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酸梅湯怎麽做?試試這四種好吃的方法。

酸梅湯怎麽做?試試這四種好吃的方法。

如果我能自己做美味的酸梅湯,那真是壹件幸福的事!那麽酸梅湯怎麽做呢?酸梅湯有哪些常見的做法?今天就來看看吧!

練習1

材料:甘草8g,烏梅2片,洛神花10g,幹山楂50g,清水1000ml,冰糖適量。

制作:鍋中放入水,燒開;放入甘草。、烏梅、洛神花、幹山楂放入水中繼續煮沸;關火;濾渣加入冰糖調味。最好放在容器裏,冰箱冷藏後再喝。

練習2

材料:烏梅30g、甘草30g、薄荷30g、豆蔻30g;冰糖20g,桂花糖10g。

制作:將烏梅、甘草、薄荷、豆蔻放入碗中,用水浸泡20分鐘。將材料浸泡後,放入準備好的砂鍋中,加入7份水,先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煎30分鐘。打開鍋蓋,加入3份水,大火燒開,小火煎25分鐘。加入適量冰糖,使其充分溶解。濾渣,將酸梅湯倒入玻璃容器中,待冷卻至40°左右時加入適量桂花糖。

練習3

材料:烏梅250g,冰糖150g,蜂蜜2湯匙,桂花1湯匙,清水2碗。

酸梅湯制作方法:將藥店買的烏梅用溫水浸泡2小時;將烏梅放入鍋中,加入冰糖、蜂蜜、桂花,然後倒入清水,中火煮沸;水開後,打開鍋蓋,放涼;如果喜歡喝冰鎮酸梅湯,可以放在冰箱裏冰鎮3個小時再喝。

練習4

配料:烏梅、幹山楂、甘草、幹桂花、肉桂粉、冰糖。

做法:幹山楂、甘草、烏梅、幹桂花用清水洗凈後與冰糖壹起放入砂鍋中,用清水浸泡30分鐘左右;泡好後,加入肉桂粉,大火煮開。燒開後用小火煮50分鐘。關火,讓它冷卻。也可以放冰箱,冰鎮酸梅湯更美味。

酸梅湯的歷史故事

酸梅湯有什麽歷史故事?到了清代,被禦膳堂改良成禦用飲品,所謂的石公梅湯就是它。因其具有清熱涼心、除心痛、化痰止咳、除疫生津、止渴等功效,被譽為清宮制作的烏梅湯。後來傳入民間,於是大街小巷、幹鮮果店門口隨處可見賣酸梅湯的商販。

在地攤上放壹把月牙戟(意思是晚上煮),掛壹個牌子,上面寫著冰熱水酸梅湯。攤主捧著壹對青銅小碗,不時發出叮當聲。路人都希望梅解渴,聽到聲音就覺得涼涼的。壹碗之後,暑氣全消。當時酸梅湯的經營者不僅沿街叫賣擺攤,還有很多以賣酸梅湯為主的店鋪。如天橋邱家、西單牌樓魯豫齋、東安門外大街豫園齋、前門外九龍齋,都有很大的名氣。當時只有琉璃廠路南新源齋存在。

酸梅湯在中國已經存在很久了。古書中的土公梅炒,是最古老的酸梅湯。南宋老武林故事裏提到的梅子水,也是類似酸梅湯的提神飲料。我們喝的酸梅湯是清宮禦膳堂為皇帝制作的消暑解渴飲品,後來流傳到民間。比汽水從西歐傳入中國早150年。(參考網站:心臟食譜)

精彩推薦:喝酸梅湯會胖嗎?沒有高熱量很難長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