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求關於天水阿膠的故事~

求關於天水阿膠的故事~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山東省東阿縣自古以來就有壹口井。裏面的水清澈甘甜,百姓稱之為“壹口井”。

有壹天,隨著唐太宗的聖旨,尉遲恭打破了這裏的寧靜。尉遲將軍下令封阿敬,並頒布禦令——只有官方可以“開封取水”“熬膠進貢”,不準本地人私自開封制作阿膠,否則格殺勿論。

原來,東阿縣的壹個水鏡在熬阿膠的過程中很出名。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阿膠為經,弘景曰,‘出東阿而名為阿膠’”。最初,阿膠是用牛皮和東阿井水制成的。後來因為牛皮比較硬,成為重要的戰略物資,不允許人們私自用牛皮制作明膠。之後,人們開始用驢皮和馬皮代替牛皮。久而久之,發現驢皮熬膠滋補祛風效果更好,卻成了正宗的阿膠。熬阿膠的必要條件就變成了驢皮加東阿井水。

轉眼間,1000多年過去了。2007年冬天的至日,滿是灰塵的古阿井被東阿縣委書記打開了。當晚午夜,身著唐裝的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秦玉峰宣布,為期9天的中國首屆東阿阿膠文化節開幕。從那天起,老煉膠師親自帶徒弟,按照極其嚴格規範的古煉膠法,精選純烏頭驢皮,登記編號,配合古阿井水。經過52道工序,中斷了幾百年的九朝阿膠,才由手工精制而成。

此時,東阿阿膠投入巨資的阿膠(仿)古生產線正在馬不停蹄地建設中。作為東阿阿膠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唯壹代表性傳承人,秦玉峰曾多次宣稱:“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是文化!”

本土方法拼出“中國第壹”

秦玉峰1958出生於東阿縣,17歲在東阿阿膠廠工作。東阿阿膠廠成立六年了,但廠裏的條件很簡陋,就是壹排平房,幾口鐵鍋,幾十個附近村子的膠工。這家企業是國有的。

秦玉峰以橡膠幹燥機起家,逐漸成為橡膠精煉廠。秦玉峰的手經常泡在膠水裏,因為提煉橡膠時要過濾掉雜質。時間長了,他發現即使在冬天,他的手也不粗糙。他暗自納悶,難道是阿膠對皮膚有保護作用?於是他仔細觀察了其他幾個煉膠工的手,都是白嫩嫩的,比女人的手還白。這時候,壹個想法出現在秦玉峰的腦海裏。如果以後有機會,他壹定要開發阿膠的美容養顏功能。

沒過多久,這個喜歡琢磨的年輕人就進入了當時的技術總監劉瑋誌的視線。劉瑋誌發現,這個年輕人雖然年輕,但只要自己給員工講解壹些知識,他總是理解得最快、最準確,而且總是盡心盡力,性格安靜。劉瑋誌認為他是壹個有用的材料,並開始培養秦玉峰。

因為膠塊夏天幹不了,所以阿膠只能冬天生產。秦玉峰還記得煉膠的很多細節:因為沒錢修泡沫池,工人們把驢皮運到離工廠四五裏外的河邊浸泡;為了防止驢皮被河水沖走,我們應該設法把它綁在壹塊石頭上。驢皮泡好後,破冰取皮刮毛,再拿到廠裏清洗。工人站在水池邊上,手裏拿著壹把大鐵叉,插進驢皮裏,然後翻過來。在浸泡和清洗皮膚的過程中,工人們被凍得透不過氣來,手都凍裂了血。膠水融化的時候,車間裏煙霧彌漫,臭氣熏天。壹口直徑兩米半的大鍋放在高高的爐子上。工人們光著膀子爬上爐子,扛著7斤重的銅鏟翻攪,每小時攪拌1200次以上。就這樣提煉濃縮了六天六夜,然後用農村割草用的大鍘草機切成條。大橡膠條被割破了,工人的虎口也裂開了。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技術太落後,必須改進!但是沒有理論可以參考,所以劉瑋誌不得不與秦玉峰和幾個精明的工人壹起嘗試。他們自己設計圖紙,做出了中國現代阿膠生產史上第壹臺蒸丸子剝皮機。沒想到土法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實現了煉膠自動化。那時,秦玉峰非常興奮,直到晚上兩點鐘他才能入睡。

