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不同成因的花崗巖微地貌密集分布,展示了世界上已知花崗巖地貌中分布最密集、形態最多樣的峰林;2373種高等植物、1728種野生動物,構成了東亞最具生物多樣性的環境;1600余年的道教歷史孕育了豐厚的道教文化內涵,按八卦布局的三清宮古建築群,被評為“中國古代道教建築的露天博物館”。
三清山與道教的興衰有密切的關系。三清山道教文化開始於晉代葛洪,晉代醫藥學家、道教理論家、著名道士葛洪,約在東晉升平年間來到三清山煉丹。葛洪在三清山擁有特殊地位。據史書記載,東晉升平年間(357-361),煉丹術士、著名醫學家葛洪與李尚書上三清山結廬煉丹,著書立說,宣揚道教教義,鼓吹“人能成仙”,至今山上還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煉丹爐的遺跡。尤其是那口丹井,歷時壹千余載,依然終年不涸,其水汪洌味甘,被後人稱之為“仙井”。於是葛洪便成了三清山的“開山始祖”,三清山道教的第壹位傳播者。
時至唐朝,道教被朝廷奉為國教,三清山的道教也隨之興盛起來,香火不斷,朝山香客絡繹不絕。此時,在三清山壹帶開始出現成批的道教建築。方士們為了紀念葛洪開山之功,在山上建起了葛仙觀,內中供奉葛仙翁和李尚書石像;尤其值得壹提的是,方士們在天門峰的懸崖之上,用天然花崗巖雕幹砌成壹座六層五面的風雷塔,此塔歷盡千年風雨,至今巍然不動,被譽為三清山上道教建築中的壹顆燦爛明珠。
三清山上有
十大風景區:
1、南清園景區;2、三清宮景區;3、玉京峰景區;4、西海岸景區;5、東海岸景區(陽光海岸景區);6、萬壽園景區;7、玉靈觀景區;8、西華臺景區;9、石鼓嶺景區;10、三洞口景區。
十大景觀:
1、東方女神;2、巨蟒出山;3、猴王獻寶;4、玉女開懷;5、老道拜月;6、觀音賞曲位於南天門;7、葛洪獻丹;8、神龍戲松;9、三龍出海;10、海獅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