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整體設計以活動方式為主的作文教學,培養作文興趣
1、 高壹作文是高中作文起步。通過“放”的形式,主要著手誘導學生觀察生活,探索世界,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問題,得出結論,進行寫作。引導學生寫自己想寫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想寫什麽就寫什麽,想寫多少就寫多少,真正做到我手寫吾口。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與寫作熱情。
剛開始學生感覺沒有材料可以寫,為解決學生寫作障礙,我告訴學生寫作文並不難,只不過是把我們平時所說的話用文字有條理地表達出來。比方妳把自己做的壹件有趣的事說給別人聽,然後把話寫下來,就是壹篇記事作文,或把自己最喜歡的玩具特點說給同學聽,然後寫下來,就是壹篇寫物作文……
在壹次作文課上,我請了壹位打工回來的人講回鄉後的所見所聞所感,讓學生聽後以《家鄉巨變》為題寫作文,修改後送報社參加征文比賽,其中壹篇獲二等獎,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寫作文的積極性。他們認識到:作文就是把生活中的事如實寫下來,如路寬了,樓高了,公交車到村了,送牛奶到家了,都是耳聞目睹的實事,這樣壹個簡單的活動告訴了學生,只要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寫下來就是作文。
2、高二年級,為了培養學生思維的嚴密性,以“收”為主,但“收”中有“放”,即規範其段落形式,放其篇章結構、寫作內容。也就是說,二年級繼續放手讓學生自己選擇內容寫“篇”,讓其有自由發揮的空間,培養其創新興趣。但對“篇”中有的段落結構必須按要求寫。聽記模仿,能很好的培養學生作文興趣。範文可以起到借鑒作用,我在作文指導課中,有時有針對性地選擇壹兩篇佳作,給學生範讀。指導學生研究佳作的結構,修辭方法,寫作特點,讓學生科學地模仿,靈活地運用。有時允許他們機械地引用範文中的好詞、好句及文章結構。為了達到這壹學習目標我經常在課堂裏開展“回憶作文比賽”,讓學生聽完範文後進行,看誰記得詳細。如寫雨景,先讓學生搜集寫雨的好句好段,全班交流,然後讓學生邊觀察雨邊想用什麽語句把雨景寫出來,這就解決了寫什麽和怎樣寫的問題。
3、高三年級作文以寫“放膽文”為主,重在於“創”。把作文和研究性學習結合起來。把研究性學習引進入語文實踐活動中,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如果在生活中選擇他們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來寫作文,學生的興趣就被大大激發了。如“網絡語言”是對漢語言文字的促進還是危害;“學生涉股市”可以不可以等等。也可就社會上的熱點問題,策劃壹次辯論會。對同壹事件,隨著時代的發展、角度的不同,以及人的觀念的轉變,讓學生通過辯論會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然後將正、反方的觀點和論據加上自己的見解整理成文。
二、設計各式各樣的活動變換訓練方式,激發作文興趣
在作文教學中,通過各式各樣的活動,變換多種作文訓練形式,這樣既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又培養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能力。比如:
1、口頭作文。說、寫不應分家,由說到寫,說說寫寫,有計劃地進行訓練。然而從每周壹次的作文課中擠出時間進行口頭作文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也難以實現人人參與,人人表達,既不能滿足說的需要,也不能滿足聽的需要。因此,我們可以從每天的語文課中或從早讀、晨檢的時間內擠出幾分鐘,給學生"兩分鐘"演講的機會,每天安排1-2人,輪流進行。兩分鐘演講沒有內容限制,要求不超時,表達完整,用詞準確,語句連貫,有壹個中心意思,最好能擺明自己的觀點或講出自己的感受。這不僅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訓練,更使得學生自覺地把說與寫結合在壹起,這種新穎、簡短、沒有任何負擔的訓練形式,得到學生的歡迎。
