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ān dǐng
2 英文參考Tiāndǐng LI17 [中國針灸學詞典]
3 概述天頂為經穴名,見《太平聖惠方》[1]。《針灸大全》作天鼎之別名[1]。
穴位 天鼎 漢語拼音 Tianding 羅馬拼音 Tienting 美國英譯名 Heavenly Vessel 各國
代
號 中國 LI17 日本 17 法
國 莫蘭特氏 GI17 富耶氏 德國 DI17 英國 Li17 美國 LI17
天鼎為經穴名(Tiāndǐng LI17)[2]。出《針灸甲乙經》。別名天頂、天蓋、天項。屬手陽明大腸經[2]。天即天空,指上而言,鼎為古代炊器,頸部以上形似鼎,穴在頸部,相當於鼎足之處,故名天鼎[2]。主治咽喉腫痛,喉痹,吞咽困難,扁桃體炎,喉頭炎,舌骨肌麻痹,聲帶疾患,暴喑,氣梗,喉中痰鳴,梅核氣,瘰癧,癭氣,甲狀腺腫,頸淋巴結核等。
4 天頂的別名天頂(《針灸資生經》),天蓋[3],天項[3]。
5 出處《針灸甲乙經》:天鼎,在頸缺盆上,直扶突,氣舍後壹寸五分。
6 穴名解天即天空,指上而言,鼎為古代炊器,頸部以上形似鼎,穴在頸部,相當於鼎足之處,故名天鼎[2]。
天,有巔義,至高無上。鼎,三足兩耳,是古代寶器和烹調炊具,其形上有兩耳,下有三足。人之頸後正中大椎處有壹突起,形似壹足。人腰以上為天,頭頸之位高,在頸項之穴,每以天名之。該穴處兩面各有頸肌突顯,形成三足之勢。頭圓在上像天,因而名之,並喻為吸入天氣的貴重門戶。鼎乃宗廟重器,雖處尊貴之位,而無顯赫之功,常在封閉,故本穴又名“天蓋”。[3]
7 所屬部位頸[3]
8 天鼎穴的定位標準定位:天鼎在頸外側部,胸鎖乳突肌後緣,當結喉旁,扶突穴與缺盆連線中點[4][5]。
天鼎位於頸外側,扶突穴下1寸,胸鎖乳突肌後緣;或於扶突穴與缺盆穴連線之中點處取穴(《醫宗金鑒》)[6]。另說“在缺盆上,直扶突、氣舍後壹寸五分。”(《針灸甲乙經》);“在項缺盆直扶突,氣舍後壹寸陷者中。”(《太平聖惠方》);“在頸缺盆置(直)扶突後壹寸”(《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扶突後寸半,合人迎後三寸;壹法逕取結喉旁開四寸五分”(《循經考穴編》)[6]。
天鼎位於頸部,橫平環狀軟骨,胸鎖乳突肌後緣。正坐,微仰頭取穴[2]。
天鼎在手陽明大腸經中的位置
天鼎穴的位置
天鼎穴的位置(手陽明大腸經)
天鼎穴的位置(肌肉)
天鼎穴的位置(骨骼)
9 取法天鼎位於頸部,橫平環狀軟骨,胸鎖乳突肌後緣。正坐,微仰頭取穴[2]。
正坐位,頭微側仰,喉結旁開3寸,約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與鎖骨頭之間的扶突直下1寸,橫平水突,當胸鎖乳突肌後緣處取穴[7]。
10 穴位解剖天鼎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頸闊肌、胸鎖乳突肌後緣、臂叢神經。皮膚由頸叢的鎖骨上神經分布。在皮下筋膜有頸闊肌和頸前淺靜脈,頸闊肌受面神經的頸支支配,頸前淺靜脈是鎖骨下靜脈的屬支。針經皮膚、皮下組織的淺層,由胸鎖乳突肌後緣,達深部的臂叢的神經根融合和分支的幹、股部。胸鎖乳突肌由腦神經副神經支配。
10.1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胸鎖乳突肌後緣→斜角肌間隙[2]。
皮膚→皮下組織→頸闊肌→椎前筋膜[5]。
10.2 穴區神經、血管淺層有頸橫神經分布;深層有臂神經叢經過,並有其分支、面神經頸支和頸升動脈分布[5]。
布有鎖骨上神經,正當頸皮神經在胸鎖乳突肌後緣穿出處,深層為膈神經,並有頸外淺靜脈通過[6]。
11 天鼎穴的功效與作用天鼎有清利咽喉,理氣散結的作用。
天鼎有利咽喉,調氣機作用[2]。
按“鼎”字之義,功在水火。養生家借此寓其調和水火之意。本穴功在調和,不事克伐。凡消大患於無形,而有裨於社稷者,謂為調和鼎鼐。本穴主治暴喑、氣梗、咽腫、喉痹、不得息、飲食不下、喉中鳴等諸股火證之有礙於喉咽者,取此穴以通暢之。[3]
12 主治病癥天鼎穴主治咽喉腫痛,喉痹,吞咽困難,扁桃體炎,喉頭炎,舌骨肌麻痹,聲帶疾患,暴喑,氣梗,喉中痰鳴,梅核氣,瘰癧,癭氣,甲狀腺腫,頸淋巴結核等。
天鼎穴主治咽喉腫痛、暴喑、氣梗、梅核氣、瘰癧[5]。
天鼎主要用於口、咽等疾患:如暴瘖、氣梗、喉痹、咽腫、吞咽困難、扁桃體炎、喉頭炎、舌骨肌麻痹、聲帶疾患及瘰癧、癭氣等[2]。
天鼎主治暴喑氣哽,咽喉腫痛,癭氣,瘰癧等[6]。
天鼎主治咽喉腫痛,暴喑,喉中痰鳴,癭氣,瘰癧[7]。
針灸不常取用天鼎穴[3]。
五官科系統疾病:甲狀腺腫,喉炎,舌骨肌麻痹癥;
其它:頸淋巴結核,扁桃體炎。
13 刺灸法 13.1 刺法壹般直刺0.3~0.5寸[2][5],局部酸脹,針感向咽喉放散。
直刺0.5~1寸。[6]
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脹感並向咽喉放散[7]。
13.2 灸法可灸[2][5][7]。
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3~5分鐘。[6]
艾炷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14 配伍天鼎配間使,有寧心利竅作用。治失音[2]。
天鼎配照海治慢性咽炎[2]。
天鼎配合谷、承漿、太溪洽初期聲帶麻痹[2]。
天鼎配曲池、膈俞,治喉痹[7]。
天鼎配合谷、廉泉、太溪、天突,治咽喉腫痛[7]。
天鼎配合谷、承漿、天容,治喑啞[7]。
天鼎配氣舍、膈俞,有清熱利咽,消腫止痛作用,主治咽喉痹哽噎,咽腫不得息,食飲不下。
15 文獻摘要《針灸甲乙經》:暴喑氣哽,喉痹咽痛不得息,食飲不下,天鼎主之。
《針灸大成》:主暴喑氣梗,喉痹嗌腫,不得息,飲食不下,喉中鳴。
《備急千金要方》:天鼎、氣舍、膈俞,主喉痹哽噎咽腫不得消,食飲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