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是指頸部骨骼、軟骨、韌帶的退行性變而累及周圍或鄰近的脊髓、神經根、血管及軟組織,並由此而引起的壹組證候群。
壹、病因病機主要是由於日常生活中,長時間不良姿勢導致頸椎退行性病變,刺激或壓迫了脊髓、神經根或血管所引起的壹系列臨床表現。
二、臨床表現與診斷
1.臨床表現
(1)神經根型:由於支配上肢的神經受到刺激,肩部、上肢麻木、疼痛,手指活動不靈,不能很好地完成拿筷子、系扣子等動作。
(2)脊髓型:早期為雙下肢麻木、活動不靈、行走困難,走路時雙腳感覺像“踩棉花”,後期可發展至大小便障礙,雙上肢麻木、無力。
(3)交感神經型:頭暈、頭痛、視物模糊,心慌、異常出汗、耳嗚等。
(4)椎動脈型:由於椎動脈受刺激,導致腦供血不足,表現頭暈、頭痛,可因轉頭時突然加重甚至暈厥(短暫昏迷)。
(5)混合型: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同時存在。
2.診斷臨床表現與X線片所見均符合頸椎病者,可以確診。但對臨床上無主訴與體征,而在X線片上出現異常者,不應診斷為本病。
三、辨證施治
1.外邪痹阻型
辨證頭頸肩背和四肢疼痛,痛有定處,喜熱惡寒,頸部僵硬,活動受限,後頸部可觸及到條索狀物和壓痛點,上肢沈重無力,伴有頭沈、胸悶、納呆等癥狀。舌質正常或發黯,舌體肥胖或有齒痕,脈沈遲或弦滑。
施治祛風散寒,舒經通絡除痹。
方藥蠲痹湯加減:羌活、炙黃芪各15g,防風、當歸、赤白芍、片姜黃各12g,炙甘草、生姜各6g,蘇木10g。
加減若疼痛劇烈、寒邪較盛者,加制川烏、附子、細辛、桂枝;若濕邪偏勝者,可加海桐皮、豨薟草、路路通。
2.痰濕阻滯型
辨證頭項強痛,肩臂酸脹不適,肢體沈重,伴有頭重腦脹,胸脘滿悶,少食多寐。苔白膩,脈沈滑。
施治燥濕化痰,理氣通絡。
方藥指迷茯苓丸加味:茯苓、地龍、陳皮各12g,黃芩、五味子、白芥子、膽南星各10g,桔梗6g,姜半夏9g。
加減若兼見瘀阻經絡者,可酌加三七、穿山甲、地龍;若兼見有風寒者,可酌加桂枝、羌活、靈仙等;若兼見眩暈者,加天麻、白術;兼見胸痹者,加丹參、瓜蔞、郁金。
3.氣滯血瘀型
辨證頭頸肩背及四肢麻木、刺痛、痛有定處,拒按,夜間加重,伴有頭暈眼花,視物模糊,失眠健忘,驚惕不安,胸悶胸痛,煩躁,面色不華。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脈多細澀和弦澀。
施治活血化瘀,疏通經絡。
方藥化瘀通痹湯加味:當歸、葛根各18g,丹參30g,雞血藤、透骨草各21g,制乳沒各9g,元胡、姜黃、地龍各12g,穿山甲10g。
加減偏寒者,加桂枝、制川草烏、細辛;偏熱者加敗醬草、丹皮;若氣虛者加黃芪;若兼見痰濕者,加白芥子、膽南星;若兼有胸痹者加薤白、郁金、瓜蔞、半夏。
4.氣血虛弱型
辨證頭項酸痛不適,肩臂麻木不仁,少寐多夢,自汗盜汗,頭昏目眩,心悸氣短,面色少華,女性患者每於月經後癥狀加重,或經期紊亂。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施治益氣養血,通絡行痹。
方藥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黃芪15g,赤白芍各12g,桂枝10g,鹿角粉6g(分吞),雞血藤15g,生姜6g,大棗4枚。
