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起在廣東韓山師範學院從事《易》學,文化學研究及教學工作。曾任韓山師範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潮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廣東省高等學校《嶺南叢書》編委,廣東省高等學校古籍整理研究中心委員。
主攻中國茶文化研究,在相關論著中發表了具有獨創性見解:提出中國茶道“七義壹心”說,即中國茶道形成於盛唐,涵蓋茶藝,茶德,茶禮,茶理,茶情,茶學說,茶導引七種義理,其核心思想是“和”;首創《中國茶道太極圖》,揭示中國茶道與中國傳統文化之傳承關系及結構體系;闡析中國茶道並蓄儒釋道思想精華而突出了道家“自恣以適己”隨意性,契合天道自然之玄機;論證陸羽《茶經》乃中國工夫茶“元典”之作,中國茶道,中國工夫茶,潮州工夫茶實質是三位壹體;當今潮州工夫茶是中國茶道集中體現,現代茶道源於潮州工夫茶。先後應邀出席法門寺唐代茶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香港“潮州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馬來西亞國際茶文化研討會,首屆法國(裏昂)“國際茶文化協會聯席會議”,香港國際茶文化研討會等國際會議十多次。出版專著《中國茶文化》,《潮州三陽誌輯稿》,《稽愆集》點校,《翁萬達年譜》等多種。並在《文獻》,《中國文化研究》,《國際儒學研究》,《農業考古》及韓國,泰國,馬來西亞,香港,臺灣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中國茶道的義理與核心》,《茶道即人道》,《茶道與〈易〉道》等論著凡八十余篇。此外,尚有歷史小說,散文,古體詩,書法作品問世。獲獎作品有專著二種,論著及古體詩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