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九年,王莽接受了孺子嬰的禪讓,建立了新朝。西漢末年以來,社會矛盾激化,加上王莽驟然篡國,人心不穩,因此王莽采取了壹系列措施用來緩和社會矛盾以鞏固統治。
這些改革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幣制改革、商業改革和官名縣名改革等多方面內容。王莽本以為這些改革措施能改變西漢末年以來人心動蕩的局面,結果沒想到正是新政使得各種矛盾進壹步激化,最終導致了赤眉、綠林農民起義,新朝遂告滅亡,立國僅十五年。
今天我們就來說壹說王莽改制的背景、內容、以及影響。
壹、王莽為什麽要推行新政?
公元九年,王莽取代西漢,建立了新朝。自從坐上皇位的那壹刻起,王莽就迫不及待地希望做些什麽來鞏固自己的統治。
按理說,新王朝即位以後通常是會制定壹些“與民休息”的國策來贏得人心,而改革只會觸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為什麽王莽偏偏選擇改革呢?
這就不得不提及西漢末年糟糕的社會狀況了,那時候的西漢早已經沒有了昔日文景、武帝、昭宣時期的生氣,只剩下了壹副爛攤子。在中央,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重重,地方上,官員腐敗成風。
但是最嚴重的當屬土地兼並問題,與土地兼並伴隨而來的便是普通百姓的流離失所、居無定處。史書記載,到了漢成帝時期“百姓財竭力盡,餧死於道者,以百萬數”。
百姓失去了土地只能淪為流民,然而朝廷對此卻毫無應對措施,於是百姓怨聲四起。統治集團內部的腐朽加上農民與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其實都在說明:西漢王朝已經臨近黃昏,滅亡是註定的結局。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王莽輕易地奪取了漢家江山。
王莽稱帝以來,就在積極地尋求應對措施。與我們已有的刻板印象相反,王莽本人並非是壹個陰險狡詐的小人,實際上王莽是壹個儒學家,他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篡位之前的他堪稱是那個時代裏的壹股清流,他甚至能做出大義滅親的壯舉。對於那個時候的王莽來說,他需要更大的權力來改革社會弊病,實現自己的理想。
二、王莽托古改制
對於前朝遺留下來的社會弊病,王莽也是積極地尋求解決之道,當時王莽以《周禮》為參考書籍。由於歷來改革都是向前看,而王莽偏偏是選擇借鑒更古老的制度,因此史學家稱王莽改制為“托古改制”。
在政治上,王莽修改了官名和地名,同時禁止交易奴隸;在經濟上,王莽廢除了土地私有制,並對幣制進行改革。王莽的改革處處透漏著復古氣息,比如他將西漢的官名按照古籍進行重新命名,還按照周朝制度分封了五等諸侯***796人,附庸1511人。在經濟上更是恢復了西周的井田制、恢復了春秋時期的刀幣。
那麽王莽為什麽對古代的制度如此情有獨鐘?這就不得不提到儒家對王莽的影響,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變成了西漢的治國思想,那麽作為儒生的王莽在改革時處處借鑒古制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王莽的改制為何以失敗告終?
王莽自從即位以來,就不斷地采取緩和社會矛盾的政策,但是為何沒能在根本上解決問題呢?新朝為何僅僅存在了十五年便走向了滅亡呢?王莽的改革究竟是受時代局限還是本身就有問題呢?
政治方面王莽在改制的時候,太過固執,壹定要讓地名遵循古制,於是大量的地名、官名被改動。但是壹時半會之間,百姓卻不能適應,因此官府在頒發公文的時候,都得在新名稱後面註解上舊名稱,這就使得官員和百姓在日常行政和生活上都有著極大的困擾。
從我們現代人的角度來看,禁止買賣奴隸壹定是個很得人心的舉措吧!但實際上,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驟然禁止買賣奴隸,並沒有起到王莽預想的作用,反而讓大官僚與地主階級暗中勾結起來交易奴隸,奴隸買賣沒能完全停止。這壹措施也壹直有人反對,三年之後,王莽便不得不叫停了這項政策。
經濟方面王莽深感土地兼並給社會帶來了嚴重的動蕩和危機,因此他將土地收歸國有,恢復了井田制。但是,他這壹舉措觸及到了大地主豪強的利益,因此王莽的統治受到了這些貴族和地主階級的排斥,公元12年,在朝野的壓力下,王莽不得不廢除井田制,恢復了土地的自由買賣。
在幣制上,王莽廢除了西漢的五銖錢,推行新幣。但是王莽沒能穩定幣制,而是在短短幾年間,數次更改貨幣制度,王莽的新幣制可以總結為五物、六名、二十八品。五物是金、銀、銅、龜、貝五種幣材,六名為金貨、銀貨、龜貨、貝貨、泉化、布化六大錢幣類型,二十八品是指不同質地、不同形態、不同單位的二十八品錢幣。
如此復雜的貨幣制度怎能使貨幣流通不混亂?事實也正是如此,由於王莽的新幣換算復雜,幣制混亂,給百姓的生活帶去了極大的不便,因此民間私自用五銖錢交易。王莽得知後,沒有想辦法簡化幣制,增強貨幣信用,而是黔驢技窮,強制老百姓使用新幣,使得民心大亂。
除此之外,王莽還設立了五均六筦制度,具體是通過國家對經濟進行調控,禁止大商人囤積居奇,搜刮老百姓,但想法是好的,實行起來卻是依靠富商大賈來執行,而這些人同官僚相互勾結,損公肥私,百姓的生活愈發艱難了。
王莽的改制最終以失敗告終,失敗的原因很大壹部分要歸因於王莽本人。雖然王莽有心緩和社會矛盾,但是他不顧實際、壹味復古,給老百姓的生活帶去了困難;而且王莽愛慕虛名、喜歡逞威風比如他曾將匈奴單於改名為“降奴單於”,導致匈奴單於不滿,引兵南下、騷擾邊疆,邊地吏民死傷無數。還有壹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王莽剛愎自用,對自己的制度太過自信,史書記載他曾多次罷免直言進諫的人,最終導致?“群下愈恐莫敢言賊情者”,讓他自己成為了不知民情的“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