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它壹直被認為是茶具上的理想筆記。明清文獻中記載了茶壺優良的實用功能。明清時期,人們認為紫砂壺“富於銀、錫和閩、豫瓷器,但仍宜制陶”,是因為紫砂壺能散發出茶的色、香、味,又不偷香、煮湯。“越呆越壞”這句話也有壹定的道理。
據說紫砂壺的創始人是中國明朝的宮淳。古代名壺,從明代鄭德嘉靖年間的樹膽壺、六瓣圓囊壺,到紀漢生創意設計、曹安祥制作的可同時沖泡兩種茶的紫砂鴛鴦茶具,每壹款壺都獨樹壹幟,在壺的觀賞性上下功夫。由於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完美結合,紫砂壺顯得如此珍貴,令人回味無窮。紫砂壺泡茶的好處和壹味喝茶禪的文化,更增添了紫砂高貴典雅的魅力。
宜興紫砂壺是最有名的。宜興紫砂壺泡茶沒有茶的真正香味和煮湯的香味,能長久保持茶葉的色、香、味。紫砂茶具也因其造型簡潔獨特,氣質極佳而受到人們的青睞。經過茶葉浸泡,用手揉搓,會變成古玉色。紫泥的確是宜興特有的原料,它擁有制陶所必需的全部化學和礦物成分。顯微鏡觀察發現,紫泥的主要礦物是應時、粘土、雲母和赤鐵礦。合理的化學、礦物和顆粒組成使紫泥具有可塑性好、生坯強度高、幹縮小等良好的工藝性能。紫泥粉碎細度以過60目篩為宜。把泥做得太粗,費時費力;泥料過細會粘手,造成坯體表面起皺,同時也會造成幹燥,燒成收縮增大,燒成溫度降低,從而產生氣泡缺陷。過了60目篩的泥漿仍然很粗。在成型過程中,拋光用於拋光裝置的整個主體,以形成致密的表皮。由於皮層的存在,擴大了產品的燒成溫度範圍。無論在正常燒成溫度的上限或下限,皮層都容易燒結,但壺內壁仍能形成氣孔。因此,成型的精加工工藝具有將泥料、成型、燒成有機聯系起來的作用,賦予紫砂表面光滑,不上釉但富有光澤,雖然有壹定的氣孔率,不滲漏。紫泥在1150℃燒制後,形成殘余的應時、雲母渣、莫來石、赤鐵礦和雙孔。
人們常說,紫砂壺的創始人是明代的鄭德——嘉靖年間的貢春。“我師從祖泉石公,在南山讀書,為春帶了壹個男孩子的名字。我看到土人用泥巴做壇子,就是泥巴清澈如鍋,非常漂亮可愛。所謂壺為春也。”(吳梅定:《楊循瓷壺賦?序)為春壺,當時人們稱贊“栗暗如古今鐵,頓胖周政”。“就12字,讓人看到了它的鍋。可惜春天的鍋還沒見到。當代宜興紫砂大師顧景舟的壹件復制品也要60萬港幣左右,可見春壺的藝術價值有多珍貴。施大斌李鐘芬春遊傳。與施大斌的弟子徐友泉壹起,被稱為萬歷以後的明代紫砂“三傑”。史大斌的紫砂壺清雅脫俗,造型流暢靈動。雖然不追求精雕細刻,但匠心獨運,古樸典雅,妙不可言。晚年的徐友泉感嘆:“我的本質不及時(史大斌的粗)。“徐友泉工藝精湛,擅長將古代青銅器制作成茶壺。古拙是莊嚴的,簡單的和充滿活力的。傳說徐友泉童年拜史大彬為師,求老師為他捏壹只泥牛,被他拒絕。這時,壹只真的牛從房子旁邊經過。許急中生智,抓了壹把泥,跑到外面,對著真牛捏了壹把,大加贊賞。他覺得自己很有天賦,於是欣然把自己所有的絕活都給了它。後來,他真的成了壹家人。以上四人是第壹期的紫砂壺大師。
中國龍壺是當代著名民間發明家紀漢生的創意設計,可以同時沖泡兩種茶的紫砂鴛鴦茶具是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曹安祥制作的。它造型構思巧妙,線條舒展,靈動、活力、恢弘,象征著“壹國兩制”的寓意,是明代以來壺藝史上的壹大藝術傑作。中國龍壺的出現不僅刷新了世界茶文化的歷史,而且對促進祖國和平統壹和世界和平發展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被海外僑胞促進中國和平統壹系列活動組委會和歐洲中國和平統壹促進會指定為送給國家或地區領導人的特殊禮物。這件作品是十幾位大師中唯壹壹件最終被批準作為禮物送給國家領導人的作品,並有王光英“心系中國”、連戰“弘揚國粹”、陳大章“中華龍壺,藝術瑰寶”、鮑誌強“紫砂龍壺,藝術傑作”的題詞。這款國寶級茶壺曾贈送給多位國家元首和地區領導人,也被稱為“現代國寶”。
“二泉”明鍋
邵二泉(約1803-1860)擅長刻壺銘文。此壺造型簡單,壺身土黃色,通體竹節狀,但壹只蝙蝠自然而來,應該是“保佑”了古人的心願。壺身壹側有行書,題字為:“天高雲淡,風和日麗”。這首詩出自王羲之《蘭亭集序》,署名“二泉”。鍋底有“唐兵”字樣,可能是制壺人,但無法考證其姓名。
冰心道人鍋
這是壹把清末民初的紫砂壺。壺身的顏色就像瓷器裏茶葉的最後壹層釉。壺身正面為壹人坐的凹壁龕,壁龕外壁飾以桃樹、桃花、桃葉。壺身的另外三面是雕刻的雲紋圖案。
鍋底是“冰心道人”。“冰心道人”是清末民初紫砂大師程守貞(1858-1939)的名字。程守貞制作的紫砂壺分別於1915和1932獲得巴拿馬國際比賽壹等獎和芝加哥博覽會優秀獎。
桶罐
宜興窯玉林紫砂鬥壺,清末,高7.5厘米,直徑5.7×5.7厘米,底徑9.8×9.8厘米。
壺上小下大,平底方角。壺身刻有“後世適宜”四個字。底鐘篆書“玉林”印。姜沙泥,潤澤細膩。
這個壺的形狀有壹個圓,給人壹種剛柔並濟的感覺。
“玉林”是指清道光、鹹豐年間著名制壺家黃玉林(1842-1913),擅長制作丸子、春祭、魚形龍壺。他做的砂鍋精致而不失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