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印刷的意義和作用

印刷的意義和作用

印刷是把文字、圖畫、照片等原稿經制版、施墨、加壓等工序,使油墨轉移到紙張、織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復制原稿內容的技術。簡單意義上說,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將原稿上的圖文信息轉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藝技術,也可以理解為使用模擬或數字的圖像載體將呈色劑/色料(如油墨)轉移到承印物上的復制過程。印刷術的發明和使用,對歐洲的思想和社會產生了十分重大的影響,不僅促進了宗教改革和文藝復興,它也有助於歐洲許多民族文字和文學的建立,甚至鼓勵了民族主義建立新興國家。印刷術還普及了教育,提高了閱讀能力和增加了社會流動的機會。總之,幾乎現代文明的每壹進展,都或多或少地與印刷術的應用和傳播發生關聯戶以上這些觀點,雖早已有人提出,但直到最近,才先後有學者做出詳細分析與具體研究。 印本的大量生產,使書籍留存的機會增加,減少手寫本因有限的收藏而遭受絕滅的可能性。由於印本的廣泛傳播及讀者數量的增加,過去教會對學術的壟斷遭到世俗人士的挑戰。宗教著作的優先地位也逐漸為人文主義學者的作品所取代產讀者們對於歷來存在的對古籍中的分歧和矛盾有所認識,因而削弱了對傳統說法的信心,進而為新學問的發展建立了基礎。 印刷使版本統壹,這和手抄本不可避免產生的訛誤,有明顯的差異。印刷術本身不能保證文字無誤,但是在印刷前的校對及印刷後的勘誤表,使得後出的印本更趨完善。通過印刷工作者進行的先期編輯,使得書籍的形式日漸統壹,而不是像從前手抄者的各隨所好。凡此種種,使讀者養成壹種有系統的思想方法,並促進各種不同學科組織的結構方式得以形成。 印刷促進教育的普及和知識的推廣,書籍價格便宜使更多人可以獲得知識,因而影響他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書籍普及會使人們的識字率提高,反過來又擴大了書籍的需要量。此外,手工業者從早期印行的手冊、廣告中發覺印行這類印刷品可以名利雙收。這樣又提高了他們的閱讀和書寫能力。例證說明,印刷術幫助了壹些出身低微的人們提高了他們的社會地位。如在早期德國的教會改革中就有出身鞋匠和鐵匠家庭的教士和牧師。這充分說明印刷術能為地位低下的人提供改善社會處境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