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寶姓 寶氏家譜 寶姓起源 寶姓名人 寶姓的來源 寶姓簡介

寶姓 寶氏家譜 寶姓起源 寶姓名人 寶姓的來源 寶姓簡介

寶[寶,讀音作bǎo(ㄅㄠˇ),亦可讀作pù(ㄆㄨˋ)]

壹.姓氏淵源:

第壹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西漢朝時期官員寶室令,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西漢時期,王朝為管理內宮,設有專門的處所,起先負責為宮中女子有病就室治療,稱“寶室”,後逐漸演變成掌管皇後、貴人獲罪而囚禁之所,稱“暴室”。設有寶室令(暴室令)壹人,隸屬於光祿勛管轄,官秩六百石,位七品。

寶室令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位姓氏者,稱寶氏,讀音作pù(ㄆㄨˋ)。

第二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東漢朝時期官員寶室丞,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東漢時期,宮中有專門的布帛印染晾曬之處所,稱曝室,實際上就是染坊,設有掌管官吏壹員,稱曝室丞,後仿照西漢時期宮內定制,也將有罪的後妃囚禁於曝室,故而曝室又成為宮內附設的監獄,由於多關押的是貴人、嬪妃,因此又稱為寶室。寶室丞多由君王親信的宦官擔任。

寶室丞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位姓氏者,稱寶氏,讀音作pù(ㄆㄨˋ)。

第二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宋朝時期孔子後裔,屬於以為氏。

孔子第四十六代孫:孔宗願,字子莊,宋仁宗趙禎寶元二年(公元1038年)封為文宣公兼知縣事,宋至和二年(公元1054年)改封衍聖公。自其起始有“衍聖公”之尊稱,其庶支後裔中有因以先祖為官之年號“寶元”為姓氏者,稱寶氏,讀音作bǎo(ㄅㄠˇ)。

第三個淵源:源於 ***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 中的寶氏,出自經名首音的漢譯音禍諧音。

在元朝時期,就有三位名同人不同的“寶合丁”,此外還有“寶合丁刺只”、“寶童”、“寶哥”等。清朝時期,在雲南的 *** 起義軍中也有壹位將領名叫寶文明。

寶氏 *** 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和雲南省,讀音作bǎo(ㄅㄠˇ)。

第四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宋、元時期成吉思汗的後代,屬於以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誌·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誌·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

①蒙古族卓索圖盟(今內蒙古土默特右旗)寶氏,源出成吉思汗二弟合撒兒之後,屬於“黃金家族”的孛兒只斤氏後裔,取氏族名稱詞首為姓氏。蒙古族寶氏原居內蒙古呼和浩特,後來遷到土默特右旗、遼寧朝陽縣大平房、東大道等鄉鎮及其周邊區域。在古代,由於等級要求森嚴,寶氏家族的臺吉(貴族)只能和紮薩克(旗長)家族聯姻。蒙古族孛爾只斤氏,今冠漢姓為鮑氏、包氏、寶氏、博氏、奇氏、羅氏、波氏等,寶氏讀音作bǎo(ㄅㄠˇ)。“孛爾只斤”在古突厥語中意為“藍眼睛的人”。

②蒙古族寶勒格沁氏,源於金國時期博勒和氏,亦稱寶裏吉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內蒙古喀喇沁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稱Boorigit Hala。所冠漢姓有寶氏、暴氏、包氏,寶氏讀音作bǎo(ㄅㄠˇ)。

③蒙古族寶古氏,亦稱寶濟氏、包多機根氏,世居科爾沁(今內蒙古科爾沁草原)、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oogi Hala。後冠有漢姓寶氏、鹿氏者,寶氏讀音作bǎo(ㄅㄠˇ)。

④蒙古族失寶赤氏,亦稱實寶禪氏,世居哈喇烏蘇齊巴漢臺(今新疆塔城地區)。後滿族有引為姓氏者,滿語為Siboocan Hala。所冠漢姓有寶氏、宮氏、龔氏,寶氏讀音作bǎo(ㄅㄠˇ)。

⑤蒙古族寶日努德氏,所冠漢姓有寶氏、吳氏,寶氏讀音作bǎo(ㄅㄠˇ)。

第五個淵源:源於改姓,出自明朝洪武年間官員於寶,屬於避難改姓為氏。

該支寶氏,源於明朝洪武年間,錢塘人於寶奉命到雲南騰沖地區征糧,恰逢兵變,糧薄丟失,為避禍而棄官流落迤西雲南縣,即現雲南省大理州祥雲縣,以名為姓易為寶氏,後逐漸繁衍發展,遂成西南地區的大族。

