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百鬼夜行是個口耳相傳的傳說,最初記載已不可考。只知大約是在平安時代(公元794-1192年),平安京(今京都)內不僅生活著人類,而且是個怨靈出沒、鬼怪橫行的世界。那些妖魔鬼怪不在深山老林中修煉,也不在地府冥界中幽居,竟是和人類生活在同壹屋檐下,居住在同壹城市中。
壹旦黑暗來臨,蟄伏於各個角落的鬼怪,就在京都的大道上成群結隊的遊行起來。它們毫不掩藏,恣意狂歡。這時候,如果哪個人無意中瞥到壹眼,就會因受到詛咒無疾而終。所以當時外出夜遊的人們,都小心翼翼地將壹本《尊勝陀羅尼》縫入衣襟內,希望借助佛祖的保佑來驅邪避禍。
這興風作亂的百鬼,原本只是傳說中面目模糊的鬼怪。到了室町時代(1338年-1573年),壹位幕府的禦用畫師土佐光信將這壹切畫了下來。他的《百鬼夜行繪卷》不僅是妖怪畫的開山鼻祖,而且其中的鬼怪非常獨特。如果仔細辨認,會發現這些正在遊行的百鬼,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器物,比如木魚、琵琶、瓷碗、茶鍋、傘等等,紛紛長出耳眼口鼻,成為半器物半妖的妖怪。
明人《幽怪詩談》壹書中,出現了壹個名喚金竟之的方鏡妖怪,與其他器物妖怪壹起,談吐自若。而畫中的鏡妖則是壹位美人,大概因為鏡子是女子鐘愛之物,所以妖怪變化也追隨了主人的形象吧。
日本有這樣的說法,壹件物品被主人使用99次以上就會成精,壹旦遭到損壞或者被丟棄,就會因心生怨念而變成付喪神,給人間帶來危害。土佐光信的筆下,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器物妖怪集合在壹起示威遊行。
中國妖怪大量“出口”日本的時期,是在中國的唐朝,即日本的奈良和平安時代。當時大量遣唐使渡海而來,虛心學習中國文化。扶桑國也亦步亦趨的模仿起大唐的律例、政治制度、都城建設,甚至連妖魔鬼怪也開始“山寨”起中國來。中國的各路妖怪,便是隨著《山海經》、《搜神記》、《淮南子》等經典之作東渡,逐漸深入日本民間的。可以說,中國對於日本妖怪文化的真正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雖然日本妖怪大多是中國出口,但百鬼夜行概念在網絡上興起是卻是《陰陽師》火爆那幾年。
其實,百鬼夜行在中國民間早也流傳許久,傳說,七月初壹開始開放鬼門,在地獄修行的各路妖魔鬼怪可以回家探親看望在世的親人,在七月十五這天,鬼門關閉,各路在人間遊蕩的妖魔鬼怪必須在鬼門關閉之前回到地府,否則就會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