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天工開物,本草綱目,史記。的內容和地位

天工開物,本草綱目,史記。的內容和地位

《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壹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壹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壹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國科技史料中保留最為豐富的壹部,它更多地著眼於手工業,反映了中國明代末年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生產力狀況。

《本草綱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時珍(東璧)撰於嘉靖三十壹年(1552年)至萬歷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書采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加以變革。序例(卷1、2)相當於總論,述本草要籍與藥性理論。

《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壹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壹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3000多年的歷史。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誌》合稱“前四史”。《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壹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壹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余字。《史記》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還被認為是壹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