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跪求描述中國名稱的歷史發展以及原因

跪求描述中國名稱的歷史發展以及原因

.Seres(絲國):也稱塞裏斯,古希臘和羅馬對中國西北地區及其居民的稱呼,意思是“絲的”或者“絲來的地方”。長久以來,我國壹直是世界上唯壹能夠造輕柔美麗絲綢的國家。漢代通過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向世界各國大量輸出絲綢。有本西方史書記載,古羅馬***和國末期的凱撒大帝穿著中國絲綢袍子去看戲,引起了劇場的轟動,被認為是空前豪華的衣裳。 

2.China:中國的英文名是 China,陶瓷在英文中也是china。有壹種說法是,十八世紀以前,中國昌南鎮(今景德鎮)的精美瓷器在歐洲很受歡迎。人們以能獲得壹件昌南鎮瓷器為榮。就這樣歐洲人就以“昌南”作為瓷器(china)和生產瓷器的“中國”(China)的代稱,久而久之,歐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了,只記得它是“瓷器”,即“中國”。

3.Chink(清國人):源於清朝的“Ching ”,在英文的俚語中也是中國人的意思,但帶有貶義的味道。因為,中國在清末時是最受人欺負的國家,而中國人在外國人眼中也成了清國奴。

4.Chinoiserie(中國風):法語中的壹個詞,指18世紀中期非常流行的壹種藝術風格。這種風格就是很多設計師和工匠大量采用中國題材,如中國服飾、龍、寶塔,結合藝術家想象創造出新形象。後來演化的意思較多,有古怪的,吹毛求疵的,繁瑣;中國風格,中國工藝品;也有中國的,中國人的意思,

5. Chinees(西內遜):“西內遜”是荷蘭語中專指華人的詞,也含著對中國的貶義,這是由於那時中國的老弱、保守、落後。現在“西內遜”這個詞的意義已僅有兩個意思,壹是指“到中國餐館裏去吃飯”,二指“中國人”。

6.(掌櫃):韓國有種說法,19世紀初華僑到朝鮮之後,當地人曾用“掌櫃”壹詞來代表中國,意思是中國人精於做生意,精於算計,也稱中國人是“守財奴”,認為中國人掙錢不花。這個詞在韓語中有些貶義,現已幾乎不用。

7.Nuoc Tau(船國):越南民間有種說法,將中國說成是“船國”,將在越南居住的華人稱為“三船”,大概意思是指中國人是坐船來越南的,而且中國的船舶制造業讓越南人羨慕。

8.Blue-Ant(藍螞蟻):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在廣大解放區流行“列寧裝”、解放裝。文革時期的服裝,以軍裝和藍、黑、灰、黃的單色調為主流,這種抹殺個性的政治化服裝時尚被推向了極至。壹時間,中國人的著裝被外國人譏稱為千篇壹律的“藍螞蟻”、“灰螞蟻”。▲

資源來自/news/gjnews/2007-01-29/88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