面兩個是連著的。

整部《周易》的基礎就是著八卦,將著的八個卦形兩兩組合形成上下結構的卦形就是壹個完整卦象,八乘八總***六十四種卦象。其中,自重而成的八個卦仍已原名相同,比如兩個乾卦組合起來的卦仍然叫乾卦,其他不同卦形組合起來的卦都有其他名字,整部《周易》的內容就是在這包羅萬象的六十四卦中。卦中爻之間的位置關系都會有個比較重要的對應關系包括承、乘、比、應。

承:"承"主要有兩種種情況:在卦爻中陰爻在下陽爻在上,則此陰爻對於上面的陽爻來說,稱為”承“。以旅卦為例,卦中陰爻六五在陽爻上九之下,六五爻承上九爻,古人稱“五承上”,所以《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其二;在壹個六爻卦中,壹個陽爻在上,數個陰爻在下,則下邊幾個陰爻對於上面這個陽爻來說,可稱為“承”。以謙卦為例,陰爻初六、六二都在陽爻九三之下,故初六、六二爻對九三爻來說,皆稱“承”,即初承三、二承三。故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承“也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自下而上,由弱到強。

乘:若上爻淩據下爻則為”乘“,即陰爻在上陽爻在下,象征小人乘淩君子,爻義多不吉。不難發現,”承“與”乘“是相反相對的,相承為吉,相乘為不吉,這裏多說壹句,在《周易》中”吉“字出現的次數非常多,在這裏並不是指吉祥吉利的吉,而是指順應事物發展規律的趨勢。

比:兩爻相連並列者謂之”比“,如初與二比,二與三比,三與四比,四與五比,五與上比。具有互比關系的兩爻往往具有”承“或”乘“的關系。

應:處上下卦的六爻,兩兩相對交感,則稱為“應”,即初與四交應,二與五交應,三與上交應。對應的爻為壹陰壹陽則可交感,謂之“有應”,若對應的爻都為陽爻或者陰爻,則不能交感,稱為“無應”。跟我們常說的異性相吸,同性相斥壹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