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虎落平陽被犬欺的平陽指的是什麽地方,裏面又有什麽故事?

虎落平陽被犬欺的平陽指的是什麽地方,裏面又有什麽故事?

相信大家都聽過“虎落平陽被犬欺”的故事吧。在我們中國,虎落平陽被犬欺是壹個漢語詞匯,意思是指老虎離開了深山,到了平原地區之後因為沒有了叢林的掩護,它自身的爆發力和突擊優勢就不復存在,連獵人們的獵犬都不懼怕它們,比喻有權有勢者或有實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權勢或優勢。那麽,大家知道“虎落平陽被犬欺”裏的“平陽”指的是什麽地方嗎?這裏面有什麽故事?

其實,“虎落平陽被犬欺”裏的“平陽”在古代是河東平陽,今天是山西省臨汾市。它的由來有著這樣幾個典故。其中,典故壹是在三國演義裏發生的。那時候的周瑜因為十分的嫉妒諸葛亮的才智,所以總想找借口來殺他。在壹次宴會上,並想以對詩為名進行加害,諸葛亮在對詩中覺察到了周瑜的心思,心中暗想,自己今日不慎落入周瑜的圈套,豈不是被“欺”嗎?便在之後的對詩中對曰:“有木便是棋,無木也是其,去掉棋邊木,加欠便是欺。龍遊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道出周瑜設宴想對自己的加害想法,這個典故便由此而來。

典故二,宋初有個生性耿直、秉公辦事的知府,因得罪權貴遭到誣陷被罷官。他回到家鄉後,當地的胡知縣便存心想要奚落他壹番,便設宴招待,還請了兩位當地的文人作陪。酒過三巡後,胡知縣以主人身份提議吟詩助興,並在詩中譏諷知府如同無翅的虎和鳳凰,反不如微不足道的鳥和雞。陪客裏的文人見知府如此的尷尬,不免引起同情之心,便有意幫他解圍,勸誡和開導胡知縣,冤家宜解不宜結,得饒人處且饒人。

但陪客裏的另壹個文人聽了,覺得那個文人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事不關己,何必自尋麻煩,便諷刺了起來。知府聽了二人的唱和,對第二個文人的勸誡更感世態之炎涼,感慨萬分,嘆息著湊上壹句“龍遊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這壹句道出了他內心的憤恨與不平。不僅語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動,而且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從此,便成為諺語中的名句,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