加減若兼風濕者,酌加威靈仙、透骨草、葛根、羌活、炒蒼耳子等;若兼瘀血者,酌加地龍、桃仁、紅花、當歸尾等;若兼有腎虛者,酌加淫羊藿、菟絲子、狗脊等。
5.肝腎虧虛型
辨證肩頸不舒,頭腦脹痛,眩暈耳鳴,不可轉側,伴神疲乏力,健忘少寐、腰膝酸軟。舌體瘦、質紅絳、少苔或無苔,脈弦細。
施治益精補腎,滋陰息風。
方藥左歸丸加味:熟地、山藥、生石決明、枸杞子各15g,山茱萸、生白芍各12g,菟絲子10g,當歸、炙甘草各9g,黃精24g。
加減若兼有風濕者,加靈仙、稀薟草、鹿銜草。
四、輔助治療
1.成藥方六味地黃丸、人參養營丸、金匱腎氣丸、雲南白藥、跌打丸、元胡止痛片、追風透骨丸、大活絡丹。
2.驗方
(1)用葛根、黑豆、蛇蛻、黑芝麻、人參、鹿茸、熟地、黃芪、核桃、枸杞、甘草、白酒各適量。藥浸酒內1個月,服15ml,1日2次,1個月為1個療程。
(2)用川芎、荊芥、白芷、羌活、防風、細辛、薄荷、甘草,茶葉各適量,加水濃煎成浸膏,每服2g,1日3次;2個月為1個療程。
(3)用白芍240g,伸筋草90g,葛根、桃仁、紅花、乳香、沒藥各60g,甘草30g,藥研細末水泛為丸,每服3g。1日3次,1個月為1個療程。
(4)葛根30g,全蠍12g,蜈蚣2條,烏蛇、赤芍、川芎、自然銅、穿山龍、木瓜各15g,鹿含草30g,黑木耳15g,甘草6g。將諸藥水煎,日1劑,早晚2次服用。
(5)全蠍9g,蜈蚣2條,鹿含草30g,烏蛇、當歸、川芎、自然銅各15g。水煎服,日1劑,2次分服,10天為1個療程。2~3個療程痊愈。
3.針灸療方
(1)頸肩痛麻:大椎、風府、風池、肩井、肩髑、曲池、手三裏、外關、合谷等。
(2)頭痛:按頭痛部位不同,取穴不同。
①對頭後部疼痛者,選擇的穴位有:後頂、天柱、風池、風府、昆侖及疼痛最明顯的部位。
②對偏頭痛者,選擇的穴位有:風池、太陰、率谷、丘墟、頭維及疼痛部位。
③對頭頂部疼痛者,選擇的穴位有百會、前頂、通天、行間及疼痛部位。
④對前頭部疼痛者,選擇的穴位有:上星、頭維、印堂、合谷及疼痛部位。
(3)心慌:心俞、神門、通裏、巨闕、內關、脾俞、足三裏等,皆用緩慢的針刺。若有心煩、易怒,可配合太溪、三陰交;若有氣喘、不能平臥者,可配合肺俞、尺澤;若腹脹不適可加針中脘。
4.外治方穴位按摩,大椎穴、肩井穴、風池穴,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鐘。
五、調護
(1)改善與調整睡眠狀態。人每天有1/3時間臥床,睡眠姿勢不當會加劇頸椎間盤內壓力,使頸椎周圍韌帶、肌肉疲勞,誘發頸椎病。為使頸椎在睡眠中保持正常生理曲線,應註意兒點:
①枕頭的高度應適中。枕頭的形狀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為佳,這種形狀優點是對頸部可起到相對的制動作用。
②睡眠體位應使胸部、腰部保持自然曲度,雙髖、雙膝呈屈曲狀,使全身肌肉放松。
③應選擇保持脊柱平衡的床鋪,以木板為底的席夢思床為佳。
(2)糾正與改變工作中的不良體位。頸椎退變與頸椎長時間處於屈曲或某種特定體位有密切關系。不良體位會導致椎問盤內壓增高引起壹系列癥狀。對長時間伏案工作者有幾點建議:
①定期改變頭頸部體位,讀書寫字30分鐘後應活動頸部,擡頭遠視半分鐘,有利於緩解頸肌緊張,也可消除眼睛疲勞。
②調整桌面高度與傾斜度。可制作壹與桌面呈10°~30°的斜面工作板,伏案工作時能減少頸椎前屈和頸椎間隙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