之後,秦玉峰跟隨劉瑋誌的技術改造團隊不斷研發,最終實現了阿膠生產的產業化。阿膠也成了老百姓的良藥。

秦玉峰逐漸嶄露頭角,他在生產、供應、質量監督、技術和市場等領域工作。2006年5月,沒有任何懸念,秦玉峰出任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記者也不例外。”

秦玉峰告訴記者,他做阿膠已經30多年了,有幾件事想起來就心痛。第壹,目前我國對阿膠功能的認識僅停留在“補血”上;第二,近年來,連續發生三次中醫存廢之爭。中國進行了激烈的爭論,而韓國則提出將中醫改為韓醫,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秦玉峰說,中醫是老祖宗幾千年傳下來的,醫學的療效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絕不能丟棄。只有把中醫做大做強,別人才有機會說閑話。阿膠作為壹種傳統工藝,和宣紙、景泰藍壹樣,有著其他國家無法復制的傳統工藝。他眼前最擔心的是,有壹天阿膠的技術會被成功復制到國外。

在這方面,中國的傳統工藝有壹個教訓:中國宣紙有“千年壽紙”、“紙中之王”的美譽,尤其是產於安徽宣州涇縣的宣紙。日本人覬覦這個秘方已經很久了。他們曾派情報人員到宣州進行假訪,但被敬賢廠拒絕。第二年,另壹批日本人去了浙江省的壹個縣,壹家造紙廠熱情招待了他們,並回答了他們的問題。甚至連烹飪原料的堿濃度等細節都說不完,臨走時還贈送了黃檀皮、長草漿、楊桃。從此,日本人民自豪地宣布:世界宣紙安徽涇縣第壹,日本第二,浙江省第三,臺灣省第四!

那麽東阿阿膠是如何防範這種預謀盜竊的呢?秦玉峰說,“實際上,主要的是在思想上保持警惕。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我們國家配方產品生產區絕不允許非生產人員進入;即使和其他公司合作,也不涉及配方等核心機密。”

果然,當記者要求參觀復方阿膠漿的生產車間時,他禮貌地拒絕了,並笑著說:“不好意思,記者也不例外!”

在擁有2000多人的東阿公司,壹些國家級保密配方,如復方阿膠膏、附子阿膠膏等都是嚴格保密的,除了秦玉峰,只有煉膠人知道。

“文化產品的影響力是無限的”

“東阿阿膠有這麽好的文化歷史。如果不發掘,對不起中國的中醫,更對不起老祖宗!”這是秦玉峰在采訪中反復提到的壹句話。其實文化營銷最初的想法就是在酒桌上形成的。

中國人註重餐桌上的商務會談,酒是拉近彼此距離的媒介。遺憾的是,秦玉峰酒量不好。為了能夠在不喝酒的情況下銷售產品,我們正在考慮如何轉移客戶對酒精的註意力。他想,我們在說什麽呢?既然是賣阿膠的,那就說說阿膠的歷史吧!什麽楊貴妃偷偷吃阿膠留面子,什麽慈禧太後吃阿膠留兒子...漸漸地,秦玉峰發現,十個聽眾裏有七八個會買阿膠制品,也沒必要稱兄道弟,喝酒練拳腳。秦玉峰堅信,東阿阿膠的營銷遲早要靠文化。

但文化畢竟是壹個寬泛的概念。文化營銷怎麽操作?秦玉峰想到舉辦“東阿阿膠文化節”。酒桌上講述的感人故事,也在秦玉峰的壹手策劃下,被編輯成了壹本書,取名為《東阿阿膠初刻的驚喜》。同時,將古籍中對阿膠配方的描述轉化為實際的阿膠產品,形成了壹系列面向高端市場的新型阿膠產品。比如根據白樸對楊貴妃元曲“壹碗阿膠,壹盞芝麻,紅餡蜜餞白米,粉頰似羞,杏花春雨含笑,滋潤了青春,保全了生命,獲得了資本”的描述,開發出了阿膠糕。

“物質商品的市場效益是有限的,但文化產品的影響力是無限的。”秦玉峰說這是他的親身經歷。正是借助文化營銷,阿膠的品牌價值從2006年的26.75億元,上升到現在的30多億元。(來源:環球人物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