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做壞事,未必壹做出就禍害天下,只有(為政者)坐觀其放肆而不采取措施,那麽小壞終將不可收拾而鑄成大錯。所以對詩書典籍的焚燒,不在李斯,而在於項籍;到詩書典籍的滅亡,不是肇始於秦始皇,而在於蕭何。怎麽講? 博士淳於越對秦始皇進諫,封子弟功臣為諸侯。秦始皇把他的議論給李斯。李斯恐怕天下讀書人是古非今,就禁止天下人私藏諸子百家的典籍,這種禁止法的嚴厲程度到了偶爾提到禁止的內容的人會遭到棄市之刑,如果基層官員看到不揭發,與之同罪。啊~真他媽的恐怖阿。但是他這樣的做法,只是用來使老百姓做思想蒙昧的人,而不想自己也變成沒知識的人。所以有這種說法,不是博士官的書,都下令讓執法者燒掉。“但博士官的藏書都還是在的,沒有被焚燒。等到項羽入關,殺了秦朝投降的子嬰,收羅寶貝女人,燒了秦的宮殿,大火持續3個月沒有熄滅,古代明君的法律制度,思想家的思想片斷,自此化為灰燼,消失殆盡沒有壹點剩下。如果項籍沒到秦國,沒有進行鹹陽的屠殺,李斯燒也不能燒盡。所以說對詩書典籍的焚燒,不在李斯,而在於項籍。
原來漢高祖壹統天下,為群臣論功,以蕭何功勞最大。我常看書到 楚漢對峙數年,劉邦數遭敗績,逃亡中軍隊人才流失,蕭何發動關中群眾……(蕭何功勞不翻譯了)即使是這樣,我認為蕭何是漢朝的功臣,卻是六經的罪人。為什麽?劉邦到了鹹陽,所有人都爭奪錢財寶貝,蕭何卻收羅秦的資料檔案,漢朝廷因此知道了 天下要塞 戶口多少 實力強弱的所在 。但蕭何對於秦博士官的藏書 關於對古代明君的法律制度,思想家的思想片斷,卻沒聽說過他有多珍惜收藏。也許他認為這些書無關穩固漢朝國內統治,國外擴張。所以他熟視無睹。
現在有錢人給他們子孫遺產是好房子,到了他們的子孫不爭氣,不對房屋進行修繕,反而讓其陳舊,到了最後轉賣他人;有的買賣房屋的,把屋上磚瓦取去,只剩下棟梁;被風雨動搖,被蟲蟻噬咬,鄰居又偷去當柴燒;原來的好房子,什麽都沒留下了。那種不爭氣讓其陳舊,也沒什麽好奇怪的;為什麽說買來的人不珍惜剩下的棟梁呢。。。歸罪於漢朝的興起,和秦朝所作相反,單單只有禮法度沿襲秦朝的。現在看來,蕭何當漢丞相,只知道秦朝法令制度;但是聖人的思想 早就化為灰燼。自此古代明君的法制再也不會出現了。啊~劉邦入關的時候,就是六經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候啊。天下詩書典籍都沒有了,只剩下博士官 這個職位還在。那時候,就是千鈞壹發。而且聖人的思想典籍,比起秦朝的法制檔案,輕重大小如何?假如蕭何可以把聖人典籍和法制檔案壹起保存,那麽聖人的思想典籍還在。啊,蕭何這個人,只是壹個舞文弄墨的小書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