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镈鐘的文化歷史是怎樣的?

镈鐘的文化歷史是怎樣的?

我國音樂文化歷史非常久遠,樂器種類也異常豐富多彩。我國“鐘”最早是以樂器形式出現的,是我國古代樂器之壹。鐘在我國古代樂器分類中,居於八音之首,是金類樂器。在先秦時期佚名古籍《山海經·海內經》中記載:

炎帝之孫伯岐生鼓,是始為鐘。昔黃帝令伶倫作為律,黃帝又命伶倫與榮將鑄十二鐘。另外,在西漢著名文學家劉向所著的《管子·五型篇》中也有記載:

昔者黃帝以其緩急作五聲,以政五鐘。令其五鐘,壹曰青鐘大音;二曰赤鐘重心;三曰黃鐘灑光;四曰景鐘昧其明;五曰黑鐘隱其常。

除此之外,有傳說認為“鐘”是在堯舜時代,壹位名叫垂的人所創,當然也有學者認為鐘是起源於銅鈴。

後來,人們在出土的壹件新石器時期的陶鐘中考察所知,最早的“鐘”是陶制的。當時出土的“鐘”高約9厘米,徑5厘米,***鳴體為圓筒形,頂端為圓柱形短柄。

在商周時代,出現了青銅制的鐘,這壹時期有了不同形制的鐘,這從後來人們在殷墟出土的樂器中可以看到,當時已經有幾種用青銅鑄成的造型古樸的鐘。

銅鐘在我國古代是宗廟或宮廷舉行典禮和宴會時所用的樂器,歷代都用於雅樂,它對我國古代樂器和雅樂的發展有著重要歷史價值和較高藝術價值。

在商代,這種銅鑄鐘的橫斷面是扁形的,鐃邊成棱形。先是單個的,後來逐漸發展為大小不同、三五成組的編鐘。

到了周代,樂匠們對編鐘進行了改進,先是把編鐘掛在架上,再對鐘的形狀進行改進,這就成了編鐘。而且數量也逐漸增加。

樂匠們將不同大小、不同音律、不同高音的鐘編成組,可以演奏出悠揚悅耳樂曲,編鐘在周代興起並有了很大發展。

在周代,編鐘進入鼎盛時期,數量達60多件,奏出的音樂更加動聽,並且逐漸成為壹種禮儀樂器,使這種單純的樂器扮演起壹個政治、文化上的重要角色。

後來,由於佛教的傳入,道教形成,寺院日漸復興,極大地促進了寺廟音樂的發展,鐘又被賦予壹種新的使命,成了法器,懸掛於佛寺、道觀。

從此,在我國歷代宮廷雅樂中所使用的編鐘多呈圓形。在保留“鐘”的最原始意義的基礎上,圓形鐘也成為人們心目中神聖器具的象征。

這種圓口鐘在佛寺、鐘樓使用最多,成為了當時體現君主、神靈、崇高偉大的聖器。這壹主題的出現,為後來我國制造圓形鐘技術飛躍發展奠定了有利基礎。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古代鐘分為特鐘和編鐘,特鐘又稱“镈”,是單獨掛在木架上,每架只有壹件,編鐘是由多件大小不同的鐘掛在同壹木架上。

镈是壹種樂器,形狀接近於鐘,不像鐘口呈弧狀,是平口形狀。器身橫截面為橢圓形。“金”與“尃”聯合起來表示“鑄刻有花紋圖案的鐘”。而壹般的銅鐘器身外表光滑,沒有任何紋樣。镈其特點是環鈕、平口、橢圓形或合瓦形器身,是壹種古代大型單體打擊樂器。

镈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後來出土的壹件青銅镈,形制接近於鐘,其中央有長方形孔和腔通,上面立有較低的環鈕,器體立面為梯形。橫截面顯橢圓形,镈身兩邊鑄了鉤狀掛鉤。

這壹時期的镈是壹種大型的單個打擊樂器,與編鐘、編磬等配合使用。據了解,在青銅樂器當中,镈的發現量較少,被發現這座青銅镈是壹件成熟作品,不僅造型規整、鑄造工藝精湛、發音響亮,而且紋飾也很漂亮、器表兩面均飾相同的三疊花紋,主紋中間有浮雕式的牛首紋,這座青銅镈造型古樸、形狀規整。

據專家推定,它並不是這壹時期才有的镈,並以此推斷它的出現應該是在更早的時候,但它卻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最早的青銅镈。

青銅樂器對於發音等有著某些特定要求,使得青銅樂器在鑄造方面比青銅本身的鑄造技術更高,因此,镈的鑄造更加講究。镈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作為衡量壹個地方青銅器制作技術發展水平的標準之壹。作為商代社會禮器的代表,镈的出現也能夠進壹步說明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

還有,據記載,镈應當是用來指揮樂隊、控制整體節奏的樂器,先秦貴族在宴饗或祭祀時,常將它同編鐘、編磬相配相和,用木槌叩之而鳴,常用於雅樂中。總之,鐘和镈作為我國青銅樂鐘之壹,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因其聲學性能與社會功用的特點鮮明,所以在“金石之樂”中具有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