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火與我們的生活

火與我們的生活

人類用火與發生火災的歷史十分久遠。在本世紀30年代,我國古人類學家在北京周口店遺址發現用火遺跡後,60年代又在雲南省元謀縣的元謀人遺址、山西芮城縣的西候度遺址等處發現了人類用火的證據,說明200多萬年以前人類已經掌握了利用天然火種的能力。距今1.7萬年以前,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山頂洞人已經學會了人工取火。到了新石器時代,摩擦生火的方法得到了廣泛應用,古籍中記載的燧人氏“鉆木取火”就是對這壹進步的反映。人類在同大自然的鬥爭中,逐步認識了火並豐富著用火的經驗。例如,用火煮食、取暖、照明、狩獵、驅獸、耕種、制陶、冶煉等等。從普羅米修斯盜天火的傳說,到化學家拉瓦錫(A.L.lauvoisier,1743—1794)揭示火的本質;從燧人氏鉆木取火到航天技術的空前發展,火與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火的發現和利用,使人類走向文明和進步,也使人們在認識和利用能源上壹次次取得重大突破。然而,福兮禍所伏。火在有益於人類的同時,也常常給人類造成了災難與痛苦。

壹,火的意義。

1、吃熟食易於吸收,使猿人獲得了更加豐富的營養,熟食、開水使猿人少生疾病;

2、刀耕火種,火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增加了產量;銅的使用、鐵的使用、陶器的發明都離不開火;

3、火是原始人黑夜裏驅趕蟲蛇野獸的最有利工具;

二、至於起積極作用的因素,大家經常提的就是勞動,勞動不但鍛煉了猿人的身體,還鍛煉了猿人的大腦。身體和大腦由量變積累到質變,於是在某壹個瞬間,人類誕生了。但我覺得自然選擇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自然選擇篩選掉了猿人不合時宜的基因,是壹張非常有效的基因過濾網。另外就是自然環境,冰川期的結束帶來了充足的食物。所以我認為主要因素為:1、勞動(或叫生存過程),2、自然選擇,3、適宜的生存環境。

人們為了保持火種,要用專門的人看管,其職責不僅重要,而且神聖,估計這類看

管火的人最後都變成祭師或者巫師.古代波斯有拜火教,大約就是神乎看管火的

重要性發展起來的原始宗教.

然而,火並非能夠長時間保持得住的,總會發生意外情況使火種熄滅,特別對於

脫離了群居生活的小家小戶來說,老上部落集體火種處取火也不方便,沒有火的

時候想火,如果沒有現代化的火柴或打火機,或者其他手段,要想生火是壹件十

分困難的事情.艽野塵夢裏講到陳渠珍等壹行二十多人,從藏北高原向內地回返,

火柴不久快要用光,那時的火柴不是抗風火柴,擦出的火苗很容易在藏北高原的

強風下被吹滅,於是每當需要生火時,二十幾個人排成兩排,用身體擋住強風,讓

擦火柴的人站在中間,小心翼翼地只管把火點燃點大,這個故事說明了我們平時

見慣不驚的火及其取得方法壹旦失去,方可理解其意義.

咱們祖先裏有個燧人氏就發明了鉆木取火,大家都知道這句成語,恐怕沒有人真

正試過,到底傳說裏的燧人氏是怎樣實踐出這個取火方法的?

實際上鉆木取火非常困難,如果不信,妳給我鉆鉆試試?妳很可能花了九牛二虎

的氣力,最大的成績不過把木頭鉆得冒煙,然而還是生不起火!

鉆木取火需要選用非常幹燥的,易於燃燒的的木材,比如幹榆樹,幹柳樹的木頭,

鉆的過程也非常長,而且旁邊還要放許多幹樹葉,幹稻草壹類易燃物質,壹旦木

頭有稍許火星,火星就可以掉在極其幹燥的材料裏,逐漸把它們引燃,由濃煙而

最後大火焉.

由於這個原因,鉆木取火是壹件很費時費力的事情.後來人們把銅鏡磨成凹型,

利用它來會聚陽光,使之點燃材料,這種銅鏡被成為"陽燧",大約出現在西周時

期.然而陽燧取火的限制比較大,它必須有陽光才能夠實現取火.

後來發明了火鏈,火鏈是壹種易於產生鐵屑的鐵作成,狀如鐮刀,除了它以外,

還配備了壹個石頭,這個石頭稱為打火石,它在和火鏈撞擊時易於產生火花,還

得有壹張火棉,火棉是壹種很容易燃燒的棉絨,當火鏈和石頭撞擊出火星時,火

星掉在火棉裏,火棉迅速被引燃,以後就是怎樣把火棉產生的星火變成大火的

故事了.據說到了宋代,火棉已經經過硫磺處理,,引燃火的效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