2、即興作文的安排。教學過程中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在突發事件中,學生有感而發,他們會不輕意地表達出更真實、更自然的思想情感,表現出更有激情的壹面,甚至脫口而出幾句絕妙精彩的詞句。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最佳時機,引導學生即興作文,開拓寫作思路,這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作文創造力。例如:南方的夏季,經常會出現大雷雨的現象。在壹次語文課上,狂風乍起,本來就很悶熱的天氣,驟然變得很昏暗。狂風帶著暴雨席卷而來,發出奇怪的吼聲,窗外的世界驟變。學生們望著窗外,表情各異:有的好奇,有的驚訝、有的害怕,思路無法回到課文中。於是筆者放下課本,索性讓學生走到窗前仔細觀察景物的變化。然後讓學生交流、議論,談不同感受。稍做準備後,引導學生進行口頭作文。有的學生口頭描述了雷雨的可怕景象,有的學生著重表達自己的心情感受,還有的學生對雷雨延伸到黑雨,進而討論到環境汙染問題加以議論。在這個過程中,描述、抒情、議論結合在壹起,不同的表達方式都得以訓練。事後,再讓學生把口頭即興作文整理成《暴風雨來了》的筆頭作文。由於抓住了最佳訓練時機,學生們情動而辭發,爭相發言,語言生動、富有個性。這樣的訓練既引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又鍛煉了他們的思維活動,使之更加敏捷、靈活。
3、接力作文,為了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創作、 表演,也樂於傾聽別人的意見。讓學生們壹起融洽合作,讓學習就變得更加愉快,從而激發了作文的興趣,我設計了接力作文,如設計壹個這樣的開頭:“陽光下,壹只油漆斑駁的木船,傾斜地擱淺在波濤之外,在金黃的沙灘上做著海藍色的夢……”順著這個開頭,展開合理想象(二選壹):
(1).妳能寫出幾個不同內容的夢。
(2).隨機抽取若幹同學編成三四個小組,寫“夢”的接力,看哪組的夢最有價值。
合作作文促進學生互動、培養創新思維,激發興趣。同時也能培養學生尊重他人,虛心好學的品質;培養幫助他人,***同進步的精神。通過合作發揮群體優勢,喚起求知欲,激發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4、實驗作文:新課程標準指出:習作要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表達學生的真情實感,忌說大話空話。如何讓各人體會到自己內心獨特的感受呢?我設計過這樣壹個心理實驗。做完實驗後,學生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受到壹種強烈的震撼。
我讓學生每人準備壹支筆,壹張紙,把平時最珍愛的五項東西寫在上面。這五項東西中有兩項必須是“我”、“媽媽”。
實驗開始。五項東西中只能保留四項,從五項中去掉壹項,去掉的這壹項要用筆劃去。壹旦劃去,就意味著它從生活中消失了。在劃去以前,讓學生要不斷回憶它在平日給他帶來的歡樂。想完後,讓學生堅決地把它劃去。(這時我挨個檢查,督促學生用筆劃去,劃與不劃的心理感受是大不壹樣的。在下筆之前,要給他們壹兩分鐘的思考時間。以下幾步也壹樣。)
實驗進入第二步,繼續忍痛割愛,四項最珍愛的東西中只能保留三項,慎重考慮,然後從四項中劃去壹項。
實驗進入第三步,三項中只能保留兩項。再喜歡也得把它劃去,要堅決、徹底地劃去。(做完這壹步實驗,學生的心情都很沈重。這時候我發現,每人剩下的都是相同的兩項:我,媽媽。)
實驗已進入最殘酷的階段了。現在,讓學生想象他和媽媽坐在船上,遇到了泰坦尼克號壹樣的滅頂之災,兩人只有壹人能活下來,怎麽辦?請學生在壹兩分鐘之內作出決斷。到底誰活下來?劃去自己嗎?還沒有好好欣賞這多彩的世界,還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呢!劃去了媽媽,就意味著從此永遠失去了母親,失去了母愛。讓學生回想壹下,母親平時的關心,呵護,可現在,就要失去母親了……(這樣激化之後,不少同學都熱淚盈眶,甚至淚流滿面,我卻偏要逼他們殘忍地從中劃去壹個。)
