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他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他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他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他是散文作家、新派畫家,偉大的書法家,他是釀酒的實驗者,他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他是誰?猜到了嗎?
以上這段話語出林語堂。
在中國,只要讀過幾天書,恐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就是鼎鼎大名的——蘇東坡呀!
赤壁懷古
在林語堂先生最得意的作品、也是中國現代長篇傳記開標立範之作《蘇東坡傳》的序言裏,他給蘇東坡貼上了這些“標簽”。
先生全家赴美、旅居海外之時,身邊除去若幹精選的排印細密的中文基本參考書,只帶了有關蘇東坡的以及蘇東坡著的珍本古籍,以至於在行李中占了很多地方。由此可見,林語堂先生對蘇東坡的喜愛,不,應該說是摯愛、熱愛,甚至是崇拜!
“像蘇東坡這樣富有創造力,這樣剛正不阿,這樣放任不羈,這樣令人成分傾倒而又望塵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擺在書架上,就令人覺得有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02
《幸會,蘇東坡》是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特集,是內容品牌“知中”系列的第7本書,是我看到的最專業、最全面、最“好看”的關於蘇東坡的書了。說它“好看”,是因為圖文並茂、全面解讀了蘇東坡以及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包括後世對蘇東坡的研究。
喜歡蘇東坡的人有福了。這本書完全呈現蘇東坡其人其事,是壹本蘇東坡的百科全書、大全式的作品,讓讀者了解這個“無法定義的、有趣的靈魂”,蘇東坡的壹生,才是真正的“斜杠”的壹生,他是:詩人/ 文學家/ 美學家/ 書法家/ 畫家/ 藝術家/ 文藝理論家/ 史學家/ 美食家/ 釀酒家/ 發明家/ 公務員/ 改革派/ 皇帝的老師/ 僧人的朋友/ 新學派的開創者。
這麽有趣的靈魂,宇宙間真的沒有幾個!即便隔著近千年的時光,我們看蘇東坡,仍然覺得他——有趣。
喜歡歷史的人有福了。《幸會,蘇東坡》趣味解讀北宋壹朝,不僅生動立體化全方位地展現出了北宋歷史大背景,而且對北宋的風俗人情、文史哲思潮、宋代科舉、官制、衣裝等進行了詳盡細致的介紹。
喜歡繪畫的人有福了。《幸會!蘇東坡》全書收錄的高清字畫包括:蘇軾《枯木怪石圖》、《瀟湘石竹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王維《長江積雪圖》長卷,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卷》,黃公望《富春山居圖》,韓幹《照白夜》、《牧馬圖》,李公麟《維摩演教圖》、《醉僧圖卷》、《蜀川圖》、《十二羅漢圖》,馬遠《西園雅集圖》,馬遠《月下把杯圖》,馬和之《後赤壁賦》,還有唐伯虎的畫作等等。
喜歡書法的人有福了。《幸會!蘇東坡》收錄的書法作品有:蘇軾《寒食帖》、《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合卷、《前赤壁賦》、《歸去來兮辭》、《醉翁亭記》、《北遊帖》、《壹夜帖》、《人來得書帖》、《新歲展慶帖》、《春中帖》、《歸安丘園帖》、《歸院帖》、《東武帖》、《渡海帖》、《次辯才韻詩帖》、《江上帖》以及歐陽修、黃庭堅等大家的作品。
唐宋八大家中,蘇氏父子占了三個席位。這本特集中,當然也收錄有蘇東坡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的書法作品,真是難得壹見。
雖然如今已是網絡時代,但紙張仍然是呈現古字畫的最好載體。這些真正可以稱得上“墨寶”的作品,現大多珍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博物院等處,即便是在紙上看來,也讓人覺得是“飽了眼福”。
“在蘇東坡看來,書法是心性的表達,是壹個書寫者通過毛筆的線條,來表達他的思想和情感。”看到故宮博物院副研究館員、“騰訊大家”蘇東坡專欄撰稿人祝勇先生介紹蘇東坡的書法作品,甚至生出“筆墨伺候”的沖動。
《寒食帖》,現藏於臺北故宮
作為壹個也曾拿過毛筆,練過幾天柳體、顏體的人,我對書法史所知甚少。只知《寒食帖》是蘇東坡行書的代表作,是他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所發的 人生之嘆,屬“遣興”之作。詩寫得蒼涼多情,惆悵孤獨之情躍然紙上。“通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
《寒食帖》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 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註:第壹、第二行書分別是王羲之的《蘭亭序》和顏真卿的《祭侄文稿》),也是蘇軾書法作品中的上乘。在《幸會,蘇東坡》中,我看到對“寒食帖”的解讀:
特別是其中的“紙”字,那壹豎拉的特別長,非常誇張,這壹豎特別像壹聲長長的嘆息,好像蘇東坡把“烏臺詩案”壹直到黃州以來那麽多年,內心積累的郁悶、困頓、哀愁,全都融入到這長長的壹豎當中,通過這長長的壹豎得到了表達。
寒食帖局部,紙字壹長豎
《幸會,蘇東坡》特集內容龐大,但絕不雜亂,顯然是用心之作。其內容包括不限於蘇軾年表生平,書法、尺牘、繪畫,蘇軾解讀周易,三蘇蜀學,東坡與美食,與王安石,與蘇門弟子,與20世紀中國學人等等。
03
在中國,只要讀過小學,只要算是個讀書人,壹定能張口即來幾首蘇東坡吧?
佳節: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美食:自笑平生為口忙……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佛緣: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鴻飛踏雪泥。
悟道: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抒懷: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風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悼亡: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豪邁: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寬慰失戀之人常用:天涯何處無芳草……
還有我最喜歡的意境: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壹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
這些幾乎每個讀書人都耳熟能詳的詩詞的創作背景,《幸會,蘇東坡》裏都有介紹和涉獵。
蘇東坡壹生坎坷。他因“言”獲罪,經歷了三次大的貶謫,輾轉奔波於大半個中國的版圖,最南到了海南島;他從來沒有在政治上得意過,他壹生的波瀾曲折、豪情逸趣都在詩裏。
在《自題金山畫像》中他曾自嘲:心似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這樣壹顆強大的內心,這種笑對人生、苦中作樂的生活態度,如同他的詩詞歌賦壹樣,綿延不絕地影響著後人。
又不禁聯想,若東坡先生生活在有微信、微博的自媒體時代,大概也許很可能會是被禁言的那個吧?!畢竟他有“壹肚皮的不合時宜”(蘇東坡第三任夫人朝雲語)。
“元氣淋漓富有生機的人總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壹難能有二的。”
讀罷《幸會,蘇東坡》,總會對這個偉大的靈魂多些理解和了解。
目光炯炯內心溫暖 微信公眾號丁是丁ID:dsd55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