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刺絡減肥有用嗎?安全嗎?

刺絡減肥有用嗎?安全嗎?

絡脈穿刺,又稱放血療法。刺血用的針是三棱針,也叫三棱針法。

刺絡的機理是用三棱針穿刺血絡和穴位,放出適量的血液,或少量的體液,或使皮下纖維組織破裂,從而達到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瀉熱開竅的作用。臨床上主要用於氣滯證、血瘀證、實熱證等肥胖病的治療。此外,刺絡療法對疑難雜癥有相當好的療效,是壹種特殊的疾病外治法。

絡刺療法是中國傳統醫學中的壹朵奇葩,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各種古代醫書早有記載,刺絡放血可治頑疾:“紮針者,刃有三角致慢性病”(靈樞。九針十二緣起)。任何治療疾病的人都必須先抽血”(“文立”)。血和氣形成”)。在現代醫學高度發展的今天,刺絡法仍有其壹席之地,其不可思議的療效已被現代人廣泛接受。尤其是在減肥領域,已經成為減肥不可或缺的“武器”。

1.刺絡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針刺法需要用特殊的針來操作。這種針餐由三棱針和粗針組成,但三棱針居多。現在的三棱針是不銹鋼的,針體是三棱錐形的,三棱針是刀刃,峰頂極其鋒利。三棱針分為大、中、小三種,可根據操作者的需要選擇。使用前需要嚴格消毒,防止傷口感染。三棱針的使用非常簡單。孕婦右手持針時,用拇指和食指握住針柄中段,中指指腹緊靠針體。只要露出2~3厘米就可以操作針了。

操作三棱針有四種方法,即點刺、叢刺、散刺和挑刺。

(1)穿孔法

點穴法主要是利用穴位和血絡的點刺,是最常用的方法。穴位針刺可分為兩種:點刺和絡刺。

1.穴位針刺

點穴,即用三棱針點刺穴位,使穴位出血或擠出少量液體。在刺之前,推動選定的點或穴位,讓血液在刺點聚集。常規消毒後,右手持針快速刺破所選穴位,然後快速拔針。穴位深度不能太淺,會影響療效。壹般能擠出幾滴血和少量液體。此法主要用於耳端、面、趾等穴位,如唐寅、薛婧、珠村、宣石、耳尖。

2.刺血

血絡穴是指因疾病而出現的靜脈。刺絡放血的失血量遠大於點穴,壹般至少5~10 ml。絡刺可分為淺刺和深刺。

淺刺法:主要是針刺病情顯露的淺靜脈。操作者右手持針,垂直刺,快速、穩定、準確。淺刺出血量約為5~10 ml。主要用於因疾病引起的前額、顳葉、耳背、足背、下肢背部的淺動脈。

深刺:深刺出血量大得多,壹般在幾十毫升甚至幾百毫升之間。穿刺前,用無菌橡膠管紮緊針刺部位的近端。當相應的靜脈出現後,常規消毒後,握住右手對準靜脈並迅速向心臟方向刺去,然後迅速讓血液自然流出。這時可以松開橡膠管,等出血停止後,用無菌幹棉球壓住針孔,用75%酒精棉球清潔傷口周圍皮膚。主要用於肘窩、腘窩靜脈的放血治療。

(2)叢刺

叢刺,即用三棱針反復刺較小的部位,使刺到的部位輕微自然出血。此法常配合拔罐使用,即刺絡拔罐法。主要用於祛瘀、消腫、化膿。

(3)散針法

散刺法與叢刺法基本相似,但針刺部位面積更大,針刺距離更長。此法針刺面積壹般視病竈大小而定,可連續豎刺10~20次以上。針刺時,病竈的外周邊緣應向中心循環針刺,以促進瘀血和水腫的排出。

(4)挑刺法

挑刺是挑刺技術的發展,主要是選取體表皮膚相關部位上某些疾病的異常點進行挑刺,表現為壓痛、酸難、丘疹、皮下結節等。紮針時,局部消毒後,左手按壓固定皮膚,右手握住小三角針,斜著進針,輕輕提起穴位下的纖維狀物質去挑,壹般十到幾十個不等,盡量擠出壹點血,效果會更好。紮完後,擦掉血,用消毒敷料覆蓋傷口並固定。挑刺的穴位可以從經絡穴、阿是穴、奇穴中選擇,但阿是穴更為常見。

2.防止異常刺傷。

絡刺療法是壹種安全可靠的外治法,不良反應少,所以很少有異常情況。即使有,也是技術差,操作失誤造成的。

刺絡最有可能的異常情況是術後血腫。穿刺後之所以會有血腫,純粹是誤傷動脈所致。因為刺絡主要作用於小動脈,如果術中仔細選擇穿刺部位,穿刺時針刺不要太深,血腫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其次,極少數患者會出現“暈血”的異常反應。因為刺絡是最有特點的放血,有時候放血量還挺大的。如果不同的患者術前解釋清楚,這種異常情況極有可能發生。

此外,為避免出現異常情況,壹般體弱、伴有明顯貧血、有自發性出血傾向及孕婦應慎用或不用此療法。

3.刺絡減肥辨治

刺絡減肥是通過刺激相應穴位,疏通經絡,平衡陰陽,調整臟腑,運行氣血來達到減肥的目的。所以要對肥胖進行辨證,找出減肥的原因,選擇合適的穴位,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辨證分型對於證候治療和刺絡減肥尤為重要。

心力衰竭、惡性腫瘤、活動性肺結核、精神病人、出血性疾病、孕婦、急性傳染病和年老體弱者禁用刺血拔罐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