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雨傘的發展過程是怎樣的?

雨傘的發展過程是怎樣的?

傘首先是在中國發明的。據說早在五帝時代,我們的祖先就開始用傘了。

在古籍中,有這樣壹種傘的發明記錄:“蓋華,黃帝所為。戰蚩尤於涿鹿之田,彩雲金枝玉葉,止於帝上,有花之象,故亦為華蓋。”

這段話的意思是,傘是黃帝發明的,在涿鹿與蚩尤的戰鬥中使用。而且“壹朵花的形象”的靈感來源於盛開的花朵的倒置形狀,所以叫“華蓋”

此外,《五帝實錄》中也寫道:“舜以雨帽防身。”這也是堯舜時代發明傘的證據。

關於傘的發明還有另外壹種說法。據說在春秋時期,中國古代最著名的發明家魯班經常在野外工作,如果遇到雨雪天氣,他就會全身濕透。

魯班的妻子雲石想做壹個可以避雨的東西。她把竹子劈成許多細條,蓋上獸皮,看起來像亭子,折起來像棍子,打開像蓋子。反正傘的故鄉明明在我們國家。

在中國古代,傘蓋是用絲綢制成的,後來傘成了權力的象征。每當皇帝和將軍外出巡邏時,他們都用不同顏色、大小和數量的傘來顯示他們的威嚴。直到明朝,還規定普通百姓出行不準打傘,只能打紙傘。

我們的雨傘在唐代傳入日本,然後傳入西方。英國的第壹把傘是我們國家帶來的。

1747年,壹個英國人來中國旅遊,看到有人撐著油紙傘在雨中行走。他覺得這把傘實用方便,就把它帶回了英國。從那以後,傘就傳遍了全世界。