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山海經是什麽時期的古籍

山海經是什麽時期的古籍

山海經是戰國時期至漢代初期的古籍。

《山海經》,成書於戰國時期至漢代初期,與《易經》《黃帝內經》並稱為上古三大奇書。《山海經》包含著關於上古地理、歷史、神話、天文、動物、醫學、宗教以及人類學等方面的諸多內容,是壹部上古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山海經》的介紹

《山海經》展示的是遠古的文化,記錄的是大荒時期的生活狀況與人們的思想活動,勾勒出了上古時期的文明與文化狀態,為後世提供了許多有用的信息。

對《山海經》壹書記載,最早見於司馬遷《史記·大宛傳》。古代典籍中首次明確指出《山海經》的作者是在西漢劉秀的《上山海經表》中,劉秀認為《山海經》是上古治水的大禹、伯益。

在《吳越春秋》中:“禹巡行四瀆,與益、夔***謀,行到名山大澤,招其神而問之:山川脈理金玉所有鳥獸昆蟲之類,及八方之民族,殊國異域土地裏數。使益疏而記之,命曰《山海經》。”

明代學者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載:“戰國好奇之士,本《穆天子傳》之文與事,而奢侈大博級之,雜傅以汲冢、紀年之異聞,周書、王會之詭物,離騷、天問之遐旨,南華鄭花圃之寓言,以成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