現其後人在祥雲、龍陵、騰沖、芒市、緬甸等地,其家譜記載該支寶氏目前在世族人約三千余,專設有家會統管祭祀,寶氏讀音作bǎo(ㄅㄠˇ)。

第六個淵源:源於滿族,出自明、清之際女真族保佳氏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誌·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保佳氏,亦稱鮑佳氏,滿語為Boogiya Hala,世居安楚拉庫(今吉林安圖松花江上遊二道河壹帶)。所冠漢姓有鮑氏、寶氏、包氏,寶氏讀音作bǎo(ㄅㄠˇ)。

二.分布:

今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和浩特、土默特右旗,遼寧省的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朝陽市大平房與東大道等鄉鎮,河南省的焦作市,雲南省的騰沖縣紅豆樹村、大理州祥雲縣,保山地區昌寧縣、潞江、滇西各縣市,河北省滄州市大楮村,北京市、臺灣省臺北市、香港特別行政區,緬甸王國的瓦城、木姐、臘戌、佤邦等地,均有寶氏族人分布。

三.家乘譜牒:

土默特右旗寶氏家譜,著者待考(德力格),清光緒二十壹年(公元1895年)蒙文手抄本,現被收藏在遼寧省朝陽縣大平房鎮八棱觀村寶廣文家。註:當時立《寶氏家譜》時為兄弟四人,其中的世系代數不是目前蒙古族寶氏家族所統計的二十四代。《寶氏家譜》中記載族人的爵位大都是臺吉(貴族),其中有二級臺吉、三級臺吉、四級臺吉。在《寶氏家譜》中,族人中喇嘛的數量很少。

四.歷史名人:

寶力道:(公元1932~今),浙江東陽人。著名現代教育家。

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1953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

畢業後壹直在南京大學中文系任教,曾先後擔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社會 *** 有南京圖書館學會理事長、南京作家協會主席、南京文聯名譽主席、江蘇大眾文學學會會長、省魯迅學會會長、省作協理事、中國馬列主論學會理事、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理事、三江學院中文系系主任等。以文藝美學現當代文藝思潮的研究見長。

著有《魯迅的思想和藝術新論》、《藝術與人學》、《文學初步》、《馬思列斯文藝論著選詩》、《馬列文苡經百題》、《魯迅-中國文化革命主獎》、《現代文學觀念發展史》、《當代中國文藝理論史》和《世界學術名著導引叢書》等。

專論有《藝術規律與“人學”》、《文藝編至論》、《藝術生產和物質生產發展的“不平衡”關系》、《論文學的人性、人道主義和階級性》、《論文藝理論的民族化和現代化》和《世紀之交文藝理論的思 》等三百余篇。

曾多次獲省市級、國家級優秀著作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其文學教學和研究受到同行專家認可,《論文藝學家-包忠文》等專論多篇對其學術人格、科研貢獻作了較切實的評價。

寶 聲:(公元1941~今),北京人。著名現代畫家。

文化部中國文化信息協會中國書畫藝術委員會委員。1962年畢業於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油畫專業。從師衛天霖、李瑞年、吳冠中、白雪石等前輩。

系香港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美國海外藝術家協會理事、中國華僑文學藝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翰墨書畫院院士、河南中原書畫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傳略入選香港出版《世界名人錄》第四卷十二頁。傳略入選香港出版《世界藝術家名人錄》首卷。作品《八仙圖》獲香港第二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作品《八仙過海》被 *** 收藏。四十米長卷作品《五百羅漢圖》發表在人民日報主辦市場報。

作品《十八羅漢圖》入選山東萊陽編《二十世紀中國著名書畫家》畫冊、山東萊陽編《世界傳世名畫法書鑒賞》畫冊、山東煙臺編《亞洲藝壇名流》畫冊。

作品《八仙過海》入選北京編《20世紀中國著名美術書法家作品拍賣庫》畫冊。

作品《張顛疾書圖》獲河南“畫聖杯獎”。

作品《柏柿如意》參加98海峽兩岸名人名家書畫展,並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作品《年年有魚》參加97北京赴香港慶回歸展。

作品《福祿壽》發表在大型畫報“中華英才”專版介紹。

作品《孔子像》入選山東曲阜紀念孔子誕生2550年書畫大展畫冊、入武漢編《世界東方文人書畫家全集》畫冊、入選四川編《當代中國書畫名家精典》畫冊、獲河南“東方杯”詩書畫印精品大獎賽二等獎,入選《中國東方藝術家》畫冊。

作品《賈島覓句圖》入選文化部編《中國當代文化藝術名人大典》

傳略入選中國國際經濟文化交流促進會編《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入選《中外名人辭典》、《中國當代創業美術》、《中外名星辭典》

