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匹馬。
根據逸禮《王度記》記載:“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壹”。意思是皇帝是六匹馬,諸侯是五匹馬,卿是四匹馬,士大夫是三匹馬,士人是兩匹馬,庶人是壹匹馬。天子駕六是我們古代的禮制的壹種行為。皇帝級別的六匹馬拉的兩輛馬車,即著名的“天子駕六”。
2002年洛陽周王城廣場發現天子駕六車馬坑。無獨有偶,湖北棗陽九連墩戰國墓地的主人應為楚國的諸侯或為卿大夫,屬於僭越周禮使用了駕六馬的待遇。陜西秦國陵園也發現天子駕六遺址。這些,印證了古文獻中有關夏、商、周時期“天子駕六”之說。
2014年9月,西安財院新校區發現壹座古代墓葬,專家們依據歷史文獻和秦國陵墓的規律等認為,它有可能是秦始皇祖母夏太後的陵墓。隨著考古工作的展開,在試掘兩座陪葬坑時,考古人員還發現了皇帝級別的六匹馬拉的兩輛馬車,即著名的“天子駕六”。
擴展資料
“天子六駕”的有關歷史
東漢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魏王曹操“乘金根車,駕六馬”,東漢延康元年(220年),其子曹丕受漢禪,廢漢獻帝登上帝位,以“魏”為國號,為魏文帝,改元黃初元年。
東晉元熙元年(419年),宋王劉裕“乘金根車,駕六馬”,元熙二年(420年)受晉禪,廢東晉恭帝司馬文德登上帝位,以“宋”為國號,為宋武帝,改元永初元年。
南朝宋升明三年(479年)齊王蕭道成“乘金根車,駕六馬”,是年受宋禪,廢宋順帝劉淮登上帝位,以“齊”為國號,為齊高帝,改元建元元年。
南朝齊中興二年(502年),梁王蕭衍“乘金根車,駕六馬”,是年受齊禪,廢齊和帝蕭寶融登上帝位,以“梁”為國號,為梁武帝,改元天監元年。
南朝梁太平二年(557年),陳王霸先“乘金根車,駕六馬”,是年受梁禪,廢梁敬王蕭方智上帝位,以“陳”為國號,為陳武帝,改元永定元年。
隋義宋二年(618年),唐王李淵“乘金根車,駕六馬”,是年受隋禪,廢隋恭帝楊侑,登上帝位,以“唐”為國號,為唐高祖,改元武德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