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沒有好的惡心的肉體,有好的惡意的行動。
知善惡是良心,行善惡是事。
翻譯:
良心是心的本體,沒有善惡就是沒有私欲的庇護之心。是自然的道理,沒有造出來之前是不善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是“未造之前”,無法分辨善惡,所以沒有善惡;
人在有思想和活動的時候,就把這種思想加到事物上,這種思想就會有好惡善惡之分。可以說已經“發達”了,事物會中性,即合乎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惡;
良心雖無善惡,卻自由知善惡,這是知識的本體;
所有的學問和修養都歸結為壹點,就是除惡務盡,就是以自己的良心為標準行事。
擴展數據:
贊賞:
“沒有善與惡的肉體,有善與惡的行動,知善惡是良心,除惡向善是標準的東西”。這四句話既是陽明心學的核心,也是最適合初學者的方法。由此出發,本書首次梳理出壹套清晰完整的體系,供普通人入門、了解和掌握陽明心學。
心學絕不是空洞的理論。王陽明非常重視“修行之事”。《心靈學習手冊》等著作中充滿了生動的例子和精彩的比喻,但現代人的解讀往往支離破碎,難以理解。大綱只要帶著領地抓住陽明心學的關鍵,字與句之間的縫隙就會像專家壹樣解決,看完之後就像覺醒了壹樣。從此不再有迷茫和仿徨,內心寧靜而強大。
四句教是心學的關鍵,分別隱含著陽明心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方法論。是初學者徹底領悟心靈本質的最佳途徑,也是現代人培養強大內心,應對殘酷現實的唯壹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