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在古代被視為萬世經典的《周易》,有何內容與思想?

在古代被視為萬世經典的《周易》,有何內容與思想?

壹般認為,《易經》是壹部筮書,是占蔔記錄的匯集。它是殷周之際的壹批巫史和蔔官根據歷代累積的占筮資料,加上當時人們掌握的自然和社會知識,逐步修改、歸納和整理而成的。《易經》是在當時社會生產水平和科學知識水平低下的情況下產生的,是以巫教神學形式反映了人們對自然現象以及人與自然關系的了解,在唯心主義神學體系中包含著無神論思想的萌芽。如果對《易傳》的評價高壹些,壹般認為含有樸素的辯證法的因素,並被認為與《老子》並稱為我國傳統的辯證思想的兩大源頭。

宋朝朱熹在《周易本義》壹書的序言中,對《周易》有較高的評價:至哉易乎,其道至大而無不包,其用至神而無不存,用現代語言來講,就是說它包涵了宇宙中所有的規律,可應用於所有各種各樣情況。正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易類小序》所說,《易》道文廣大,無所不a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而好異者又以人《易》,故《易》說愈繁。所以,在古代就有人把它視為壹部神聖的無所不包的萬世經典。

1、《周易》經文蘊含有豐富的樸素辯證法觀點

《周易》古經部分,原是占筮之書,它所有的卦爻辭是先民在占事活動中,結合卦象選擇有效驗、有典型意義的事例對卦體及其各爻所作的壹種具體解釋。它的作用,只是起著給後人占事時的舉壹反三、觸類旁通的參考。但是這些卦爻辭,同時也透露了先民們對於自然、社會中的事物屬性及其發展規律的認識,因而我們今天通過對這些卦爻辭的分析,可以粗略地見到卦爻辭中蘊含著的辯證法觀點。首先,《易經》揭示了關於矛盾對立的現象。《周易》的基本符號陽爻壹和陰爻--,是矛盾對立的形態。用三爻重疊起來組成各不相同的八個符號壹~八卦,是四個矛盾對立的形態,不論卦形、象征文以及基本象征意義都是對立的壹對。

而六十四卦亦是三十二個對立的形態。在卦爻辭中還有許多反映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矛盾對立的現象。如:不明,晦。初登於天,後入於地。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無咎,無譽。弗損益之,無咎,貞吉。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這些卦爻辭中,明—晦,枯壹華,損壹益,君子壹小人,都是對立矛盾的現象。其次,《周易》經文中,反映了關於運動變化的觀念。《周易》的易,就是講變化的,即承認事物是發展變化的,例如六十四卦的第壹卦《乾》卦,以龍設喻,龍由潛到現,’,由躍到飛,象征著事物發展變化過程。利用變易思想來觀察事物發展,是壹種樸素辯證法的發展觀。第三,《周易》經文中,還蘊含了關於矛盾轉化的觀念。如《坎》九五爻辭說:坎不盈,祗既平。《泰》九三交辭說:無平不陂,無往不復。坎壹盈、祗壹平、平壹陂、往壹復,都揭示了對立的矛盾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顯示了原始的辯證思想。此外,《周易》經文還揭示了關於不斷發展、上升的觀念。《周易》作者,基於矛盾變化的觀念,看到事物的發展是由低級到高級的,是向上發展的。例如《漸》卦,以鴻設喻,自低到高,逐步上升發展,雖然在各個時期有其不同的變化,但總的趨勢是上升運動,不是後退的運動。

2、《周易》經文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

《周易》經文的內容,涉及面很廣,大體上記錄了殷末周初的社會生活,其中有祭祀、戰爭、生產、商旅、婚姻、水旱災害等。既反映了經濟上的漁獵、牧畜、農耕、手工業等,又反映了當時政治上奴隸主的壓迫與剝削以及奴隸的反抗和鬥爭,也反映了侵略、掠奪與反侵略、反掠奪而發生的戰爭。所以,《周易》經文是壹份極其珍貴的研究上古史的資料。

《周易》經文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政治狀況。①等級觀念的反映;②君權神授思想的反映;③奴隸主鎮壓奴隸的反映;④關於戰爭的反映。

《周易》經文中有不少條文,反映了殷周之際的社會經濟情況。當時既有漁獵、牧畜,也有農耕和工商業等方面的活動記載。此外,《周易》經文還記述了不少器用,例如漁獵用的弓矢,運輸工具有牛拉的貨車等,還有關於宮室衣履器用等不少名物。可見當時已有人專門從事這些器用的制造,也就是說手工業也有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