心理實驗到此結束。請大家回到現實中來。做了這個殘忍的實驗,學生感受很深,我請各位同學談壹談剛才的真實感受。 先小組交流,以前後桌4人或6人為壹小組,互相交流; 然後全班交流,每小組選派壹名代表談談自己的感受。通過實驗作文人人有表達的欲望,學生自由下筆,暢快淋漓,無拘無束,不時有亮麗的思維火花閃現。
運用活動除了這些訓練方式外還可以設計剪貼作文、拼圖作文、音像作文、藝術作文、圖文作文、科幻作文、尋美作文、問題作文、觀察作文、等,利用不同的活動方式設計不同的訓練的方式,學生興趣倍增,都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個性盡顯,狀態極佳。
三、運用現代化手段,設置活動情境,誘導作文興趣 :
在作文教學中充分利用大屏幕實物投影儀、電視錄像、計算機房、語音實驗室等現代化教學設備進行教學,強化學生作文的興趣。
在學完《明湖居聽書》後,我利用多媒體設計了音樂作文,壹堂音樂作文課,我讓學生欣賞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開始,旋律優美,舒心,漸漸地悠揚起來,婉轉起來,感情較為激昂。不久,又回復到開頭,但高了八度,後來又反復激昂的樂曲,雖很相似,但存在變化,樂曲的的結尾有如痛苦的啜泣。壹遍聽後,他們似乎沒有感悟到什麽,聽第二遍,我做了些提示,聽第三遍,樂曲仿佛“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全班同學的眼睛忽閃忽閃的。我趁此提問引導,同學們不但理解音樂裏所描繪莊園幽靜優雅還體會出專制統治下人民悲慘生活,進而我要求學生模仿《明湖居聽書》裏的描寫方法,用文字描摹出音樂及對音樂的感受。可見,音樂作文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受到普遍歡迎,也達到壹定的教學效果。。
安排學生有目的地看電視看電影,也能提高學生作文興趣,在教完戲劇單元後,我利用電視錄像,給學生播放故事片的開頭,然後以小組為單位,要求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自評、當節目主持人。每告壹段落,再播放原劇相比較,要求學生加以對比,以提高創作水平,最後通過評比,如評男女主角、男女配角、最佳編劇和最佳道具等獎項。學生說,這就是他們的電影節。
四、利用活動優化評價方式,提高作文興趣
高中的學生已初步具備評價文章優劣的能力,完全可以讓他們自評、自改與互判、互評。如果能讓自評、自改與互判、互評的方式變的更輕松更有趣的話,不但能讓他們相互學習,相互啟發,取長補短,***同進步而且增強他們作文的興趣和信心。
首先我改變教師評改的傳統形式,在認真評判、分析學生問題的基礎上,教給學生自評、自改的方法與互判、互評的原則,評價方式設計上溶入活動教學的理念,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獨立分析判斷以及自我修改、自我完善、客觀評價與鑒賞等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分組競賽,每組自選兩篇作文,學生上講臺朗讀並做簡要評講。每組選評委壹名,就作文質量和朗讀水平進行評分(10分制),每次評出優秀小組壹名,優秀個人兩名。最後教師做整體評價,例如某次作文的總體評價是:某某、某某同學取得飛速進步。尤其某某沒有讓老師的期望成為空白,作文水平提高很快,他已告別過去的舊我,以嶄新的姿態迎接燦爛的明天。還可設計記者招待會。讓每次寫作上有特殊表現的同學舉行記者招待會,這樣既能激發同學們寫作的欲望,又能讓同學們互相交流,同時還鍛煉了大家的聽評能力。
讓·皮亞傑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事實證明, 作文興趣的培養是調動作文積極性的重要前提,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樂學” 是使學生學好的重要手段。把活動教學方法運用在作文教學中,使課堂教學氣氛 “活”了起來,競賽式的,使課堂既緊張又熱烈;演講式的,使學生在臺上各抒己見;沙龍式的,使學生感到親切而自然等等不壹而足,在積極參與的過程漸漸的學生對作文產生濃厚的興趣。當然,激發和保持作文興趣的方法遠非這些,有待於我們大家進壹步***同研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使之不斷完善。
分享到搜狐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