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清朝時期科舉狀元的試卷是什麽樣子的,書法水平怎麽樣?

清朝時期科舉狀元的試卷是什麽樣子的,書法水平怎麽樣?

科舉制是封建統治者選拔人才的必要手段,而對於沒權沒勢的貧民子弟而言,也是飛黃騰達的必要途徑。壹旦中舉就會擺脫貧困現狀,被朝廷授予壹官半職之後,便能壹人得道雞犬升天,所以才會出現“範進中舉”的荒唐事。

唐代落魄文人孟郊,曾多次參加科舉而不第,最後終於被錄取之後,興高采烈地寫了壹首《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可見單是中舉就已經讓古代學子高興瘋了,要是高中狀元豈不是要昏死過去。

在長達1200多年的科舉取士中,曾湧現出過幾百位狀元,這些狀元的前途可謂壹片光明。歷史上第壹個狀元是唐武德年間的孫伏伽,而最後壹位狀元則是清朝時期的劉春霖。

如今劉春霖的狀元試卷真跡,藏於河南省開封市聚協昌博物館,筆跡工整宛如印刷出來的,看完讓人甘拜下風。

第壹、中國歷史上最後壹位狀元劉春霖

談起狀元郎很多人都會羨慕不已,因為作為封建社會中全國統考第壹名,不僅官運亨通而且還能娶到高官的女兒,這種好事不是所有人都能遇到的。

歷朝歷代的狀元可以說都是人中龍鳳,他們不僅擁有淵博的學識,而且也寫得壹手令後人羨艷的好字。

公元1904年是我國最後壹次科舉考試,時至清朝光緒三十年。這壹年來自清直隸省河間府肅寧縣的劉春霖,過五關斬六將之後,被皇帝欽點為甲辰科狀元狀元。

按理來說,狀元壹定會前程似錦,可是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壹名狀元,他的遭遇也十分令人同情。

光緒年間清朝已經猶如風中累卵,所以劉春霖這個被時人,稱為“第壹人中最後人”的狀元,實際上並沒有大家想象中那樣風光。

高中狀元之後,他先是被派往日本留學,四年後歸國時他只被授予與教育有關的小官。後來辛亥革命爆發,他這個滿清政府的官員,也不得不賦閑在家中。

雖然說後來擔當了袁世凱時期的總統府內史,但卻並沒有被委以重任,只是讓他從事與文字有關的應酬。在軍閥混戰的年代劉春霖可謂幾易其主,後因主持孔子大成節典禮而名噪壹時。

可是這也可以稱得上是他最後的高光時刻,後來由於看不慣軍閥唯利是圖的嘴臉,他憤然辭去工作輾轉於上海、北京,並以收藏各類古籍聊以自慰。

從1931年至1937年日本侵華期間,日本人曾多次邀請他出任偽職,從“滿洲國教育部長”到“北平市市長”壹次比壹次官大。

可是這位擁有文人風骨的晚清最後壹位狀元,骨子裏的那份倔強和愛國熱忱告誡他,壹定要做壹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所以他堅辭不受偽職。

雖然劉春霖保持了晚節,但是遭到了日本人的瘋狂報復,日偽當局將他珍藏的書畫洗劫壹空。

這其實對劉春霖心理的打擊非常大,甚至因此而壹直處於病痛折磨之中,並於1944年因心臟病突發與世長辭,時年72歲。

第二、劉春霖狀元試卷真跡,讓後人見識到了書法家的風貌

當年劉春霖被皇帝欽點為狀元之後,也得到了慈禧太後的賞識。慈禧太後看到劉春霖的狀元試卷之後,連連稱贊並將其保存在宮中。

可以說從這張試卷的表面上來看,不僅卷面幹凈整潔而且還透著壹股文人氣息。每壹個字都端莊嚴謹,筆鋒所到之處盡顯書法功底。

就連晚清時期的著名政治家,翁同龢看過劉春霖的書法之後,都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並認為此人將來必成大器。翁同龢作為同治、光緒兩代帝師,想必他的學問和眼光壹定錯不了。

果不其然不出翁同龢所料,劉春霖不僅高中狀元,而且他的書法也自成壹絕。可以說這張狀元試卷真跡,簡直讓後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全篇文字皆用楷書壹氣呵成,沒有壹點墨痕和勾畫、塗抹的痕跡,並且每壹個字的大小、距離都恰到好處。

最令人耳目壹新的是劉春霖的小楷,簡直寫得出神入化。小楷書法素有“楷法冠當世,後學宗之”之譽,而作為晚清時期的書法家,劉春霖的小楷可與顏真卿相媲美。

書法界還有“大楷學顏、小楷學劉”的說法,可見他的書法作品造詣非常高,遠不是現代書法家可以與之媲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