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始社會時期
根據歷史學家的記錄,蒙古部落最初只包括兩個氏族,內格人和旗彥人。被其他突厥部落打敗後,只剩下兩男兩女,逃到埃爾貢(埃爾貢河邊的山)居住。8世紀,由於人口不斷增長,他們不得不向外遷徙。此時已有70支,稱為“地爾勒欽蒙古”。
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前3世紀,東湖各部還處於原始氏族社會的發展階段,部落過著“隨俗而居無常”的生活。
公元4世紀中葉,居住在湟水、老哈河流域的鮮卑人的壹個分支被命名為“契丹”。居住在興安嶺西段(今呼倫貝爾地區)的鮮卑人的壹個分支,稱為“施威”。
公元6世紀以後,石圍人分為南石圍、北石圍、博石圍、神終端橫石圍、大石圍五個部分,每個部分又分為幾個分支。後來大勛成為蒙古各部的統稱。
12世紀,這部分子子孫孫繁衍,氏族支出逐漸分布在恩恩河、克魯倫河、圖拉河三條河流的上遊以及肯特山以東地區,形成部落群。其中比較著名的民族和部落有齊燕、紮達蘭、太極烏、洪吉拉、五糧液等。
2.國家統壹和外國征服
1206年,鐵木真在沃南河舉行的胡力勒臺(大聚會)上被選為蒙古大汗(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蒙古汗國的建立對蒙古人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從此,中國北方第壹次出現了壹個強大、穩定、發展的民族——蒙古族。
這個國家所轄的所有漠南、漠北地區壹般稱為蒙古地區,這個地區的各個部落的居民統稱為蒙古人。此時蒙古人從遼金時期(916 ~ 1234)成為統治民族。
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從1219年到1260年,蒙古人三次西征,先後建立了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欽察汗國、伊爾汗國四大汗國,橫跨歐亞。在西征的同時,他派兵南下。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經過70多年的戰亂,統壹了中國,建立了元朝。
1368年,元朝滅亡,殘余勢力退守蒙古草原。
3.元朝滅亡後的蒙古各部。
元朝崩潰後,明朝在遼東西部、漠南南部、甘肅北部、哈密等地設立了20多個蒙古衛生所,衛生所均由蒙古封建主擔任負責人。15世紀初,沙漠西部的蒙古瓦拉部和蒙古東部的韃靼部先後向明朝進貢,建立了宗藩關系。
65438+5世紀,蒙古南北被大燕可汗統壹,蒙古東部被分為哈爾卡、烏梁哈、鄂爾多斯、土默特、察哈爾、喀喇沁(雍協部)六個部分。
明末清初。蒙古處於割據狀態,以沙漠為界,分為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漠西(額魯特)蒙古三部分。蒙古西部的安達汗註重修補與明朝的關系,發展貿易關系。
明末,女真建立了後金政權。1636後,金改清朝,漠南蒙古封建主也被清朝征服。1644明朝滅亡後,清軍入關統壹中國,直到1757平定準噶爾部落。
至此,蒙古人完全處於清朝的統治之下。為了加強對蒙古人的統治,清朝在重新調整蒙古原有封建領主的基礎上,參照滿清的八旗制度,在蒙古地區建立了盟旗制度。
4.蒙古的獨立與內蒙古自治區的建立。
在公元18世紀,俄羅斯對蒙古有領土野心。其官方刊物曾公開宣稱,俄羅斯在外蒙古有特殊使命,戈壁沙漠是遠東與帝國東南部的天然邊界。但當時俄國侵略的重點是吞並整個滿洲(中國東北),對蒙古的侵略還處於次要地位。
1840鴉片戰爭後,特別是1860年,清政府被英法聯軍打敗。沙俄強迫清廷締結了很多不平等條約,從中國攫取了大片領土,在蒙古攫取了很多特權。
1904至1905,遼東半島爆發日俄戰爭。結果俄國輸掉了與日本爭奪中國東北的戰爭,於是與日本簽訂了秘密協議,將滿洲的勢力範圍劃分為南北兩部分,並將南滿割讓給日本,以換取日本承認其在外蒙古的“特殊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蘇聯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並率先與新中國建交後,蒙古人民共和國於6月1949+10月16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8]?
20世紀90年代前後,受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的影響,蒙古人民共和國廢除了馬列主義,改稱蒙古。政治上開始實行多黨制,經濟上開始實行市場經濟,人們開始擺脫蘇聯70年的控制,人們在思想上掀起了恢復民族文化的浪潮。
擴展數據:
蒙古經濟發展史
蒙古人早期的社會經濟主要是狩獵和遊牧。直到13世紀,蒙古人還有“四處狩獵”的習俗。長期以來,畜牧業經濟是蒙古族的主要社會經濟範疇。
直到公元16世紀,蒙古人才在平川發展起了畜牧與農業混合的農耕經濟,這裏有了河兩岸農耕的條件。到20世紀初,蒙古人的區域經濟可分為畜牧區、農業區和半畜牧半農業區。
百度百科-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