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貴州民族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貴州民族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貴州省民族博物館是在於2007年建成的貴州民族文化宮大樓的基礎上,於2012年正式掛牌成立的全國第五個省級民族博物館,是全民所有的公益性事業單位,以保護、傳承和弘揚貴州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致力於各民族文物、文獻的收藏整理、研究保護、展示交流和宣傳教育。2013年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貴州省民族博物館座落於貴陽市迎賓大道——遵義路築城廣場的南廣場,東依貴陽市的母親河——南明河,西鄰貴陽火車站,北與築城廣場北廣場上的蘆笙銅雕相呼應,環境特佳,交通便利,總占地面積13175㎡,大樓建築與附屬建築容為壹體,其中附屬建築占地面積約7000㎡,建築面積5900㎡,大樓與附屬總建築面積37000㎡,地上24層,地下1層,主樓高99.9米,汲取了貴州侗寨鼓樓輪廓曲線的神韻,為三叉弧形堵式建築,前弧形面有機襯托毛主席塑像,大樓六個面的每壹面形狀都構成“山”字形,建築造型著力強調貴州、民族、文化三個內涵,頗具貴州地域及民族色彩。

博物館藏品主要以中國西南各少數民族,特別是貴州17個世居少數民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彜族、仡佬族、水族等)的生產生活實物資料為主,以反映各民族歷史和文化的傳統服飾、銀飾、面具、生產、生活用品、民族文獻古籍等以及反映歷史上各民族政治、經濟、文化民俗的影(音)像資料。目前***有藏品14000余件套。

貴州省民族博物館目前常設兩個基本陳列展,1、《貴州民族風情展》於2009年推出,位於博物館大樓二樓前廳及三樓A、B、C三個廳,面積約2500㎡,展覽分為序廳、我們從哪裏來、我們的家園、我們的生活、我們到哪裏去五個部分,生動介紹了貴州18個世居民族的生產生活和民族風情。2、《貴州少數民族文物精品展藏》2013年9月建成,設在大樓二十四層,面積350㎡,展出187件套最具貴州特色和亮點且兼具壹定歷史價值的珍貴少數民族服裝及飾品。

貴州省民族博物館開館至今,陸續推出了《飾美人生—苗族銀飾展》《絢彩中華——中國彜族服飾展》《絢彩中華——中國苗族服飾展》《絢彩中華——中國侗族服飾展》《絢彩中華——瑤族服飾展》《儺魂神韻——中國儺戲·儺面具藝術展》《貴州農民畫展》《多彩de貴州——貴州少數民族風情藝術攝影精品展》《苗繡展》等十多個專題展覽。開設了臨時展廳約2500㎡,常年引進各地各民族優秀主題文化展覽每年達30余個次。

貴州省民族博物館隸屬於貴州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縣處級公益性事業單位,是中國博物館學會民族博物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單位,中國文物學會民族民俗博物館的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單位,中國民族博物館合作網成員,中國西南博物館聯盟理事單位,以及國際博物館協會成員單位。2011年被國家民委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被貴州省教育廳指定為貴州各大、中、小學民族文化校外教育基地,相繼被貴陽市教育局指定為“貴陽市中小學教育實踐基地”並與貴州民族大學、貴州師範大學、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掛牌為教育實踐基地”。

貴州省民族博物館是貴州重要的民文化的展示平臺和宣傳窗口,是貴州民族文化的集成地,是民族團結教育的重要陣地。貴州省民族博物館不斷充分發揮自身的公***文化服務職能和社會教育作用,為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促進各民族***同團結進步、***同繁榮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2006年12月,隨著貴州民族文化宮主體大樓建成啟用,貴州民族博物館有了自己固定的館舍。2009年9月,貴州民族博物館正式開館,服務社會。

從1984年貴州民族博物館籌建至今在省內外先後成功舉辦《貴州省首屆民族民間剪紙展覽》、《貴州省農民畫展》、《陳白秋園木藝術展》、《王少豐剪紙藝術展》、《黔風絢麗——侗族畫家楊思藩畫展》、《貴州少數民族風情展》、《似雪銀花——貴州、廣西、湖南三省區苗族銀飾展》等展覽,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