寶 音:(公元1954~今),蒙古族;內蒙古土默特左旗人。

內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區長和廊街道黨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呼和浩特市第十壹屆人大代表。

1970年12月—1978年9月在呼和浩特市農機廠工作,1978年9月~1987年12月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學校工作,1987年12月~1991年3月在玉泉區長和廊辦事處工作,1988年9月任副書記,1991年3月~1994年9月任玉泉區五車路街道黨委副書記,1994年9月至今任現職。

工作數年來,積累了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腳踏實地,具有較強的領導協調能力、任職以來,始終把經濟工作,社區服務等項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克服了資金不足的困難,采取掛靠,聯辦等形式,加強對經濟工作的指導。

1997年參與創建的“人和酒業有限責任公司”,1998年上繳稅金達3萬余元。在抓辦事處企業的同時,註重發揮居委會主任的積極性,采取“四三三”、“三三三”等政策,使居委會都建起了自己的經濟實體。積極支持興建各種商點,啟動扶困早市,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1997、1998年稅收任務連續超額完成,積極開展社區文化建設,大慶期間成功地承辦了大召廟會,為民俗文化的發展、經濟的繁榮,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1998年積極協調有關部門,改善了辦公條件,由原來的平房,改善為現在的400多平方米的樓房。

寶 泉:(公元1958~今),蒙古族,內蒙古奈曼旗人。著名地方公務員。

內蒙古錫林浩特市民政局局長,錫林浩特市人大代表。

1975年9月~1978年3月在巴盟中旗當知青;1978年3月~1980年1月在內蒙古象專學習;1980年1月~1994年8月在錫市教育局,教師進修學校、內蒙古黨校學習,錫市人大常委會工作;1994年8月至今在錫市民政局工作。

寶 泉:(公元1959~今),蒙古族;內蒙古土默特左旗人。著名機電工程師。

庫倫旗力元水泥有限公司生料車間主任,助理工程師。

1979年參加工作,歷任庫倫旗第壹水泥廠電工車間主任、機電科科長、生產科科長。

自參加工作以來,始終致力於機電設備的研究,他的壹些小改小革不斷被應用到生產中,為節能降耗、增產增效發揮了明顯的作用。他的時英鐘計量熟料準確度較高,磨機強力通風,合理機配提高了臺時產量l.5噸,節電1.2度,年節約資金約三萬元。

寶國枝:(公元1960~今),蒙古族,女;遼寧阜新人。

化德縣石油公司員工,化德縣第十壹屆人大代表。

1976年7月~8月在化德縣朝陽鄉新富村下鄉;1976年8月~1980年5月在化德縣百貨公司上班;1980年5月~1997年11月在化德縣石油公司工作;1997年11月至今下崗待業。

1976年響應黨的號召,上山下鄉到新富村,糧農民吃在壹起,住在壹起,同吃同勞動,既鍛煉了身體,又增長了知識,被社員稱贊為上山下鄉的好青年。在百貨公司工作期間,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對待顧客像對待親人壹樣,熱情、服務、周到,被公司評為優秀班組長。

在石油公司工作期間,歷任審計員、會計員、團委書記,對工作盡心盡職,配合有關單位做好該公司的審計工作,給領導當好參謀,帶領青年團員,哪裏有困難,就出現在哪裏,被該公司和盟公司評為優秀先進工作者。

寶福凱:(公元1963~今),雲南騰沖人。著名醫學微生物學專家。

寶福凱, 1962年4月生,教授,研究生學歷,碩士生導師,美國耶魯大學3年博士後研究經歷。1985年昆明醫學院醫學系本科畢業,1987年研究生畢業,2002年11月-2005年12月在美國耶魯大學從事學習和科學研究工作。現任昆明醫學院微生物學與免疫學教研室主任、病原生物學學科帶頭人,昆明醫學院實驗動物質量檢測站技術負責人、微生物檢測室主任。系美國微生物學會(ASM)、美國紐約科學院(NYAS)、美國螺旋體研究會會員,中國微生物學會、中國免疫學會會員。長期從事醫學微生物學、免疫學教學和科研工作,做出顯著成績。主要研究方向:(1)蜱傳蟲媒病原體和蜱傳蟲媒傳染病(tick-borne pathogens and tick-borne infectious diseases)的病原學、免疫學與分子生物學;(2)結核病病原學、免疫學與分子生物學。作為主要成員參加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美國NIH項目4項、雲南省計劃項目1項、重點項目1項,主持或參與過多項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教育廳基金項目的研究。至今發表論文及綜述50多篇,其中國際權威雜誌《Nature》1篇,《Cell》1篇,《J Exp Med》1篇,《J Infect Dis》1篇;SCI收錄8篇,影響因子累計達82.6;獲發明專利1項(排名第二);參編本科教材、專著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