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婦女梳盤髻的現象,歷來都很普遍。古籍中即有“三苗首”、“烏蠻……男婦髻……”。四川涼山居民“椎髻、跣足……從夷蠻習俗”的記載。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西漢時期,滇人青銅貯貝器蓋上的婦女形象,有不少梳盤髻者,此出土的青銅舞俑,也盤發於頂。廣西、貴州、四川等地的崖畫中,都有梳盤髻的人物形象;清代《雲南通誌稿》插圖中很多梳盤髻的婦女形象。過去,滿 族貴族婦女婚後,梳壹種稱之為“兩把頭”、“叉子頭”、“如意頭”的盤髻。梳法是將頭發分成上下兩部分,壹部分下垂於腦後,梳成燕尾式發髻,俗稱“燕人頭”,另壹部分挽於頭頂,擰成繩股,盤繞成壹個覆蓋在頭頂的扁長形發髻,再於發髻間插飾壹個叫“大扁方”的發簪,即作裝飾又為固發。
滿族、朝鮮族 、傣族、苗族、基諾族、侗族、黎族、仡佬族、新疆地區的壹些民族等至今仍尚盤髻。且各具風格。侗族婦女喜歡將發髻梳到左耳部位,幾乎蓋住整個耳朵;黎族本地女子壹般都在腦後盤髻,並任發梢自然下垂於肩部;傣族婦女將長發松松的攏於頭頂或偏向壹側,然後梳成盤發,不少人還在盤發中抽出壹段發梢作裝飾;雲南東北部和貴州西北交界地區的苗族婦女,有壹種盤發,被稱作大盤頭,是用假發在頭頂盤繞成碩大的發髻,再橫壹支發簪以固定假發,發簪與假發之間用布帶相綁,假發在頭頂松散下垂,齊肩蓋耳,十分奇特。
中國婦女的發式,形形色色、五花八門、誰也難以說清它究竟有多少種類。遠古的披發;漢代婦女的“倭墮髻”;北朝婦女的“十字髻”;唐代婦女的“靈蛇髻”、“飛天髻”;宋代婦女的“朝天髻”、“同心髻”等等,都是相關朝代頗為流行的發式。少 數民族婦女的發式更是式樣萬千,例如有傣族婦女的“孔雀髻”;有京族婦女的“砧板髻”;有畬族婦女的“鳳凰妝”;有苗族婦女的“獨角髻”;有滿 族婦女的“兩把頭”。土族婦女的婦式竟有七、八種之多,如“三叉頭”、“幹糧頭”、“蜂兒頭”、“簸簸頭”等等。但其中流行最為久遠,也最為普遍的要算“披發”、“辮發”和“盤發”了。直至現代,這三種發式,仍頗為流行。許多民族的女子還有剃發的習俗,這在繁多的發式中,可以說是最具獨物風格的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