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俞穴簡介

俞穴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所有穴位·俞穴 5 輸穴·俞穴 6 背俞穴·俞穴 7 參考資料 附: 1 古籍中的俞穴 1 拼音

shù xué

2 英文參考

Shuacupoint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俞穴:1.所有穴位;2.輸穴;3.背俞穴。[1]

4 所有穴位·俞穴

俞穴泛指所有穴位。俞,通輸、腧。[1]

5 輸穴·俞穴

俞穴是指五輸穴之壹。即輸穴。[1]

參見五輸穴:

五輸穴為經穴分類名。出《黃帝內經靈樞·九針十二原》。指十二經在肘膝關節以下的井、滎、輸、經、合五個特定穴。其中井穴多在四肢末端,“主心下滿”,可治療神誌昏迷;滎穴多在指(趾)掌(跖)關節附近,“主身熱”;輸穴多在指(趾)掌(跖)關節後方,“主體重節痛”;經穴多在腕踝關節附近,“主喘咳寒熱”。合穴多在肘膝關節附近,“主逆氣而泄”。[2]

十二經五輸穴表[2]

經名\穴名\五輸名

少商

魚際

太淵

經渠

尺澤

大腸

商陽

二間

三間

陽溪

曲池

厲兌

內庭

陷谷

解溪

足三裏

隱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陰陵泉

少沖

少府

神門

靈道

少海

小腸

少澤

前谷

後溪

陽谷

小海

膀胱

至陰

通谷

束骨

昆侖

委中

湧泉

然谷

太溪

復溜

陰谷

心包

中沖

勞宮

大陵

間使

曲澤

三焦

關沖

液門

中渚

支溝

天井

竅陰

俠溪

足臨泣

陽輔

陽陵泉

大敦

行間

太沖

中封

曲泉

手三陰、手三陽五輸穴[2]

足三陰、足三陽五輸穴[2]

6 背俞穴·俞穴

俞穴是指背俞穴。[1]

背俞穴 (BackShu point or transport point)經穴分類名。出《黃帝內經靈樞·背腧》。指五臟六腑之氣輸註於背腰部的腧穴。背俞穴都分布在足太陽膀胱經的第壹側線(距後背正中線1.5寸),大體上依臟腑所處位置的高低上下排列。《黃帝內經素問·長刺節論》:“迫臟刺背,背俞也。”說明背俞穴接近內臟,對有關臟腑具有相對特異性。可以用來治療本臟腑及與本臟腑相關的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病癥,也可輔助診斷[3]。

十二背俞穴表[3]

六臟

背俞

六腑

背俞

肺俞

大腸

大腸俞

腎俞

膀胱

膀胱俞

肝俞

膽俞

心俞

小腸

小腸俞

脾俞

胃俞

心包

厥陰俞

三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